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中网络热词使用状况探究
2013-04-29音坤何宗源鹿秀芝
音坤 何宗源 鹿秀芝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络热词井喷,且受到热捧。传统纸媒将如何正确应用网络热词?这正是笔者在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对网络热词进行描述,其次探讨传统纸媒应用网络热词的方法,接着对网络热词在传统纸媒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传统纸媒应用网络热词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网络热词 报纸媒体 新闻报道
在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网络世界里,网络热词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一个紧跟着一个横空出世的网络热词已成为社会热点新闻和新观点、新知识的高度点睛之笔,它既在一定程度上带着一种“调侃”的意味,同时也反映着广大网民对于事件的一种看法。当今,网络热词已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现实生活,形成了一种醒目的网络文化和社会现象,其影响力不可低估。本文就传统纸媒如何正确应用网络热词进行探讨,这里主要以报纸媒体为主体对象。
一、网络热词描述
网络热词,是指一切由网民在网络上创造的并具有一定范围的公认性的新词汇,它与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紧密联系,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与盛行的热门词语。[1]2003年,我国公开网民身份并鼓励大家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互联网开始成为表达民情、畅谈民意的重要渠道。[2]于是,2004年就出现了“做人要厚道” “94”“沙发”“偶稀饭”等诸多网络热词。而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民的日益活跃,网络热词更是井喷:“山寨”“躲猫猫”“欺实马”“被XX”“给力”“坑爹”“卖萌”“hold住”“羡慕嫉妒恨”等等,构成了独特而又蔚为壮观的语言风景,并以强大的磁性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目前,大部分网络热词已不再是网友最初单纯的自娱自乐,而应称为一种社会热词,绝大多数与社会热点事件有关联。[3]网络热词也越来越被报纸媒体认可,并逐渐为报纸媒体所广泛应用。
二、网络热词进入报纸媒体
当网络热词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的作用日益显露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网络热词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报纸媒体的“关注”。网络热词进入报纸媒体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报道网络热词事件。2010年2月,“最帅最有型乞丐”走红网络后,“犀利哥”事件被全国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报纸乃至国际著名报纸跟进报道。如中国《新京报》的报道是:不要迷恋“犀利哥”;英国《独立报》的报道是:英俊中国乞丐吸引“无家艺术”粉丝;意大利《共和报》的报道是:中国当代波西米亚主义偶像。以上国内外报纸传媒对“犀利哥”事件的广泛报道,使网络热词“犀利哥”频频见诸纸媒。
2. 单独应用网络热词。单独运用,指的是将某一个网络热词单独应用到报纸媒体之中,而不是将整个网络热词事件进行报道。如《人民日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2010年11月10日),《农民日报》:中国农科院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给力种业(2012年8月6日),《人民法院报》:“蒜你狠”背景下的金乡涉诉风险预警(2012年7月15日),《潇湘晨报》:中国电影很傻很天真(2008年2月26日)等,分别在新闻标题中单独应用了网络热词“给力”“蒜你狠”“很傻很天真”。
3. 套改網络热词。套改,意思就是说依据报纸新闻媒介的内容、表达需求等把现有的网络热词进行改动,使人对这个热词产生一种既相识又陌生的感觉。例:主题:“后羿,湖南人民喊你来射日”副题:对于38℃的高温天气,网民发帖调侃(《潇湘晨报》2010年8月4日),这个标题就是把网络热词“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进行套改而来;又如:哥吃的不是夜宵,是风情(《潇湘晨报》2010年7月14日),由网络热词“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的句式套改而来;再如:信阿联,得逆转(《潇湘晨报》2010年8月2日)的原型句式是网络热词“信春哥,得永生”。这里,新闻标题是套用了网络热词的“外形”,而具体内容随表达需求改变了。
三、网络热词在报纸媒体中所起的作用
网络热词,这些灵动、鲜活的词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带来活力,也为报纸媒体带来新的语言元素,其在报纸媒体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
1. 增加了报纸媒体新闻报道的生动、形象性 。报纸媒体采用网络热词作为新闻语言,往往能使新闻报道更生动、形象,且平添不少时尚韵味。如“柜族”,表现出了网民对“蜗居族”的苦笑和无奈;“豆你玩”“蒜你狠”“油你涨”等系列热词则是网民们对物价上涨的调侃和不满;而“躲猫猫”“俯卧撑”“楼歪歪”“桥裂裂”等,更是表达了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讽刺与鞭挞。这些网络热词的话语结构中,含有不少插科打诨、嬉笑巧骂的成分,或“大话精神”。网络热词应用为报纸媒体的新闻语言,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更生动、形象的效果,而这正好满足了报纸读者的娱乐化需求,给他们带来“欢愉爆米花”。[4]可以说,有了这些网络热词,报纸传媒的报道方式、语言特点和节奏都有了更多的变化。
