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建筑模块对未来人居环境多样化的影响

2013-04-29李潮任留柱

网友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人居环境

李潮 任留柱

【摘 要】本文以郑州市雁鸣湖生态景观建筑的模块规划为例,探讨了开发可持续生态人居环境模块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且结合生态建筑材料的运用及结构特点和可持续性来分析了生态建筑模块设置对人类未来居住环境的多样化影响。

【关键词】生态建筑;人居环境;环境多样化

1.前言

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破坏与自然结构的不和谐趋向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提倡文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居生态环境的规划与建筑。目前,在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口号下,生态建筑的规划也在逐步向这个方向靠拢。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湿地作为一种自然的特殊生态系统,被逐步的开发利用出来,在人居环境的模块规划中更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发展价值,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也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甚至被列为重点的对象之一。

从人们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湿地开发较早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普遍遵循性去选择被国际上认可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同类型的湿地,并且利用湿地类型规划建设为湿地保护区或是湿地公园等,对其科学的规划和利用指导来有效的保护湿地环境,建成有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块。在生态模块的规划中一般会选择一些与湿地环境相和谐的水禽资源来示范规划。借助这些示范湿地的规划经验和合理利用、管理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好的开展生态模块的设计与建筑,是国家的湿地生态系统更积极的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去发展。在我国,湿地公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把湿地的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有效的结合起来,兼具休闲、居住、观赏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赞美。

要很好的规划湿地生态景观的版块建筑,保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有一方面不能忽略,那就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材料是绝对生态建筑关键性因素,其材质、结构等极大地影响着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退房还地或还耕”的要求,和谐整个湿地的生态文明保护,就决定在生态模块的科学规划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上。

2.生态建筑的意义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指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生态学原理,通过科学建筑技术等运用来合理的规划建筑与生态环境、人居条件等之间的关系,力求建筑和环境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既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又具有较适宜的生态环境,不在大范围内改变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满足人居环境的需求,使建筑与人、自然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态观、有机结合观、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这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环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此所谓的生态建筑也就是绿色建筑,具有绿色、生态、节能灯特点。在生态建筑中使用绿色节能材料和无公害材料是必须的选择,合理利用生态建筑区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是,是生态环境建筑的原则。

3.郑州市雁鸣湖的生态建筑模块规划

郑州市雁鸣湖生态系统始建于2001年,是国家2A级的风景旅游区,同时也是郑州市文化产业中扩越是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地处郑汴一体化核心区,西距郑州市中心35公里、东距开封中心区22公里、南距中牟县城约20公里、西北距黄河约6公里。雁鸣湖景区的前身是河南省水利厅1995年建设的黄河引水工程的沉沙池,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雁鸣湖水利灌溉和沉沙功能逐步衰退,因低地积沙逐渐形成湿地性湖泊。为了发展中牟的旅游事业,实施强县富民和旅游带动的战略,2001年,经中牟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利用这里的交通、区位、资源、生态、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抓住郑州东扩及人们崇尚生态游、休闲游的心理,建设的一个生态型风景区,景区是一块集森林、湖面、湿地为一体的自然生态风景区,目前,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总体规划是32平方公里,正在规划绿色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此区域范围介入旅游配套设施、游览观光、度假的休闲场所。景区内主要景点设置包括:近水楼台、荷塘印月、雁湖泛舟、鸟岛觅趣、翠堤春晓、曲栏临风、拱形碧波、幽林听蝉、柳林含烟、农炊夕照、湖边垂钓,月亮湾、孔子回车处和供游人参与的水上游乐区等,日接待能力20000人。景区景点基本按照雁鸣湖湿地环境开发,结合湿地面积来建筑景观景点,在原有的湿地上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来将景区圈围起来,5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形成了自然中的水鸟天堂,是人工与自然的巧合,水面面积达4000亩,水面之大,堪称河南境内郑州以东之最,景色秀丽,生态环境巧夺天工,基本保持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型与可持续性。临近湿地的建筑规划及建筑材料、结构设计是不同于普通住宅别墅材料与结构,具有良好的拓展性能及改造可持续利用性能。另外该区域的生态文明设计可充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废水;沼气技术做燃料;太阳能技术做热水加工及采光需求,区内集中供水、供气、供电等,并对产生的水、气、声、渣等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总体采用低碳环保技术,创造未来郑州对生态环保旅游、居住环境的新型趋势。[1]

