=、≠
2013-04-29程晓郁
程晓郁
语文老师=激情演说家
有一次在市里听演讲比赛,听到中途,有感而发,信手在记录上写下了:满腔的激情+明净的语言+新颖的内容=演讲的成功!当时只是觉得激情对于演讲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没有激情的演讲就像一块没有经过发酵的面包,一杯没有加入佐料的白开水,怎么能吸引人呢?
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让我感受到:一位好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演说家,在课堂上以情感吸引学生,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感激励学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十二三岁时的周恩来初到沈阳市的所见所闻。由此周恩来感悟到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曾经读过周恩来的有关传记,为他的博识,为他的机智,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加之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授课时我不由自主地就穿插介绍了一些课外的知识。如讲到“外国租界地”时,我就语调沉重地叙述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割香港,让澳门……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继而义愤填膺,纷纷发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别人?我们的地盘为什么要借给别人?……”我又愤慨地讲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中国还不够富强的现状。学生的面容一个个严肃起来。在讲到文章记叙的第三件事——周恩来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学生不由自主地有感情感的朗诵起了课文。小结全文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学了全文,你懂得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纷纷举手来抢答,连最不爱回答问题的紫妍都举手说:“我要学习周恩来,我要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同学们也齐声应和:“对,我们要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那坚定的神态,那铿锵的语调,让人为之动容。
教完本课,掩卷深思,颇有感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做传授知识的匠人,《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会学生什么,我们就只教什么。教案要求我们怎么教,我们就怎么教。我们应该做一个激情澎湃的演说家,把课堂当成我们人生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尽情诠释知识,演绎自己,去哭,去笑,去展示,用自己的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进而启迪学生。
让我们语文教师都来做充满激情的演说家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飞扬着激情与感动。
语文课≠思想品德课
听完某位老师的汇报课,我们语文老师聚在校长办公室评课。大家一一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语速稍快,板书凌乱,齐答太多,学生独立生成的东西太少等等。我总觉得还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可又说不出来。身为语文专家的校长一语惊醒梦中人: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
是啊,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对语文的界定。注意:工具性是列于人文性之前的。
细细品读新的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规定是对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少数几条中提到了思想教育,但还强调了“在语文学习中”等字眼。
校长还告诉我们:语文课是教孩子们怎样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能上成故事情节加思想教育的课。语文课中可以有思想教育的渗透,但不能太多,不能顾此失彼,削减了语文的工具性。可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哪一节中没有思想升华的内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已。记得10年前我初登讲台的第一节汇报课,讲的是《我爱故乡的杨梅》。因为慌乱,我把事先准备的热爱家乡的教育环节给丢掉了。评课时,每位资格比我老的教师都对我这点疏忽一一进行了批评,使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以后每回备课,我都要在此方面大下功夫,有些文章,如《松鼠》之类,我也得挖出点“爱护小动物”的内涵来。自己都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之嫌,可看到领导一次次颔首点头,我原先的不安逐渐消散了。
我想我的成长经历绝不代表的是我个人,我由原来的一名中专毕业生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我的经历应与众多老师有着相同之处。
航标错了,船就驶离了岸,不是吗?
很庆幸,在我依旧年青之际,在“高人”的指导下,我把我的教育之舟又扳回了正确的航道。与哲人谈话,确实时时有收获,只要你用心。
给自己,也给所有的语文老师提个醒:语文课是教孩子们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与深邃,是教孩子们接过一代代文学家手中的接力棒,去自然、真实地感悟、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语文课不是不可以渗透思想教育,但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东施效颦。
也快把自己的语文教育的小舟扳回来吧,让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