2. 拓展了报纸媒体语言使用的自由度。网络热词在报纸媒体中的应用,拓展了报纸媒体在语言使用方面的自由度,这主要表现在报纸媒体可选择更多的新词汇来为新闻报道服务。于是,新闻报道既可按常规运用传统语言来行文,也可有效地应用清新、幽默、轻松的网络热词来点缀,这就使报纸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范围更加广泛,语言文字使用的自由度得到了拓展。譬如《徐州日报》的“网客”专版、《洛阳晚报》的“网友大本营”专版,其发表的文章大都直接来源于网络或是富于网络风格的文章,就更多地采用了新鲜活泼的网络热词。
3. 强化了报纸媒体的舆论监督效能。网络热词由网民在网络上创造,体现了广大网民的舆论监督意识。网络热词应用到报纸媒体无疑将使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能量聚合更为有效,从而强化了报纸媒体的舆论监督效能。如引起公愤的杭州“富二代”胡斌飙车撞人案,在广大网民对杭州警方车速“70码”的表述普遍不信任且不满的情况下,迅速催生了网络热词“欺实码”。报纸媒体对“欺实码”这一事件迅速跟进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使这一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促使杭州警方不得不澄清事实,并对数据失实进行公开道歉。
4. 使报纸媒体赢得了更大的读者市场。随着网络热词社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应用网络热词以吸引广大网民对报纸媒体的注意力已成为报纸媒体争取读者、扩大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报纸传媒广泛应用网络热词将使广大网民在关注网络的同时也把注意力转向传统媒体,这将自然而然地为报纸媒体赢得更大的读者市场。如以下网络热词在报纸媒体中的应用就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潇湘晨报》:APEC反贸易保护,美国“打酱油”;《潇湘晨报》:主题,红绿灯“贪睡”,后果很严重,副题,推迟开启11分钟,交通秩序一片混乱,市民提议开启时间尽量提前。“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是影片《天下无贼》中的经典台词,数不清的网友大肆转载跟帖,使这句台词风靡全国。如果能在报纸媒体中把“群众基础”深厚的热词套改,那么读者肯定会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报道的。这些熟悉的网络热词在报纸媒体中的出现将毫无疑问地吸引住网民们的注意力。
四、报纸媒体应用网络热词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难发现,网络热词大在对传统语言进行偏离的基础上产生,很多对传统语言进行偏离的网络热词,已逐渐被传统语言所接受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网络热词对传统语言的偏离是晦涩、低俗与奇异的。因此,报纸媒体在应用网络热词时,绝不能来者不拒,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草率、浮华和浅薄。
1. 规范使用。报纸媒体新闻报道的语言以规范汉字为基础,因而,新闻报道在应用网络热词时应注意规范化。如今的网络热词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大多词语热得快冷得也快,网络热词的这种不稳定性,严格来讲是不符合我国传统语言文字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的。[5]那么,如何将那些不符合规范的网络热词过滤在报纸媒体之外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应注意使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以及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并被社会公认的网络热词,这些网络热词已被大众广泛认可和接受,报纸媒体就可以直接采用,如“90后”“权力寻租”“带病提拔”等。
2. 避免“三俗”。报纸媒体使用的语言文字对社会能起到强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因此,报纸传媒在应用网络热词时须注意用词健康,避免庸俗、低俗和媚俗。这是需要掌握的“分寸”,也是需要把握的“度”。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热词中,有的其实是对现有语言文字的颠覆和曲解,它破坏了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表现出了庸俗、低俗和媚俗的倾向。因此,对凡涉嫌“三俗”的网络热词要做到坚决不用。
3. 加注解释。报纸媒体应用网络热词过程中,对那些不为大众认可或熟知的网络热词,可在文字和语法规范的基础上对网络热词加上引号,并在其后用括号加注简单明了的解释,将词语交代清楚,让读者便于理解并避免产生误解。例如:“油菜”(有才)、“囧”(尴尬)、“杯具”(悲剧)等等。
结 语
网络热词是幽默、讽刺、真实的民意表达,也是对纷繁芜杂现实的折射,不啻为观察社会心态的“集成”影像的窗口,它蕴藏着深厚的民间智慧和法治理性,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时代精神,是当前网络世界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但由于网络热词缺乏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全凭新奇得宠,报纸媒体在应用网络热词时应“批判性”地接受。因此,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热词在报纸媒体中应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之后,提出了报纸媒体应用网络热词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铁锤.网络热词与网络流行语概念差异辨析[J].传媒观察,2012(4):23-24.
[2] 杨丽娟.网络热词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2(6):46-47.
[3] 戚庆燕,刘璞.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年轻编辑所拟[N/OL].2010-11-13,扬子晚报、新华网.
[4] 李耿源.报刊如何正确对待和规范使用网络流行语[J].中国记者,2009(8).
[5] 佘宗明.媒介视域下的网络热词和媒体话语变迁[N/OL].2010-05-14,人民网.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团委 华北电力大学二校区 北京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