4.生态建筑模块规划时建筑材料的选择

如今,生态环保的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日渐鲜明的话题,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雁鸣湖湿地的32平公里的建筑更是展现了生态建筑的意义,其建筑环境高效、节能、无污染,充分利用的湿地环境的有力条件来开展,体现了生态建筑的环保性和多样性。[1]

在生态建筑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几点:①资源、能源消耗最少。要制造过程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在居住使用的阶段节省能量资源,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结构材料的可再用性。②尽量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资源和材料。建筑的材料资源比较丰富,景区的建筑要选择人工加工过程少,废气、废水、废物少,对居民健康威胁小,接近自然的绿色材料,例如石、砂等。③环境本身要对建筑材料影响小。景区外界环境要对材料的稳定性、耐久性耐腐性、耐湿度性等不较大的影响与改变。④建筑物拆除时对环境的影响破坏较小。一些建筑物要并行可再用性,对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影响较小,适合可循环利用。[2]结合雁鸣湖的生态景观建筑材料选择和生态建筑材料的特点,我们总结出生态建筑模块规划时对建筑各部分材料的可循选性要求,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雁鸣湖湿地建筑材料的选择基本符合以上要求,其旅游建筑与周边民居均采用耐久性强的木材与沙石,具有可维修性和可持续使用性。外部装修通风、隔热,可拆卸,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性,具有环保价值。在废物的处理上,结合湖泊湿地特点,进行统一集合处理,既到了废物的无污染处理有维持了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性。此外,在燃气使用上几种采用沼气燃气技术,达到了资源的可利用发展性,太阳能供热水系统,水利供电系统达到了对自然的无污染利用等等,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此,生态建筑的环保与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与体现。

5.生态建筑模块对未来人居环境多样化的影响

生态建筑模块的推广与使用,不仅保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未来人居环境影响更加呈现出多样化。

5.1 极大的推动了人居环境中经济的发展。

生态建筑模块在设计时结合当地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充分开发可利用资源,构建绿色的生态环境,运用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居住区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同时又带动居住区的旅游事业发展,提高了居住区整体经济水平。如郑州市雁鸣湖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通过生态景观的开发,将本区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带动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区域内人居环境的生活水平。生态建筑模块提升了人居环境的生态景区水平,赋予人居环境更多的生机与美感,营造了最佳的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推动了人居环境中相关产业的发展。

5.2 提高人居环境生活质量

“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才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居住环境逐渐变得恶劣起来,这种环境破坏已经不单单表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上,人居生活质量的下降更加是人恐慌。新时期联合国提出了标准城市的人均60平绿化的最佳居住环境,包括二级标准的环境质量和室外空气质量,噪音污染限度等等等,而要达到国际最佳居住水平就必须构建人居环境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模块的设置将居住区的自然、动物、人类、建筑等合理分配,改善周边环境状态,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的、高质量的居住环境。[3]雁鸣湖景区的生态建筑充分体现出了人居与环境的和谐性,科学设计生态板块规划,秉性绿色生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有水、有鸟、有人、有建筑的美好环境,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同时,提高了区域内的人均生活质量。

5.3 提高了人居环境中的资源可持续性利用

在生态建筑推行以前,人类密集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各项生活垃圾无处不在的污染着周边的环境生态系统,自然资源逐渐的变得匮乏。而生态建筑模块的规划与生态建筑材料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循环使用性。新型太阳能建筑材料、通风保温建筑材料、可降解建筑材料、可分解重复使用建筑材料等等,结合自然环境的优越条件,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环保材料,集中采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维持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2]雁鸣湖人居景区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垃圾处理系统都是结合景区湿地的自然条件来设置,这就是生态建筑对人居环境中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6.结论

目前生态建筑模块对未来人居环境多样化的影响已经不单单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的开发,生态建筑模块将被更多的利用到不同的人居环境中,对人类未来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不管怎样,只要我们遵循自然的生态法则,选择对环境最有利的生态建筑材料,合理科学的规划生态建筑模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么我们的人居环境将趋向于更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泽华.雁鸣湖生态风景区规划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2(05).

[2]苏利冕.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8(12).

[3]朱兆建,绿色建筑对人居环境的改变[J].建设科技,2010(21).

作者简介:

李潮,郑州轻工业学院研究生。

任留柱,郑州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人居环境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谈生态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旧城河涌改造的历史文脉延续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屋顶绿化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生态建筑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