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13-04-29赵德勋苏娟梁丹青王进选
赵德勋 苏娟 梁丹青 王进选
摘 要: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其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对该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改革思路: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建立评价体系;加强与社会合作,建立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建立健全课余体育俱乐部,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机会;积极扩大校外实践机会,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成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章程;配备专门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社会体育专业;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42-002
二战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很多高校近年来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而纷纷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了实践环节的实验和改革。与“研究型”、“学术型”大学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因而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定位
社会体育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蓬勃兴起而开设的新兴专业。随着我国体育尤其是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体育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要的背景下出现的。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忽视和轻视了实践教学,造成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不强,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这种情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因此,不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着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社会体育专业,都是相对较晚才出现的新鲜事物。两者都还处于不断探索、改革的阶段。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1.取得的成就
1.1实践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石家庄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有所作为,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和谐石家庄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学校“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服务定位。对此,要求各专业结合专业优势和培养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体育系领导也高度重视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2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改革,围绕着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形式上有课内实践、课外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等;内容上有社区体育调查、俱乐部短期专业实践、俱乐部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各个项目的通级测试、各种赛事的学生裁判等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1.3实习基地建设初见成型。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企业能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近年来我系积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先后与北京欧奕俱乐部、石家庄宝力健身俱乐部等建立合作关系。实习基地的建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载体,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存在的不足
2.1部分实践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没有用,或用处不大。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发现自身在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目前我系实践课程,尤其是时间相对较长的实践课程较少,而毕业实习则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也造成了即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自身的欠缺,但面临马上即将毕业的境地,因而也无法再进行系统的学习。
2.2实习基地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健身俱乐部只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以后求职的一个部门。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能胜任全民健身指导、运动休闲和体育娱乐市场开发、经营与管理等社会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我系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基地只有健身俱乐部,还有企业、社区居委会、体育社团、医院康复部门、体育行政机构等等。实习基地数量偏少,范围偏窄也制约了我系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2.3对周边社区居民服务意识和服务内容不足。作为一所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学校和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践环节教学方面也应该突出这一功能。但目前我系社会体育专业在服务周边居民,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方面做的还不够。
2.4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是一所新升本科院校,我校每年体育经费与教育经费比值较小,这也导致了我系在体育经费使用上捉襟见肘,因而对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较小。这也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5缺乏相应管理章程。目前我系在实践教学这一领域尚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章程,对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实践能力培养及评价标准等方面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导致了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变动性。
三、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思路
1.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建立评价体系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我校实情情况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广泛听取学生、教师、社区居民、企业管理人员等多方面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我系社会体育专业视角教学的课程设置,从横向上保证分类型,从纵向上保证分阶段分学期进行培养的系统性与合理的安排与布局。此外,教学实践的评价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其目的在于反馈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作为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部分,评价体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质量[2]。对于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表现,可以建立过程教学实践评价体系。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进行评价,在每个实践环节的评价中,指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学生整个实践过程中实践能力的综合评定,形成对学生教学实践成绩的一种形成性评价[3]。
2.加强与社会合作,建立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除健身俱乐部外,也可以以挂牌、挂靠等方式与各类运动单项俱樂部、体育社团、户外运动俱乐部、康复保健类场所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3.建立健全课余体育俱乐部,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机会
大学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可以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到校内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裁判工作,参与到课堂教学与训练当中,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当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此外,建立健全课余体育俱乐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策划、宣传、组织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事宜,这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与俱乐部成员沟通的过程中,实现所学知识转化的平台,提升了个人知识的实践水平和应用能力,同时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实习基地,拓展和丰富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形式[4]。
4.积极扩大校外实践机会,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除了参加校内实践外,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和服务。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既有体育专业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走进社区,定期不定期地为居民进行健身指导、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使居民的健身需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成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章程
成立由部门领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教学领导与管理机构,负责学生社会实践的联系、指导、管理与考核等工作,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同时,制定实践教学的相关章程,使实践教学做到有章可依,为实践教学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奠定基础。
6.配备专门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使学生能掌握社会体育的指导、管理、经营开发等技术,导师应在竞争和考核的基础上选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较深的理论根底和全面技术的教师担任学生实践环节的导师;实行由导师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内容、方案等[5]。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指导效率和水平,并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报酬。
基金项目:石家庄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XM—201207A)部分成果;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度项目(JJS2012—21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福兴,上官敬芝.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234-235
[2]白莉芳.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43
[3]王芳.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31
[4]董守伟.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科技信息,2010(24):223
[5]李新啸.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