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行渐远渐无书:“诗歌已死”带来的思考

2013-04-29子衿

新作文·中学生适读 2013年6期
关键词:评家朦胧诗敬畏

子衿

“诗歌没死,公约挺好,诗人还在,真正的诗至少有两个特征”——这是诗评家唐晓渡的看法。

也许是因为“梨花”太盛,也许因为“诗歌死了”,也许因为新诗90年,总之,2007年1月27日,16位诗人到了哈尔滨,喊了一个口号“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签了一个公约——《天问诗歌公约》。

公约的内容是:“一、每个诗人都应该维护诗歌的尊严;二、诗人天生理想,我们反对诗歌无节制的娱乐化;三、诗人必定是时代的见证;四、一个坏蛋不可能写出好诗;五、语言的魅力使我们敬畏,我们唾弃对母语丧失敬畏的人;六、没有技艺的书写不是诗歌;七、到了该重新认知传统的时候了,传统是我们的血;八、诗人是自然之子,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以上的植物,我们反对转基因。”

朦胧诗人芒克虽然也在公约上签了名,但显然不是很热情,他当时只是就几个条款提了意见:“什么‘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以上的植物,这也太调侃了吧?我觉得不好。另外,我向来就不喜欢什么公约啊,什么宣言啊的,叫我签我也签了呗。”

诗人于坚没有去,接受采访时,他说:“匪夷所思,又不是八国联军,搞什么公约?如果公约规范诗歌写作,那太霸道了,写诗本来就是个体行为,必须有独立的自由;如果公约规范诗人行为,那更荒唐了,你是法官吗?我觉得公约醉翁之意不在酒。”

稍后,参与签名的宋琳给没有去的诗评人唐晓渡报信,唐晓渡当时都没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打开电脑上网搜了一下,说:“这个口水能淹死人的时代,还有人敢出来‘卫道,我觉得公约挺好。”

(原载2007年3月《南方周末》,作者/张健)

猜你喜欢

评家朦胧诗敬畏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著名诗人、诗评家吴少东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花评家选美记
敬畏先烈
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
●渡市选煤发电厂利用手机、电脑开展“会员评家”活动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