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与缅怀,离弃与不舍

2013-04-29李建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福克纳威廉

李建

摘要:威廉·福克纳的创作总与美国南方文明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而对于福克纳的这种南方情结,《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给了我们清晰明了的阐释。本文拟从福克纳的创作背景、《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标题、主人公艾米丽小姐的爱情悲剧、黑人托比这四方面出发对福克纳难以割舍的南方情结进行解读,旨在使读者深刻地了解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南方情结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提起20世纪的美国文坛,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当属其中一颗璀璨明星。福克纳的创作以长篇和中短篇小说见长,大多数作品的背景被设定为他的故乡密西西比河流域,其中他还借用了家乡一条小河的名字“约克纳帕塔法”来虚构了一个约克纳帕塔法县,于是多数作品中展示的人物形象与生活画卷便构成了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福克纳生于南方长于南方,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起南方生活环境对他创作作品的影响。所以他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充满了浓郁的南方韵味,再现了旧南方的生活画面。作为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成功地刻畫了艾米丽·格里尔森的形象,体现了他一贯的创作思想与风格。福克纳借助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描述,再现了他对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一、南方情结形成的背景

1897年威廉·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小镇的一户没落种植园主家庭。这一时期刚好是美国内战之后南方经历政治、经济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些变革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南方的奴隶主种植园经济以及黑奴制度被淘汰走进了历史,“古老的美德”和“昔日的荣耀”一去不复返。这种变迁冲击了美国南方保存已久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思想意识,令人们一时间困惑不已难以接受。人们在情感与价值观上依然紧紧地遵从旧的社会传统和秩序,缅怀过去的“荣耀”,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商品经济的蓬勃生机也让这里的人们看到了旧制度终将灭亡,社会必然向前发展,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所以这样一种社会生存环境深深地影响着福克纳的思想与创作,作为这一时期南方作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种植园主的后裔,他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所经历的思想与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于是这种现实的巨变与内心情感冲突之间所产生的对旧南方的爱恨交织情感为福克纳的作品打上了这个变革时期所特有的烙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里被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都寄托了福克纳难以割舍的南方情结。

但是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并非是要体现福克纳本人的守旧思想。尽管在情感上他珍视与缅怀南方传统的价值观,可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他却目睹了南方的奴隶制、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所带来的一系列罪恶,在理智上福克纳想通过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来探索过去,搭建一座联系现在的桥梁,从而能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现在,继而找寻问题的根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清晰而全面地流露出了福克纳的南方情结。

二、南方情结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体现

(一)标题

众所周知,玫瑰花长久以来都象征着美丽与爱情,所以标题《献给艾米丽的玫瑰》,首先透出一丝浪漫气息,会让人产生诸多美好的联想。但读完全文我们可知,这篇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一个出生于没落贵族家族的小姐艾米丽,由于父亲守旧的阶级思想,年近三十还待字闺中,直至父亲去世后艾米丽才邂逅来自北方的包工头荷默·巴伦,全然不顾镇上人们的反对,渴望嫁给他,然而荷默却辜负了她。艾米丽为了挽留爱情毒死了荷默,从此过上与世隔绝,夜夜与尸拥眠的生活。她去世后镇上的人们才发现了这个骇人的秘密。这个浪漫的标题俨然与这样哥特式的故事情节格格不入,同时更让人费解的是,整篇故事中未见玫瑰花的影子,仅有的一处是在故事结尾,福克纳描写人们走进艾米丽楼上一个尘封四十几年的房间看到了“褪色的玫瑰色灯罩、梳妆台,玫瑰色窗幔”。所以这个谜一样的标题耐人寻味。

其实透过小说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艾米丽的存在就像一块精神基石,是一种制度与文化的象征,暗示着正在走向历史尽头的南方旧体制做的最后的挣扎。而她的离世则暗示一个旧时代的逝去,一切南方的旧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终结。所以小说一开篇便用倒叙的手法描述了艾米丽庄重的葬礼,全镇的人们都去送葬。他们既是送别艾米丽小姐同时也是在送别那些昔日的秩序与传统。因为“艾米丽小姐在世时,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们关注的对象。”福克纳写下这意味深长的标题,一是讲述手捧玫瑰花来凭吊艾米丽小姐,表达他对这个孤僻冷傲主人公的悲悯之情;二是福克纳本身的一种情感需求。他要与即将逝去的熟悉的旧南方告别,寄追怀与悼念之情于玫瑰花中。所以这朵玫瑰花不仅仅是要献给艾米丽,同时也是要献给那片南方故土。福克纳是在缅怀一个失落的文明,是在为远去的南方贵族精神和种植园传统谱写一曲挽歌。

