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探讨
2013-04-29夏洪梅
夏洪梅
在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中,需要合理安排与组织各教学环节:巧妙导入,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优化教学过程,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小结,让学生产生期待新知的心理,为其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一、高效课堂的基础:巧妙导入,唤起学习热情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和前奏,旨在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导入环节,优化开端,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但在课堂导入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优选相应的导入方法。
第一,以史导入,激趣诱学。如在教学《活板》一文时,教师可从四大发明说起,请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活字印刷术,或者展示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宋元文化部分与印刷术有关的内容。这样,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入学习新课的活动中。
第二,以诗歌引入,设疑诱思。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教师可借助诗歌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新课。(出示有关诗句)启思: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请读如下几句诗,想一想这几句诗描绘了哪一种事物,有何特点。当我们尽情地享受自然赋予我们的芬芳、绚丽时,你们是否疑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过学习今天的这篇科普说明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可以解开谜团了。
第三,音乐渲染,自然导入。如在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教师可播放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巧设情境,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人无限遐想;美丽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在中国云南省南端,有一个秀丽神奇、风景如画的地方,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西南边疆。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想感受它的独特韵味吗?今天,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尽量地畅游吧。这样,通过美妙的音乐,让学生对西双版纳产生向往之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高效课堂的关键:过程优化,探究合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一双手》时,当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与探究能力。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文章,并找出描绘手的有关词语与句子。(对于生字生词,可查阅相关工具书解决,并提出质疑)同时,要求学生试着总结这是一双怎样的手。②文中哪些段落对一双手的描绘最具体、细腻?③在这些段落中,描绘了张迎善的手的一些细节,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说一说写了哪些部位。④ “天下第一奇手”,它 “奇”在什么地方呢?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为张迎善的一双手建立档案,这样,让学生总结出这双手的特点,从多角度感受写手的效果。
指导学生根据档案资料,运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对这双手的总体印象。另外,为了让学生感知写手的方法,教师可展示几则描绘手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文字来猜猜是谁的手。这样,可让学生感受不同手的特点,体会一双手蕴含的深意。
(2)精读课文,感悟人的精神: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导致这双手外表奇丑的根本原因。你们认为张迎善的手丑吗?作者是如何赞美张迎善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可引导学生分组模拟人物采访,学生可自由选择角色,如:主人公——张迎善;主持人一名;记者若干名。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记者提问,采访张迎善。最后,还可要求学生课后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抓住人物的特点,活用多种表达形式,刻画人物形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效课堂的保证:有效小结,耐人寻味
所谓“编篓编筐,重在收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小结,可画龙点睛,引人思考,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课堂小结,并利用小结环节设悬置疑,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诱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如在教学完某课后,教师可围绕下次教学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悬念结束对新课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如此,可让语文课堂拓展延伸至课后,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实现高效教学。另外,还可在小结环节,结合生活实际,延伸拓展,诱导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设想:倘若碰到了一个很像于勒的大富翁,菲利普夫妇会如何做呢?另外,引导学生讨论或辩论:有人说,势利是商品社会衍生的必然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劣习,超越了地域与时代,因而“菲利普夫妇”永不绝迹。同学们,对此你们是怎样看待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说说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这样,不仅让学生把握课本知识,也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并让他们结合实际,思考问题,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