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罗·哈丁《修补匠》的存在主义解读
2013-04-29默然
默然
摘 要:《修补匠》是美国新进作家保罗·哈丁的处女作,此部作品以黑马之姿在2010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创造了自1981年以来普利策获奖史上的奇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其进行解读,通过“他人”和自由选择的观点去探索主人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如何选择、如何化解人物间的矛盾以及超越自我去追寻生存的本质和感悟生命的可贵。
关键词:《修补匠》 存在主义 他人 自由选择
保罗·哈丁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家,但是他凭借《修补匠》夺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桂冠,正是这一奖项让更多的读者去关注这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修补匠》不是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取胜,而是用其精细的刻画、对人物内心的细致描写引领读者去思考时间和生命的奥秘。在现代生活节奏中,这样一部作品的诞生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慢慢地去回味时间和生命带给人类的痛苦与乐趣。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与哲学的思潮,产生于独特的历史时期。随着一战的结束和现代化的到来,人们进入非宗教的阶段,在享受现代文明、科技和权利的同时发现自己更加孤独,无归属感,于是存在主义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产生。随着思潮的推进,理论家们相继出现,萨特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和超越自我是萨特所提倡的,本文试从这三方面对《修补匠》进行剖析解读。
一、他人即地狱——主人公间的感情鸿沟 萨特在《禁闭》这部哲学剧中探讨人与他人的关系,提出了“他人即地狱”的观点。他人即地狱不是将人们之间所有的关系进行对立,而是当人们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时,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对立起来。他人即地狱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当个人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时,他人就成为了地狱;当自己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于自己的判断时,他人的判斷也就成了地狱;当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话,那么自己也成了自己的地狱。在《修补匠》中,夫妻间感情的对立,儿子对父亲错综复杂的情感、主人公们自身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恰恰表现了萨特所提及的他人即地狱。
主人公乔治·华盛顿·克罗斯比在临死前的八天开始产生幻觉,回想起自己的父亲霍华德。霍华德是一个兜售百货的小商贩,他患有癫痫,在犯病时会极力掩饰自己的狰狞面孔,因此留给乔治童年的印象就显得有些古怪。乔治在病床上追忆起尘封已久的情感,回想父亲儿时留给他深刻的古怪的记忆。
霍华德在乔治童年犯病后离家出走,他的出走有着深刻的缘由。一方面,他和妻子间早已产生了矛盾。霍华德的妻子生性好胜,严厉而冷漠。在霍华德犯病时,乔治跑过去不幸被霍华德误伤,作为母亲的她没有及时去安慰儿子,而是掩饰事实。她没与丈夫进行及时的沟通,而是保持沉默,并且悄悄地联系疯人院。霍华德看到妻子的冷漠态度,也为了不在犯病时伤害到孩子,只能忍痛离开家庭。另一方面,霍华德的出走和他的自卑分不开,他因为病痛的折磨会伤害到家人和父亲在他儿时的出走而自卑。他困惑而痛苦地度日,不管顺利与否,似乎没有什么能让他去享受片刻的快乐。他感到负担十分沉重。从他出走的缘由可以看出,霍华德的妻子没有包容他,无情的掩饰对于霍华德形成的是一种“他人即地狱”的对立关系。内心的自卑使他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伤痛的折磨带给他无限的痛苦,痛苦积聚成怨恨,让他与自己形成了“他人即地狱”的对立。
小小的乔治被父亲误伤,忍受着痛苦,想到被咬时的可怕场面,不敢去回忆。他没有得到母亲温柔的问候,没有得到有关此事的解释,似乎父亲咬了他的手就要被送进精神病院。父亲的离开与母亲的沉默,让乔治不能够正确地认清事实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愈来愈深,父子间的鸿沟由此加深了。
二、自由的选择——修补人际间的矛盾冲突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提出了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物”的观点。他将自由与责任联系起来,还提出了个人在自由选择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时可能会产生烦恼、焦虑,这种情绪来源于人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责任感。面对这一消极情绪时,应选择积极的态度去克服。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萨特呼吁人们要为自己争取自由,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判断,不要因为他人的评论陷入精神的困苦中,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自由选择为人们处理彼此间的关系,提升自己价值提供了积极的方向。
