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护士输液的护理安全防
2013-04-29范孙肖
范孙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61-02
静脉输液是夜间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而夜班护士值班期间需要应对多种应急源,高强度,高压力的护理工作,其心理压力极大;加之夜间人的身体易疲惫,注意力不能充分集中,而导致思维可能不够快速,敏捷,易造成各种护理操作失败,引起医疗纠纷和各种医疗事故。
1 夜间输液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人员自身方面
1.1.1 缺乏对应急的积极应对方案: 夜间突发事件多,很多低年资护士和新分配护士不能迅速做出反应,不能准确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处理,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紧张、技术不熟练、仪器使用 不当或者患者方面的客观因素而造成操作失败,为患者的治疗出现故障。
1.1.2 護龄低,专业技术不熟练: 夜班护士多为低年资护士,对工作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缺乏经练,对医疗护理出现的纠纷,差错缺乏预见性,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
1.1.3 药物不了解: 有的护士对药物性能、剂量、毒副作用、配伍禁忌以及补液速度等不了解或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使病情变化或加重。
1.1.4 生物钟紊乱: 昼夜轮值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加上有的人白天睡眠不好,导致夜间值班精力不充沛,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1.1.5 护理人员素质低: 人在护理岗位,但主要精力未放在护理工作上,一上班就想到快点下班,工作马马虎虎、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作、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等,导致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1.2 医嘱因素: 医嘱是否确切或正确是安全输液的基础,虽然每个医生都是按照国家执业准入的,但临床仍存在一些不合符规范或要求的医嘱,配伍禁忌不恰当等,都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
1.3 患者因素: 夜间入院的病人,大多病情较重,其家属因治病心切,往往对医院的规定及程序不理解,也不配合及支持护理工作;再加之对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药到病除立马见效,导致其病员或家属趁护士不在时私自调节输液速度而使病情变化或加重。
2 夜间输液的护理安全防范
2.1 加强风险管理,重视法制教育: 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和新分配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培训,使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度,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2 加强与医师沟通,消除安全隐患: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遇有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医嘱,首先要询问清楚,多与医师沟通,仔细核对医嘱,严格三查七对,发现疑点,难点及时与医师联系,以保证医嘱的正确实施。
2.3 加强健康教育和输液告知宣教:输液前护士要告诉患者输液的总量、预计所需的时间、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另外护士可利用换输液瓶,调节滴速及病情观察时间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输液毕耐心向患者或家属示范行按压针眼的目的、时间、并嘱咐患者或家属切勿揉压,以减少因按压方法不正确导致出血,肿胀。
2.4 加强巡视,特殊用药特殊标记: 夜间输液期间,护士应主动加强输液巡视,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处理;另外特殊用药在输液瓶上予以特殊标记,以便护士在巡视时重点观察。
2.5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学习,定期学习新药知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2.6 激励机制: 管理者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满足护士的需求,使夜班护士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待遇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根据年龄、职称等制定合理的夜班数和质量要求,达到目标的给予奖励。
2.7 培养夜班工作的兴趣,减轻夜班工作的疲劳:培养护士接受夜班的现实,客服厌倦情绪而积极劳动的心理调度原则,可以把夜间各项工作按轻重缓急编出符合规则的工作顺序,使繁忙复杂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这样可以避免遗忘和忙中出错。
2.8 建立夜班生活制度,合理安排家务:为了保证夜间工作的精力和良好的修整,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营养搭配合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妥善安排家务,每天做什么都有一定的安排,这样,才能用自己的爱心弥补因工作需要不能与家人团聚的缺陷,使自己的家庭更加美满幸福。
总之,夜间输液的护理安全重在预防,通过采取以上针对性措施,把护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