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效探微
2013-04-29杨琴
杨琴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激发兴趣;学生差异;开放问题
语文课堂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如果课堂教学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科学的流程的话我们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符合学生认知与发展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从而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升能力。鉴于此,笔者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改进教学流程、提升语文课堂效率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牵引探索欲望
探索发端于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驱动。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务必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努力从他们的学习情趣出发,推理和预演学生对知识的心理预期,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固有的知识经验,进而才能超越自我、开拓创新,从而拓展视野、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欲穷其林”的探索欲望。
例如:我们在学习《赤壁赋》时,笔者就考虑到一些学生对古文词赋的用词方式和词汇等不太熟悉,从心理上觉得枯燥深奥、生涩难懂,为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萎靡不振的状态,笔者就先从大家比较熟悉的“赤壁”说起,来激活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入主题学习,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以后,再指导他们通过工具书查询生词并进行自行阅读和探索,学生精读后我又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文章娴熟的语言运用技巧以及叙事、描景、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二、承认客观差异,设置分层问题
课堂提问是牵引学生认知和学习的不二法门,但是我们设置问题不能一刀切,因为学生存在客观上的认知差异,所以我们设置的问题不但要切合教材内容,还要契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
如,教学《荷塘月色》时,笔者就参照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了问题分层引导:①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描摹月下荷塘美景的?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了歌声?试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这样两个层次的问题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便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三、创设开放问题,诱导知识迁移
课堂氛围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中。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善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高中语文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开放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提升能力。
譬如,我们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置了如下问题:本文通过哪些“套子”来进行人物塑造的?诱导知识迁移:小说通过怎样的矛盾冲突来展示别里克科夫的悲剧?他和华连卡的婚事为何没成?这样提问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给了学生开放的思考空间,抓住中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完善语文课堂流程、提高教学效率进行的探索与研究。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及时认清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并适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进而鼓励其培养追求真理、探索创新的进取精神,最终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卓君.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D].苏州大学,2009.
[2]张建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设计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6).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安岳县石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