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3-04-29薛慧锋陈晔曹兰平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工程训练实践教学

薛慧锋 陈晔 曹兰平

摘要:工程训练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基本的技能培训学习课程,已成为学校本科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操作各类仪器设备时总会发生种种教学安全事故,这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构建科学可行的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有助于提高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22-02

作者简介:薛慧锋,男,讲师,训练中心综合管理部部长;陈晔,男,高级工程师,训练中心主任;曹兰平,女,教师,研究方向均为实践教学与管理。

在现代大工程背景下,安全意识成为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无论是参加工程训练的学生,还是指导教师,人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工程训练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永远都要作为工程训练中心的第一要务。目前,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尽管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一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实习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实习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等原因,致使实践教学过程每年的事故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一、工程训练教学安全现状

工程训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富于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工程训练中心和工厂大致类似,有完备的设备、仪器、场地,且都需要人员操作和管理,但和现实的工厂相比又有不同之处。纵观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首先,进入工程训练中心接受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技能培训,没有任何操作类似工厂里的设备的经验,而且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技术工人,不仅没有上岗资格,更没有相关熟练的操作技术,各个训练环节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的。其次,高校学生对于生产设备及现代加工业阅历较浅,进入工程训练中心后,对新的环境既陌生又好奇,同时适应性差,缺乏各类仪器设备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他人免受伤害的意识不强,以及缺乏正常生产作业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再次,参加工程训练的学生轮换次数比较频繁,每次实习的学生一般为2~3周时间就会有一次轮换,实习周期短、人数多,且实习科目多,使得安全管理的难度更大。

由此可见,工程训练教学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及类型有其特殊性,而事故造成的后果和事故的应急处理也有其复杂性。因此,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工程训练教学需要的安全保障体系,将有利于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安全是工程训练教学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确保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通过丰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创造和维护安全环境和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等,对构建工程训练学生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丰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仅是简单的训练前的培训,更应将安全教育落实到整个工程训练过程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全教育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工程训练始终。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常规化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培训、安全宣传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操作示范、安全讲座、布置安全图板、征集安全警句,等等,加大安全文化宣传力度。第二、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安全意识。除了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应该定期(特别是每次实训之前)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同时,教师作为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还应该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中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明确告知学生,引起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视,争取做到“提前预防”。第三、加大学生工程训练安全教育力度。要在工程训练之前安排一次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除了要求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外,还要通过大量的视频资料来说明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争取达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形成一种安全风气。

只有这样,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才会自我约束,才会自我重视,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中心、部门、岗位(工种)三级安全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把相应的安全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及各岗位(工种),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规定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和任务。

建立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对安全管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安全工作计划,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将安全工作纳入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到工程训练教学全过程。

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和要求,做到安全知识进教材、进教案、进实习(实验)报告,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一,使师生们深刻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牢固地树立起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构筑起一道实践教学安全的“防火墙”。

3.创造和维护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问题主要涉及工程训练过程中与设备、防护措施、报警装置、房屋、水、电、气、通道以及安全标志等有关的安全问题。从设备的角度讲,除了严格遵守设备管理相关制度外,工程训练过程中设备本身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值得重视。目前大多数工程训练中心所使用的实训设备与工厂中的设备并无多大区别,这些本来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上岗资质的技术工人使用的设备,现在用于学生的工程训练,就对这些设备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例如,要求具有更好的安全防护措施等。此外,还应该保证训练厂房及水、电、气等设施规范、设备布置合理、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齐全、安全通道畅通、安全标志醒目,等等,从各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工程训练环境。

4.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快速有效的安全防护网络,实现对安全的科学化、系统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为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各类事故,尤其是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奠定了基础。同时,更要把工程训练中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也要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提高防范水平,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早解决。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工程训练中心肩负着提高学生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安全保障永远是工程训练中心的第一要务。要充分体现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必须从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安全职责、规范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措施等多方面齐抓共管,实现动态的、系统的、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的、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以达到保障师生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进一步提升工程训练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阳.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J].工程训练教育探索与创新,2007,(01).

[2]金长星.高校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及建设思路[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3]叶树铃,毛锡锋.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2).

猜你喜欢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
工程训练教材的创新与编辑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