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的翅膀》活动设计及解析

2013-04-29宓玉燕

新课程·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舞动翅膀蝴蝶

宓玉燕

一、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翅膀的奇异图案及舞动的姿态,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乐意与蝴蝶亲近,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装有蝴蝶的小容器3个、大容器1个;多媒体课件;翅膀人手1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翅膀

1.欣赏局部纹饰,想象与猜测

2.揭晓,并谈感受

3.多媒体介绍翅膀的奇异花纹及其作用,赋予蝴蝶不同的个性

(二)探秘翅膀

1.寻找蝴蝶翅膀的秘密

(1)提出观察要求:蝴蝶的翅膀在飞的时候和停下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样子?将发现记录下来。

(2)幼儿观察蝴蝶,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与梳理

(1)结合幼儿的记录,交流观察经验。

(2)肢体动作表现。

(3)短片输理与提升。

三、放飞蝴蝶

1.探讨蝴蝶生长在什么地方?萌发放飞的愿望。

2.师生放飞蝴蝶,观察并感受蝴蝶自由自在翩翩起舞的美好状态。

二、活动解析

(一)设计意图

对蝴蝶的印象和认知,翅膀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文学、歌舞、艺术作品争相将其作为艺术表现的素材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对煽动的翅膀喜欢上蝴蝶。对于孩子而言,翅膀的生成、图案、作用、舞动都是有价值的教学素材,然而图案不应仅仅只是漂亮、美丽、好看,舞动也不会仅仅只是上下机械摆动。于是我以拓展孩子对翅膀的已有经验为最初出发点,结合大班临近毕业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试图引领孩子带着新奇欣赏翅膀,走近蝴蝶真实探密翅膀,放飞蝴蝶感受翩翩起舞的过程,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以轻松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在欣赏和探密中积累舞动的素材,以舞动的方式表现积累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翅膀的奇异图案及舞动的姿态,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乐意与蝴蝶亲近,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其中构建对翅膀的感性认知是重点,舞动和表现、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是难点。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翅膀

通过翅膀的奇异花纹及其作用的欣赏,赋予蝴蝶不同的个性。目的在于:

其一突破对翅膀美艳的单一认知。

其二让孩子喜欢上蝴蝶,拉近彼此的距离,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2.探秘翅膀

营造自然、宽松、真实的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在此环节中,教师为孩子提供的是纱帐,蝴蝶在纱帐中飞舞,幼儿在四周三五成群,自由结伴观察,人与动物亲密接触。教师提供的纱帐有大小两种,目的在于:

其一,大纱帐满足三五成群粗线条观察的目的。

其二,小纱帐满足幼儿驻足细致观察的目的。

在交流与梳理的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三个不同的形式,既能起到多方位、多途径地与同伴充分交流分享的目的,又促使环节得以层层深入地开展:

(1)第一步:借助记录表,引导幼儿以语言表述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发现,这在以往的科学观察活动中比较常见,表达欲望及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经常会成为发言的主体。

(2)第二步:以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发现。孩子们经由个别幼儿与教师的观点碰撞与梳理,自己原有的观察发现应该有所提升,肢体表现既是给每个孩子展现与表达自己观察发现的机会,又是对新构建经验的反馈。

(3)第三步:以短片的形式出现既是对交流观察发现的小结,又是对蝴蝶翅膀认知经验的拓展和外延,以此激发幼儿新的探索兴趣的产生。

3.放飞蝴蝶

这一环节的目标不仅仅在于社会领域中自然、环保理念的体现,同时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再一次引发幼儿对蝴蝶自由自在翩翩起舞状态的观察与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美的感受与体验。

(四)活动特色

1.以点及面避免泛泛而谈

从翅膀着眼,以此为突破口促使幼儿对蝴蝶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在本次活动中试图透过对放大的翅膀图案的欣赏,一开始就能瞬间吸引孩子的眼球,随着对翅膀动静两种状态下的感知、探索与发现,打开孩子探索蝴蝶的大门,逐步构建起更为灵动和丰富的新的感性经验。

以科学探索为主线,融合艺术与社会领域的综合教学方式营造更为生动有趣的氛围。

2.拉近与动物的距离,在亲近动物的基础上产生认识与探索行为

本次活动为孩子提供真实的观察对象,想要传递的是感性经验应该建立在亲自体验和发现的基础上的理念,让孩子与舞动的精灵零距离接触,当下所感受和获得的点点滴滴都是鲜活而灵动的。有了这样的体验再以教师有心筛选的图片、视频资料给予补充和深化、梳理,让孩子经历愉快、积极且有效的学习体验。

3.在交流与梳理观察经验时尝试以语言、肢体表现、视频梳理与提升等多种方式层层递进地开展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早教中心)

猜你喜欢

舞动翅膀蝴蝶
没有翅膀也要飞向远方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指尖上舞动的“根”
为了蝴蝶
捉蝴蝶
舞动中国
捉蝴蝶
找找看
因为我没有折断她的翅膀
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