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受网络时代冲击的几点思考
2013-04-29魏婷婷
魏婷婷
【摘要】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向被新闻界奉为圭臬,它们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作者的几个观点,它们分别是:网络传播——观点易与事实混淆;微博的短小性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促进作用;网络热点——为何总是负面新闻多。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网络;微博
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是基本的准则,但是对于没有受过专业新闻教育的普通网民而言,这种专业性的限制在其意识中是不存在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网络和网民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环,当下许多新闻的传播是与网络密不可分的,但另一方面它的主要群体——网民又不受新闻道德的约束,这势必会使新闻传播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笔者认为,主要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造成了冲击。
一、网络传播:观点易与事实混淆
客观性是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客观性的具体要求之一就是“观点与事实分开”。但由于网络上转载的便捷以及转载时出处的缺失,网络传播的内容呈现出“漂移式”传播,观点、评论、甚至猜测、调侃都有可能被当做新闻事实传播。
举例来说,2012年4月《泰坦尼克号》3D版在中国大陆上映,观众和媒体质疑《泰坦尼克号》中Rose裸身让Jack作画的情节1998年在大陆上映时没有被删除、2012年上映时却被删除,网络上盛传广电总局对此给出的回应时:“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我们担心播放此片段时观众会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的头,造成纠纷。出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考虑,我们决定删除此片段。”这个段子像爆炸一样传开,一开始只是在中文网络圈,后来逐渐蔓延到国外媒体。直到卡梅隆接受脱口秀采访,亲口说“他们是害怕中国男人会向着银幕,伸出手来摸”,并且紧接着强调“This is true”的时候,这个由一名大学生网友编造的段子变成了一个国际级的玩笑。
事实上这条“广电总局的回应”最初仅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大学生刘浩睿编造的讽刺文化监管的段子,这条段子通过人人网相册的不断分享而得到广泛传播,但刘在编造段子时注明了“假新闻”的标签。但让这个段子真正火起来的,恰恰是在不断转发过程中“假新闻”标签的缺失而给大家带来的以假当真的误解。后来,拥有机构认证的“第一财经”转发的微博中,不仅没有了“假新闻”标签,而且又另加上了一个“首席评论”的标签。虽然刘及时进行了澄清,并提供了这是假新闻的证据,但仍很难阻止其爆炸式的蔓延。尤其是在当假新闻突破“网络到国内媒体”这条障碍之后,由于媒体之间的相互引证,这种辨别真伪的澄清变得十分困难。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一条对某新闻的猜测发布在微博上,但再经转载时也许并没有注明这是网友的猜测还是新闻事实,而这样的模糊的猜疑再流传开来时就很有可能被当做事实。同时对于网民来说,并不知道新闻需要“观点与事实分开”,他们接受时大部分时把看到的默认为新闻事实来接受,尤其是当传播者信誓旦旦地说“内部消息”或“相关人士透露时”。即使有人怀疑这新闻的真实性,但能有几个新闻受众想到这并非来自新闻源头,而是在新闻源洪水冲泻而下时夹杂而下的评价、观点的泥沙呢?
这当然也有我们接受新闻习惯的原因。在网络出现之前,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是经受过新闻从业人员“把关”之后的新闻,除去考虑政府企业等影响媒体的因素,新闻基本上是可信的。因此在网络时代,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我们接受的新闻一般也是正确的,而很少加以怀疑。
但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这种易观点与事实混淆的特性正是网络易产生假新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微博的短小性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促进作用
在微博上,当某一新闻热点出现时,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能引起许多人的迅速关注。这种关注的快速性恰恰是由于微博的短小平快的特点。但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种快速的关注——关于此话题的微博(包括评论与转发),却大多是表达对事件的关注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好恶,即“意见”,但很少是经过理性分析思考过的“观点”。
之所以微博的快速关注缺少理性思考,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快”,第一时间的关注、短时间的思考不可能进行全面理智的分析;另一方面是由于“微”,目前用户量最多的新浪、腾讯微博都是每条微博限定在140字内, 140字的限定让微博用户们也很难清晰全面地表达观点。
例如“凤姐”事件中,微博上网友快速又热烈地表达着自己对“凤姐”的厌恶和讽刺,但这些微博大部分是情绪性的表达,仅仅是“意见”,而并非进行理智思考后的理性“观点”。
这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网络的语言暴力。当网络上对某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评价大部分成了情绪性的表达、对其进行的道德的审判而非理性的分析评价,这种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就会成为语言暴力。
如何避免网络评论变成语言暴力,记得新浪网留言框中最初都有一条提示“理性发言,文明上网”,也许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吧。但如何理性思考、理智发言,也许网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网络热点:为何总是负面新闻多
2011年被评为“微博年”,这与网络在反腐揭丑、促进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通过“郭美美事件”、 “7·23动车事故”、“戴表哥”这些事件,我们看到了微博和网络的力量,网络作为舆论监督的新媒体平台备受关注。
但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近几年的网络热点,我们会发现这些大部分是一些负面的事件。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民众对于贪腐事件有着强烈的不满,对某些政府官员的对立情绪严重。其次,主流媒体上正面新闻居多,而负面的新闻在主流媒体上很难得到发布机会,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低门槛高传播率的平台。第三,负面事件更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的网络“围观”也更多地是针对负面事件。
网络热点的这种负面性并非全部是坏事。从当前环境来讲,主流媒体这种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这就意味着许多负面的事件无法在主流媒体上得到应用的传播、得到应有的舆论支持,而网络恰恰充当了这样一个“传声筒”和“排气阀”的作用。网络媒体可以说是作为主流媒体监督作用缺位时的补充,与之共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媒体环境。
之前听一位学者讲座,其对网络的评价颇有些愤愤不平:“网络成了垃圾场,全部是负面的消息!”那如何让网络不再只是“垃圾场”呢?也许只有主流媒体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责时,网络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是“泄愤”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8).
[2]刘浩睿.一个世界级玩笑的诞生——《泰坦尼克》伸手摸假新闻的前世今生[DB/OL].人人网,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