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013-04-29舒荣娣
舒荣娣
【摘要】符号互动论是21世纪初期在西方社会学界出现的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它重点强调的是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他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心灵、自我和社会通过符号互动而发展的观点。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对教育也有着很多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姿态与班级互动、教育与学生自我形成与发展、教育与学生个体社会化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符号互动;心灵;自我;社会
在当代西方的诸多社会学理论的流派中,符号互动论无疑是百花齐放中最耀目的一朵。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对符号互动论的崛起和蓬勃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影响的大思想家的存在,他就是乔治.赫伯特.米德。米德从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以进化的观点论述了人的心灵和自我在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突出了有机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层面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对教育层面也有很深刻的启示。
一、符号互动理论概述
20世纪初,社会理论学家开始关注微观层次的现象,致力于研究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于是便先有了“自我”的概念,它是由哈佛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来的,他认识到人类有将自身看作个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之后,库利又提出了“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可以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他认为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作用形成的。米德在综合了新达尔文主义、行为主义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将有关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他的理论体系将心灵、自我贯穿于整个社会的互动之中。
符号互动论十分强调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它认为心灵、自我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也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的。如果人类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类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同时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某种机械反应。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灵
米德认为,人类的心灵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与它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也就是“把这些重要特征从它们与这种对象的反应的关系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在谈论一个人正在仔细考虑一个事物或者具有心灵的时候”。人类有了心灵便可以用符号来表示环境中的客体,悄悄预演针对这些客体可选择的行动方案,并且抑制不适当的行动方案。在米德看来,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他把其称之为“想象性预演”。这种想象性预演只是心智成熟的人们的思考方式,儿童的最初行为并不具有想象性预演的能力,想象性预演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常规姿态,常规姿态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
姿态的功能是,使任何一个既定的社会活动所包含的个体之间都有可能存在调整。米德特别强调有意味的符号的姿态,他认为,只有以作为有意味的符号的姿态为基础,心灵或智力的存在才是可能的,因为只有根据那么作为有意味的符号的姿态,思维才能出现。并进一步指出,与无意识或者无意味的姿态对话相比,有意识的或者有意味的姿态对话是一种存在于社会活动内部的更加适当和更加有效的互相调整机制。
(二)自我
为了更好的、更深入地说明自我的发展,米德从语言学的视角剖析了“主我”和“客我”的概念。他认为,“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而“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实施反作用。“主我”和“客我”都存在于思维过程之中,并且都标示表达这个思维过程之特征的交换过程。如果“客我”不存在,那么在我们使用“主我”这个术语的意义上说,“主我”也不会存在;如果不存在以“主我”形式存在的反应也就不存在“客我”了。当这两者在我们的经验中出现的时候,他们便构成了人格。
米德把儿童的自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嬉戏阶段、游戏阶段和普遍化他人阶段。在嬉戏阶段,儿童能对熟悉的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会扮演主体也会扮演客体。但这一阶段自我的发展也是很有限的,因为他们还缺乏对他人一半话和组织化的意识。到了游戏阶段,儿童便扩大了自己扮演他人的范围,从周围熟悉的亲人扩展到社会中的一般组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这些不同的角色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分,进而,儿童的自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他们并没有被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等儿童进入普遍化他人阶段,个体就不再像游戏阶段那样扮演一个具体的他人,而是达到了一个一般化的层面,发展出了一个完全的自我。
(三)社会
米德认为心灵和自我要想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那么这种把人们包含于其中的社会过程就必须先于人们的心灵和自我的存在而存在。米德从四个维度对有机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一是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他指出,他们是由个体之间有组织的与模式的互动产生的;二是社会控制是如何实现的?他认为社会也依赖于自我的能力。三是社会和社会制度是如何维持和延续的?他不仅把心灵与自我看作是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把心灵与自我看作是社会动荡不定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四是如何认识社会变迁?他认为社会源自于个体间的调适性。因此得出了社会也能通过心灵和自我概念表征的那些过程来改变和重新建构。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三、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姿态与互动
“姿态”和“互动”都是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些都对师生关系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帕森斯在其《家庭:社会化与互动过程》和《班级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著作中,将家庭和班级都看作是一种社会体系。班级是一个有几十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学校则是一个更大的社会组织,在这里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联系在两者中间的便是双方的互动。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应摆好为人师表的姿态,“应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使用多种交流符号,做到形神兼备,声情并茂,既要有丰富的教学语言,又要借助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面部表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觉听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的思维和老师的思维互动起来,引导他们将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讲课中,更好地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此外学校要多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和机会,比如多举办些团体活动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师生在互动中教学相长。
(二)教育与学生自我形成与发展
米德认为,自我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把它分为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一般化他人三个阶段。儿童会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应的环境中做相应的事,他的心理活动才会自然地发展。这点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地为他们创造最近发展区。超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最近发展区的要求都是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每一个特定阶段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学生身心就会很疲惫,不爱学习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教育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理解,从而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要让学生们在理解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理解,从而建构他们的精神世界,不断超越现实性和实现可能性,从“自在”的我转为“自为”的我。
(三)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化
学生个体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学生的自我发展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群体中的各个成员在共同理解符号的基础上互动的过程。教育应承担起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任务。由于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够成熟,他们的自我概念还没能完全形成,这就需要教师来积极引导。
马卡连柯曾说过“当教师在学生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皱巴巴的脏手帕时,他就失去了站在讲台的资格”,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就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者,要掩饰不利于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将一个具有标准规范行为的教师形象展现给学生。为了使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还不能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的评价,要多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尽可能少的处罚学生,因为教师的角色就是学生完成社会化的助推者而不是嘲讽者。
【参考文献】
[1][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译林出版社,2012:135.
[2][3]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7~159.
[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50~251.
[5]张俊豪.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教育的适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65~69.
[6]宋丽范.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