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2013-04-29万慧杰
万慧杰
一、习作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评价标准定位高
老师们无意中会把学生的习作与例文、作文书上的文章去比较,认为像例文那样的习作才是合格的习作。其实例文也好,作文选中的文章也好,那都是几经修改之后的文章,所以都是高水准的文章。而我们面对的都是在习作上刚刚起步的真实的孩子,他们的语言难免粗糙,他们的表达难免稚拙。在这样高标准的评价下,学生的习作肯定是一无是处的,也就造成了学生不会写作文的假象。
误区二:急于求成
老师们总这样认为,学生写出的习作就应该是语句通顺,结构完整,用词准确的。无法接受学生们“制造”出来的“半成品”和“残次品”,而这些“半成品”、“残次品”才是学生真实水平和真实情感的呈现。就好比一个人还没会走路,又怎么会跑呢?学生的习作创作是一个循序渐的过程,必须经历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过程,它和成长的过程是一样的,需要时间,是一个慢过程。
误区三:接受不了“千人一面”
我们从事的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各个层次的孩子,他们的习作处于起步阶段,模仿能力强,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后,有时会出现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写得几乎一样。因此,我们就不敢把习作指导做得太细。其实“千人一面”是学生习作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要坦然接受这一现实。随着学生阅历的增长,语文素养的提高,“千人一面”的现象会逐渐消失。
解决办法及对策:
二、教学对策
我们当然希望学生的习作能像浓茶,像美酒,值得品味,耐人寻味,但在它成为浓茶、美酒之前,你必须接受它是一杯白开水的事实。因此,我们要调整好心态,放低标准,正确对待学生的一篇篇习作。起始阶段的习作指导必须做细,要细到每一个词该如何使用。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写作,在会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集体创作。在三四年级的起始阶段,指导学生编童话或看图作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进行习作的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创设情境和把握创作走向的主导作用,而整个创作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可对学生进行用词等细节的指导。在集体创作中,优等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中等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学困生可以得到带动。这一形式十分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灵感的激荡和智慧的碰撞!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 找准读写结合点。语文书上的课文是学生进行习作的最好范文,因此,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读写结合点。
3. 寻找生活中的切入点。生活是学生习作创作的源泉和出发点,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必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经历和真实的体验,学生就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写作文也就变得简单了。
4. 与校园、社区、社会上的大事件结合。学校每学期都会搞一些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这都是学生所亲身经历的,经历了就会有想法,有感受,就要及时组织学生写一写。虽说是一个活动,但学生的切入点却不同,就拿运动会来讲,运动员与观众的经历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同写一个活动,学生所呈现出的习作同样是异彩纷呈的。
5.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生活的长河中常常会泛起涟漪,往往会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人和事,但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不能很好地记录这一切,因此要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及时记录下来。在学生没有形成习惯之前,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进行记录,特别是一些重大节日、突发事件、恶劣的天气变化等。坚持写日记,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6. 少改多保留。教师在帮助学生修改习作时,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因为再平实的语言那也是他自己的东西,远比你强加给他的华丽语言好得多。改得太多了,学生的习作就失去了本来面目,就等于把你的思想强加于人,反而不易于被学生所接纳。
7. 为学生编优秀习作集。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习作编成习作集,在班中流传,有条件的还可以向校报或其他报刊推荐发表,让优秀学生产生成就感,让普通学生产生羡慕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