(二)主人公艾米丽·格里尔森

主人公艾米丽小姐出生在一个没落衰败的贵族世家。年方三十依然未嫁。父亲去世后,艾米丽孤独地生活在父亲遗留下的破旧大木屋中,只有黑人管家托比照顾她,几乎不与外界接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后来全然不顾镇上人的反对与来自北方的工头荷默·巴伦相爱,但是荷默却辜负了她。艾米丽为了挽留爱情而将荷默毒死,并与其尸骸共眠余生,直至艾米丽去世镇上的人们才惊愕地发现这个秘密。这个哥特式的情节似乎表现了一个傲慢冷血的艾米丽,但实际上福克纳笔下的这个主人公,既有旧传统的影子,又有与旧传统作斗争的思想。

美国南方奴隶制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种植园经济为当时主要的经济方式,造就了父权主义思想在南方根深蒂固的传统地位。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有这样一处文字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父女关系:“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作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的身影。”从以上文字描绘中我们可以想象出,艾米丽的父亲像一名卫道士一样,捍卫着父权主义下的尊严和权威,他用“手里的马鞭”赶走追求艾米丽的所有男士,剥夺了女儿的青春、爱情,生前死后都掌握着她的命运,在思想和行为中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艾米丽,并使她成为了维护南方旧体制的工具,并最终导致艾米丽成为了父权制的囚犯和牺牲品。

南方传统价值观一方面强调父权主义,另一方面清教主义妇女观还明确了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附属地位,这也在艾米丽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当时的南方,妇女受到多方面的压迫和摧残。思想上,要求她们虔诚、顺从;行为上,要求她们贞洁、持家。这样的一种妇女观留给了艾米丽“贵族”的美德、尊严和骄傲,却没有教给她如何独立地生存,所以艾米丽冷眼而高傲地看待周围的一切新生事物,坚守着旧南方的生活方式与特权,拒绝现代文明。正如小说中所述,当官道变了后,她仍然拒绝纳税。同时在镇上实施免费邮递后,她依然不钉门牌号,不设邮箱。艾米丽的这些行为正是落后的清教主义妇女观在她身上的鲜明体现。

然而,作为一个女人,艾米丽也向往着爱情与美好新生活。所以艾米丽勇敢无畏地向传统宣战了。在爱情与传统的较量中,当爱情即将胜利时,艾米丽却得知荷默无意跟她结婚。但全镇上的人们却都已知他们的婚讯,这使她那颗高傲的心无法承受这一切,于是采用了极端的方式留住她的爱人,为自己的悲剧人生画上一个无奈的句号。

因此艾米丽既痛苦于统治与压迫,又害怕摆脱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一方面,她既是小镇人们寻求过去的寄托,也是父权主义思想和清教主义的囚犯和牺牲品;而另一方面,她却又想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生活而奋起反抗旧传统。只可惜,最终她还是被旧思想所扼杀。从主人公艾米丽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到福克纳心中那份对已逝文明的批判与缅怀,离弃与不舍。

(三)黑奴托比

福克纳复杂矛盾的南方情结也表现在对小说中黑人形象的塑造上。身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福克纳的作品中从未塑造过一个邪恶的黑人人物,相反他却一直在对种族歧视和蓄奴制表示谴责,深深地同情黑人奴隶的遭遇。这一点可以通过福克纳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黑人奴仆托比的描述中体现出来。

黑人托比从年轻时起就在艾米丽家做工,直至步履蹒跚,悄然消失。福克纳对于他的描述大多也只是挎着菜篮进出,或是开门等琐碎之事,但从整个故事内容来看托比却是孤高冷傲的女主人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艾米丽之所以在父亲去世后还能够继续生存,一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这个下层阶级受奴役的黑人。在艾米丽去世后,他便失去了依靠也就没有了再存在的必要,因此人们看见“他穿过屋子,走出后门,从此就不见踪影了”。[2]托比的不幸遭遇颇令人同情,他的消失也表明南方奴隶制与旧秩序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三、结语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作为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完整地阐释了福克纳复杂矛盾又难以割舍的南方情结。它就像是一首哀伤的挽歌,福克纳在缅怀一个已逝的时代,一个失落的文明,同時小说中对清教父权制、妇道观的批判,也将福克纳的南方情结升华到了对人性关怀的高度,表达了他对人性复归和重建一个新南方社会的渴望。

参考文献:

[1]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福克纳,陶洁,蔡慧译.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95.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福克纳威廉
破耳兔
没见到他
一粒沙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伦理身份解读
从会话含义理论的角度研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福克纳的南方情怀
威廉·福克纳的《熊》
我是谁?我是烟雨南方飘零的玫瑰!
瓮底的世界——试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瓮及相关意象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