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
2013-04-29王炳香
王炳香
一、充分备课,有效整合
音乐课以单元形式编排,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授课之前要充分备课,梳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合理搭配才能运用自如,达到教育目标。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说描绘大自然的词语,背描绘春天的诗,让学生感受瑰丽的自然风貌,接下来聆听《春晓》,在这首“诗”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学生体会和想象的空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学习《大树妈妈》,知道大树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唱《郊游》感受和表达走进大自然的快乐,聆听《嘀哩嘀哩》,感受走进大自然的收获。课后小结,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干什么去了?(郊游)你有什么收获?(……)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切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花的芬芳,草的馨香,泉水的叮咚作响吧!在《郊游》的歌声中学生走出课堂。
二、“授人以渔”,潜移默化
音乐课的教育形式与其他学科不同,只有通过聆听、感受、学习、表达等一系列过程产生共鸣,才能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怎样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呢?就是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才能达到教育目标,所以教师要“授之以渔”。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通过聆听、表演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习《采山》,而后学唱《小渔篓》,最后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阳出来喜洋洋》。采山,对于东北的农村孩子是很熟悉的,所以很容易理解和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小渔篓》描绘的是居住在海边孩子赶海的快乐,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海滩的画面,领略大海旖旎风光,通过“挖海砂,拾海贝”的编创游戏,体验赶海的乐趣。学唱时让学生表演海浪涌动的样子,理解××?通过讨论,谈话法理解词中“篓里有故事,篓里有欢笑,还有几滴汗水流”的意思,知道赶海的智慧,赶海的辛苦和快乐。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学生就可以生动地演唱,表现歌曲。在两首歌曲学唱之后安排一节聆听课,首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单元两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劳动……)劳动虽然辛苦,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然后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阳出来喜洋洋》。无论在哪里,劳动是我们永远歌唱的主题,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让我们都来热爱劳动吧!
三、提高素养,培养品格
1. 聆听。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只有通过充分地聆听,才能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实现美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歌唱课还是欣赏课,我都让学生充分聆听。通过聆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节拍、旋律、音色,不同演唱形式的美,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静心感受的好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
2. 合作。一堂好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完美合作,一首好歌需要伴奏和歌者的密切合作,合作是一种尊重,是一种配合,是一种谦让,是一种智慧的凝结,“合作”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硬道理!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表现时常常出现过分强调自己声部或只顾自己的现象,这种心态是合唱教学中万万不可取的,教学中要不断强调做好自己,兼顾聆听其他声部和谐美的道理。少儿频道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就曾经说过,小时候参加合唱团的经历影响了她的一生。
3. 学习。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学习品质,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个资质不高的孩子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演唱水平、表演技艺在短时间内都有了不错的表现。这也让我们激动不已,真是天道酬勤!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以其为楷模,给大家树立榜样,鼓舞信心。学习音乐,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乐器的时候,反复练习,不断完善,是一件辛苦而略带乏味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是成功的利器。在学习的过程中,这种品格也会如同种子一样根植在我们的生命里。
总之,恰到好处的德育渗透使音乐这种感情艺术更具有方向性,如同万里平原竖起的一杆旗帜,给人鼓舞,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