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张謇人生,追艺术之梦

2013-04-29

三角洲 2013年6期
关键词:科班出身扮演者张謇

科班出身,热情万丈

赵健两年前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古典舞系编导班,山东青岛人的他在毕业后选择与朋友留在上海经营一家艺术团,舞蹈是他的梦。

与《甲午余硝》的缘分,还要从他大学时期的老师说起。当初,老师告诉他有《甲午余硝》这么部戏要制作,加之赵健自己对这种多媒体舞蹈又特别地感兴趣,便参加了这部戏的面试。

面试包括两轮考试,一轮基本功,二轮剧目。基本功对于赵健这种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不成问题,真正比的是二轮的剧目考试,导演要求参赛者自由选择成熟作品进行展示。一再考量,赵健选了自己大学四年级时的一部自编作品《叶落》,是一个关于落叶归根的故事。他觉得,这部作品对自己而言相对成熟,并且其情感和舞种和《甲午余硝》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最终,他从十几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张謇这个角色。结果表明赵健当初选《叶落》没有错,并且也充分地证明了他的优秀不是一时的。

问及他认为是自己身上的哪点吸引到了导演,赵健说,“我跟别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比他们更喜欢跳舞!”他不同意我对他舞蹈热情高涨的评价,他说他对舞蹈是“热情万丈”。

感受张謇,诠释“狠”劲

赵健坦言他在演《甲午余硝》之前并不了解张謇,可是他并不觉得这会成为他饰演张謇的阻碍,他一点都没有担心自己演不好这个角色,相反,他说,“我相信我自己肯定能跳好!”为此,赵健看了很多关于张謇的资料,并且为这位伟人着迷,他崇拜张謇弃官从商的勇气和振兴民族的魄力。

怎样才可以更快地融入张謇这个角色,赵健常和舞台总监马老师探讨这个问题,“想象20年后的自己是何种状态,找那种感觉!”赵健说不出20年后的自己是什么状态,他说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随着时光齿轮的转动,历史倒退到1895年。赵健所饰演的张謇在日本势力的压迫下创办大生纱厂,舞台上,颠簸的脚步,无助的眼神,求助的双手,衣袖舞动,轻云慢移,旋风疾转,步步维艰的张謇陷入了低谷,倒在了荒凉的工业大地上,最终还是在爬起来继续摸索道路。赵健用舞蹈向观众讲述张謇振兴民族纺织业途中的离合悲欢,完美诠释张謇内心的挣扎和苦痛。

从舞台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确意会到了张謇当年的心境,更有独到的“不恨不成事”的感悟,所以在表现张謇时,赵健在剧情需要的情感基础上融入了一股狠劲,这也是他与其他张謇扮演者的最大不同之处。

自5月24号,赵健开始饰演《甲午余硝》张謇,两个月左右之后将会把角色交接给南通的舞蹈演员来诠释。包括赵健在内的三位张謇扮演者常会互动交流,探讨如何保持角色的一致性而又不失个人特色。表演之余,彼此也成为了好兄弟,张謇的另一位饰演者朱凯旋还是赵健的师哥,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难度大,无畏惧

经营艺术团的这两年,赵健一直都在与多媒体作品打交道,不管是制作还是表演,他都参与了许多,但参与《甲午余硝》这样的大型剧作还是第一次。

站在演员的角度上,赵健觉得《甲午余硝》与传统舞台剧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难度大。《甲午余硝》这样的新媒体立体影像演出不仅仅要像传统的表现形式一样,把握音乐、动作和角色情感,还要充分地把视频画面和实景融合。在强大的技术面前,赵健不担心会被抢去风头,他说,“在表演的时候,我想不到其他的,只是知道此时此刻的我就是张謇。”

赵健说,《甲午余硝》影响了他许多,也帮助了他许多。在表演时他常常会想象20年后的自己,也是他给自己的一个目标。《甲午余硝》更让赵健有点职业病了,就算下了舞台,言行举止都还是会舞台化。

梦想的实现需要靠自己的不断努力。舞蹈,是赵健的梦想,因为《甲午余硝》,他更爱跳舞了。他说,我们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如果我们有勇气去追求。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也确信20年后成功舞者的梦一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科班出身扮演者张謇
全屋智能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论张謇的日本观
论非科班出身主持人与科班出身主持人优势和劣势
边卫呼叫转移
一草一木皆匠心 一人一心皆真诚——访中国影视十大优秀制片主任、著名影视剧制片人、特型演员青年毛泽东扮演者 梁润生
如何成为NBA吉祥物的扮演者
联墨双馨六
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