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钢琴教学中的教与学之技术性问题

2013-04-29邵永鹭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与学趣味性

邵永鹭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是我们都很关注的话题。如今,家长们也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全方面发展,多才多艺,音乐教育则是家长们尤为看好的选择。而钢琴现在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已成为儿童学龄前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乐器,甚至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坚持的一门艺术。因此,对于钢琴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是值得大家重视和不可小觑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钢琴学习中技术问题的掌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趣味性配合。

【关键词】钢琴教学;技术;教与学;趣味性

教师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须运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和趣味性的知识引导,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作为一名初级钢琴学习者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手型、坐姿,放松以及读谱。

一、坐姿及手型

通常,坐姿和手型上的要领是作为一名钢琴初学者必须要理解的基本知识。当练琴的时,面对钢琴的正中央位置坐直,双脚平放在地板上,四肢放松、背部挺直,若脚踩不到地板,可以在脚下垫上一个小凳子或者几本书。而座位的高度则以手能自然地放在琴键上为准。弹奏时,要求五个手指稍微弯曲,呈圆弧形,就好像每只手中都握着一个小球一样,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手腕与手臂要保持水平,尽量控制不要拱起或塌陷。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节钢琴课上都会带给学生一个圆形、具象的物体来让他们感受自己的手型是否标准,比如乒乓球,毛线球等等。很多时候讲述和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时,可能老师表达得很清晰,学生也理解得很明白,但一到实际行动的运用上总是做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具体而又形象的物体来加深理解,从而来辅助练习。

二、放松

放松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是针对紧张而言的。要让孩子能够领会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和肌体上的紧张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和结合实际运用小故事来消除这些紧张现象。

首先,是手臂放松的基本训练。练习时,孩子的双手要自然地放松并垂在琴键上,由家长或老师握着孩子的手,把它慢慢提起到一定高度,突然放开,让其完全松弛地落下;[1]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提起老师的手然后松开,感受老师的手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种不加任何力度的放松状态,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还是未能很好的做到手臂的放松,可以通过讲述贴合实际的小故事来加深孩子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此外,手腕的放松训练也相当重要。不少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自我总结,他们会在联系的过程中形成惰性,有时会发现当把手腕放低支在琴键上会比较省力,时间久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影响练习。对于十岁以下的小朋友来说,手指、手臂的力度还比较弱,手腕无非会出现上抬拱起来或者下凹塌下去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时常提醒孩子注意手腕放平,放松不要紧张,不能僵硬,如果不加以监督和要求,那么这些不良习惯就会越来越多,时间久了就很难再纠正过来了。

其次,是手指放松的基本训练。对于手指的放松训练,我会采取趣味故事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边讲述边示范,让孩子来模仿。首先,把孩子的十根手指一一对应的放在钢琴的白色琴键上,然后把左右手的五根指头都编上手指编号,告诉他们,现在自己的十根手指就是小朋友家里养的十只小鸡,每一只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一只一只整齐地站在琴键上,谁也不抢谁的位置,当被叫到的“小鸡”就要做立正的姿势,向所在的琴键上敲一下,其他的原地不动,保持好自然的状态。经过反复练习,让孩子的每一根手指移动重心、轮流抬动,正如小鸡的两只脚在琴键上走路一样,灵活自如,独立而富有弹性,从而达到手指的放松。匈牙利钢琴家、教育家约瑟夫说:“开始就在琴上练习,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学生是初学者,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的动作上,而不是集中在发音上,这在日后弹奏乐曲时,会给正确的神经支配造成困难。

最后,要做到轻弹慢练。轻弹时,肌肉不会过分用力,不容易引起手与手之间的肌肉紧张和僵硬,慢练可以给大脑留有记忆乐谱,和进行心理、肌体实践的时间,并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弹奏的要领上,体会肌肉活动的松弛感。通常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时,老师都会告诉学生要放慢速度弹奏,当你记住这些旋律后再加快速度练习。学习钢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斗争的过程,是学习者同紧张作斗争来达到放松的一个过程。慢练是放松弹奏的基础,一旦忽视了慢练,情绪躁动,紧张因素就会趁虚而入,带动肌体上的僵硬。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都认为弹好一首曲子的标准时能够快速、熟练地弹奏。在孩子练琴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曲子都要求孩子提速,用快板或者小快板的速度来弹奏,觉得孩子弹得熟练、快速就是弹得好,孩子放慢了速度或者出现了小错误就认为孩子练得不熟,让孩子在心理上就告诉自己应该弹快,不然就是不好不优秀,以至于陷入了技术上的盲区,不但孩子的内心缺乏对音乐的感受,还可能致使学生心理上造成对自己要求过高,出现扭曲的心理问题。因此,轻弹慢练是放松的最好的方法。

三、看谱和唱谱

读谱对于学音乐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想今后自行练习钢琴乐曲,能够自主地去完成一首陌生曲子,认音、读谱是必要又实用的,经过长期练习和加深记忆,音的高低位置就会熟记于心,也就不用一个一个的去认音了。在初学阶段,读谱训练与基础理论和技巧的训练应该同步进行,这样让孩子的眼脑手耳甚至是脚上的要求都能够得到全面地训练,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增强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的学生中4到10岁的孩子用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它是特别为初学钢琴的学生,能正确学习钢琴演奏基础而设计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钢琴教材。精心安排的学习顺序能够平衡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进度;精心设计的全彩插图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采用循序渐进的多调性教学法,让学生在弹奏多种调性乐曲的过程中,掌握完整的键盘知识,并且可以从中学到各种基础的节奏类型、音程、和铉、音阶、音乐记号和术语。采用四本核心教程——《基础》《演奏》《技巧》和《乐理》相互配合,为学生掌握每个阶段的音乐基本概念提供了最完整的材料。[2]在教学过程,学习新曲子,首先我是一定让孩子先认音,我需要他们把每一个音唱出来,找到每个音各自在琴键上的位置后再开始弹奏。下课后,我也会和家长交流沟通,告诉家长怎样去辅导和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陪练的时候要耐心和孩子互动去练习读谱认音,不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3]少给孩子一些学习中的负面情绪。

注释: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美]詹姆斯·巴斯蒂安.巴斯蒂安钢琴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魏延格.钢琴教学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林丽梅.幼儿钢琴教学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

[4]邵海波,李志弘.儿童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改革与开放,2009(03).

[5]吴晓莉.试论钢琴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宁夏大学学报,2005(03).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教与学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谈钢琴教学中意志力与兴趣的培养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