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下的暖冬民俗画
2013-04-29邵美玲
摘 要: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是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本文赏析从分析文中的对比入手,与老舍《济南的冬天》、余秋雨的《都江堰》等散文作了比较,惊叹于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面,并细致地剖析了江南暖冬的一幅幅民俗风情画,赞叹了作家收放转合、轻松自如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多重视角 暖冬 民俗风情 微雨 旱冬 瑕疵
古今文人墨客以一年四季特别以春秋为题材写的文字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写冬季的作品相对要少,精品更少。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算得上是现代文学宝库里的散文名篇。此文创作于1935年,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文中,作家运用他那娴熟纯情的笔触,如与老朋友促膝谈心一样,多维度立体化地给我们勾勒出了江南暖冬的多重画面,精准地揭示了江南冬天村居的民俗风情,表现了郁达夫散文寫作“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的一贯风格。
对比是不少作家都喜欢的一种写作方法,它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有些道不明、说不清的事物,通过对比,往往能使形象鲜明、感受强烈、优劣顿现。文章一开始就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对比;江南自个儿的冬秋对比;江南冬景与北方夏夜的对比;闽粤冬天与江南冬天的对比;江南寒郊散步与德国的对比。可贵的是作家进行对比并不贬低其他的参照物,既能在对比后让读者感悟到江南冬天的和煦温情,也使大家体察到另一地区冬天的民风民俗。且看文章第一段:“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各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①
凡是到过北方的人,都曾经领略过北方冬天的肃杀寒冷,郁达夫一反常规,细笔工描了蛰居生活的闲适与惬意,实际上反衬了屋外的冰天雪地。这既是当时北方过冬的真实写照,又展示了一幅精美的民俗冬居图。
而江南呢?“可又不同。”即使“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西北风”是“间或吹来”,但“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就连“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这样的天应该算够冷的了,可“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这在北方,鸟雀早就躲到巢里去了,泥地里也冻得冰棒似的硬,哪里还能放出水蒸气?更何况在这暖冬里,老翁小孩还敢“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那种暖和,够奢侈够享受了吧,蛰居的北方人哪里有此奢望?
作家就这么开始了温和随意、舒卷自如的对比,他娓娓叙来,从第一段到第四段、第六段,比这比那,比来比去,比出了作家对江南冬景的钟爱与留恋。
说到对比,不得不提一提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因为这篇散文写于1931年,跟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是同时期的散文。济南也算我国的北方了,济南的冬天会是怎样的呢?文章开头,作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三个地方对比,比出了济南冬天无风、无雾、无毒日的“奇迹”,突出了济南的“温晴”,称赞了济南是块宝地。两位作家在文章的开头就用上了对比,那原因极有可能是冬景并不那么好写,特别是某一地域的冬天。对比能给读者一种可触可摸的大概印象,为下文具体而细致的描摹打下基础。
还得提提当代的散文大师余秋雨,他的散文大气磅礴,对比的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无论是它的《文化苦旅》还是《山居笔记》,无论是《千年一叹》还是《行者无疆》,对比的大量运用为他的散文增色不少。
余秋雨的散文有大段大段的对比,举《都江堰》② 为例。散文的第一部分700字左右全是对比,把都江堰跟长城比,首句直陈观点:“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接着,作家不仅没有贬低长城,反而把长城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家这么写:“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然后从时间上、规模上、社会功用上进行了比较,“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比出了都江堰要比长城早数十年;“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比出了都江堰造福千年于四川平原的无私精神。当然,余秋雨也有像郁达夫、老舍那样的段中对比,如《追询德国》③ 的第三段:“罗马也有气势,也是一种诗情苍老的远年陈示;巴黎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热烈高雅的文化聚会;伦敦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繁忙有序的都市风范。柏林与它们全然不同,它并不年老,到13世纪中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货商集散地,比罗马建城晚了足足二千年,比伦敦建城晚了一千多年,比巴黎建城也晚了六百多年,但它却显得比谁都老练含蓄,静静地让人捉摸不透……”
通过对比,比出了罗马、巴黎、伦敦、柏林四座城市都气势非凡,但又各具鲜明特色。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三位作家在运用对比时有其共同点。一是都没有贬低参照物,甚至有的还褒扬了参照物。二是想象力极为丰富。郁达夫、老舍的这两篇散文,先比中国,又比外国,如果没有旅居的阅历、广博的知识、理性的哲思是难得有这样精彩对比的。余秋雨则站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高度,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审视,又通过对比再作解剖、思考,可以这样认为,对比是他深层次剖析的工具之一,也难怪他对当今的诸多文化现象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还回到《江南的冬景》中来,其实,这对比仅仅是多重视角下的第一重,下面才浓墨重彩地去描绘江南的冬景,更多具有暖冬民俗的画面也就此打开了。
第五段写了江南的植被。先写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因为这样,长江一带的树木、芳草才不至于被冬天的冰冻冻死,才有了红(红叶)、白(芦花、乌桕树、桕子)、赭绿(草色)的生命底色。而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诗句的引用,为这段冬景描写又平添了几分雅致。作家用词精当准确,如“含得住热气”的“含”、“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的“着”、“乱梅花之真”的“乱”,让读者感受到的何止是作家深厚的文字功底,更是江南暖冬的点睛之词。而“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的假设,更是把对冬景的热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作家对描写对象先实后虚、虚实相间的反复渲染,实现了景物描写的绘画美。也难怪画家刘海粟如此评论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第七段写了江南“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作家驰骋想象的翅膀,用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画出了一幅浓淡适宜、情调悠闲的水墨画。画里有潺潺流水的河(冬天没有结冰),有三五人家会聚的村,有门窗,有长桥,有远阜,有杂木样树林,有粉似的白雨,有泊着的乌篷船,有喧哗的喝酒客。连作家自己也反问起来:“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写雪就更妙了!日暮时的微雪、夜深时的风夹雪、翌晨时的深雪全都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唐元时期诗人的原句,贴切地绘出了雪初下到大雪纷飞又到厚厚积雪的雪景图。这雪景的描写明明因为五言诗句的运用给人一种跳跃的活泼的动感,作家还说“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显示了郁达夫知识的渊博、态度的谦逊、语言的俏皮。
江南的旱冬如何?作家喜爱之情同样溢于言表,“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于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吧”。文章宕开一笔,戛然而止,却余韵缭绕。读到此处,江南的旱冬到底如何,我想,读者也该找出答案了。细心的读者还会从中发现,这样的结尾不仅照应了题目,点出了江南的暖冬,暖冬下郊游的闲散,闲散中的民俗,而且又一次与开头北方冬天蛰居的生活作了对比。同样的冬天,一是蜗居屋内,一则信步郊外,江南的冬景如何,还用得着说吗?
纵观全文,郁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收放转合、轻松自如。可以说,这篇散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他散文写作的这种美学特征。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散文因纵情抒写,难免不受章法的限制,在结构的把握上也容易出现瑕疵。如,这篇散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我个人的看法是可以对换一下的。那理由是:一至四段是对比,第六段也是对比,同是对比,何不拢在一处;第五段写江南冬天的植被,第七段写微雨寒村的冬景,第八段写雪之景,同是写景,五、七、八段自然应该连缀起来。钱理群曾经对其这样评价:“他(郁达夫)的散文有时支离破碎,缺少节制,不讲究章法,质量上不平衡。”④ 从《江南的冬景》看,还是颇有道理的。
①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M].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② 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③ 余秋雨.行者无疆·追询德国[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④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7.
作 者:邵美玲,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