《修补匠》中霍华德面对着妻子的冷漠、内心的孤独与自卑、孩子的幼小无知时,选择了离家出走。他的出走是面对矛盾困难时做出的自由选择。出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逃避,他在逃避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在逃避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在逃避生活给予他的压力和负担。在面临困境时,他的自由选择似乎是消极的,他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选择了一种消极逃避的方式去面对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过于陷入自己精神的牢笼,过于依赖他人的判断,没有清楚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价值。过分的否定与长时间内心的焦虑让他在慌乱中逃离。
乔治在幼小年纪曾选择过离家出走,他的逃离是因他对事实的不解,这时的他还没有到承担各种责任的年纪。乔治在霍华德出走后,忍受着疼痛,不敢轻易打听父亲的去处。然而,乔治在弥留之际,恍惚中听到修表时丁丁当当的声音,这时在大脑中便出现了父亲的形象。他经历过父亲所有的发作,但唯有自己被咬的那次终身难忘。此时乔治不再怨恨父亲,不认为父亲是魔鬼。虽然父亲的出走已不能消除父子间的误解,但是乔治并没有始终耿耿于怀,他理解了父亲的困境,从内心里接受了父亲出走的事实。乔治在生命终结之时,虽然已不能与父亲重归于好,但是他选择从内心里去弥补他们的感情隔阂。他作为一名修补匠,不仅在修补物件,而且也修补了两代人之间的感情鸿沟。这种积极的自由选择让他在垂危之际面对过往的矛盾冲突而安心释然。
三、自我的超越——超越时空探寻生命本质 萨特所提倡的哲学被人们一直称为“自由哲学”,他反对命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要人们积极地行动起来创造自己的人生。人本身的自由就是要自我超越、否定自我和不断的创作。他重视和发展人的自由,把人看作是推向未来的存在,人在追求这种存在的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超越,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超越自我,才能够有所突破,使自己和世界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修补匠》中,乔治的幻觉让他追忆到父亲霍华德,然而通过回忆又联想到了祖父。乔治的祖父曾经是一个牧师,虽然他不断修改布道词,但是一直改不好,他不断地坚持,希望有所突破。乔治的父亲霍华德则是走街串巷兜售小商品,不断开拓新的区域,十分热衷诗歌,想摆弄词语而谋生,虽然梦想并没有实现,但是他始终怀揣梦想生活着。乔治则靠着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了自己的房屋,为了子女的幸福不断地修理钟表,他在有生之年没能弥补心灵的创伤,然而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放下了心中曾经对父亲的怨恨,修补了父子间的感情。
祖父在不断的失败中,执着地修改布道词;乔治的父亲有着自己的梦想,为谋生坚持开拓新区域;乔治在超越时空的限制,修补几代人之间的感情隔阂。事实上,修补者是有其深刻内涵的。比如拉尔夫·埃里森在《看不见的人》中谈到美国人的癖性时说他们都是“思想者兼修补者”。修补者是一个摆弄思想的人,他或她总是用意象、事实和歌曲片段来修补思想和观念,改变他们,直至达到一种深入人心、使生命得以持续的哲学。《修补匠》中的子孙三代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着灵魂上的修补,寻找超越自我的力量。乔治在濒死状态产生了冥想,他克服了内心的怯弱,打开自己的心扉,跨越了时代的鸿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化解了心中的怨恨。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爱的传递,他对自己父亲的离开予以理解,把自己的这份释怀后的淡然留给子孙后代。
《修补匠》讲述子孙三代人的故事,他们在不同时期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与疼痛,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鸿沟,面对自己和家人间的代沟时,执着选择自己的道路。他们的故事不仅代表着家庭,还反映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在社会中,人和人的冲突、抗争都是不可避免的。个人要经历内心的斗争,个人与他人在矛盾冲突中充满着冷漠与悲观。然而,面临这样的一种处境,人不应当无所作为或放任堕落。《修补匠》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人们在生活中也许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也许不能实现自己追寻长久的梦想,也许无法弥补心灵曾经遭受的创伤,然而我们只要作为“思想者兼修补者”,就能够去积极地选择自己的道路。而只有不断地追求完善自我,才能够超越自己,克服内心的恐惧,忘记曾经的伤痛,放弃难以割舍的情怀,以更加宽容的胸怀拥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哈丁.修补匠[M].刘士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 徐颖果,冯佳.从普利策获奖小说看美国文学的核心主题[J].外国文学动态,2010(5).
[3] 黄淑芳.用精美的碎片质询生命[J].山花,2011(2).
[4] 薄淑艳.论普利策小说《修补匠》的艺术技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2(4).
[5] 万小磊,于云玲.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J].外国文学研究,2012(4).
[6] 孔施施,佘军.小说《修理匠》中的创伤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4).
[7] 杨芸.论萨特的小说及其存在主义哲学[J].电影文学,
2007(24).
[8]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Harding,Paul.Tinkers.New York: Bellevue Literary 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