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5例临床观察
2013-04-29茶学丽
茶学丽
摘 要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本组病例采用氨甲喋呤1mg/kg,肌注,一次性给药;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日,连用3天;配合中药:赤芍、丹参、桃仁、蜈蚣粉等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55例。结果:治疗成功48例,失败7例,成功率87.3%。结论:对血β-HCG<300mIU/ml,B超包块<4cm,包块内无心管搏动的异位妊娠者,行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高。
关键词 氨甲喋呤 米非司酮 中药 异位妊娠
资料与方法
收治异位妊娠患者55例,年龄21~38岁。有停经史46例,无明显停经史9例。55例入院时均有轻微腹痛,阴道少许流血。血β-HCG及B超包块情况,见表1。
病例选择原则:①腹痛轻;②生命体征平稳;③血β-HCG<500mIu/ml;④B超包块<5cm;⑤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无异常。
给药方法:①氨甲喋呤1mg/kg,肌注,一次性给药;②米非司酮25mg,2次/日口服,连用3天;③宫外孕Ι号方剂:赤芍10g,丹参15g,桃仁10g,紫草根30g,日1付煎服,蜈蚣粉3g,每天吞服,可连用5天。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情况,每3~4天查血常规1次,每周查血β-HCG和B超1次,1周后可重复用药。
疗效评价:⑴治疗成功标准:①血β-HCG下降至正常;②B超包块消失或较前缩小;③腹痛缓解或明显减轻。⑵治疗失败:①腹痛明显加重,甚至出现剧烈疼痛,需急诊行手术治疗;②血β-HCG持续不降或较前升高;③B超示包块增大,包块内出现原始心管搏动或原有搏动不消失。
结 果
55例患者中,7例因腹痛加剧,血β-HCG上升或B超示包块增大,行剖腹探查术,术中5例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伞端活动出血,出血量<300ml;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出血;1例卵巢妊娠破裂出血,此2例腹腔积血达700~800ml。48例治疗成功,其中37例治疗1周后血β-HCG下降50%以上,18例治疗1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27例治疗两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3例治疗3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48例中出院前B超检查包块消失12例,其余36例包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药物不良反应:31例出现轻微恶心,1例白细胞降至3.2×109/L,给升白细胞药后4天正常。
讨 论
随着放射免疫测定血β-HCG及B超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也有了广泛开展,药物治疗避免了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减少了盆腔粘连,提高了将来的生育能力,尤其适用于要求生育的年轻妇女。氨甲喋呤作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能阻断四氢叶酸形成,致DNA合成障碍,从而抑制滋养细胞生长发育。中药赤芍、丹参、桃仁、紫草根、蜈蚣粉,还有杀胚血化瘀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宫内堕胎药,它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可抑制滋养层发育,3种药物共同作用使妊娠产物最终溶解、吸收,避免了输卵管手术疤痕及周围组织粘连,提高了输卵管的复通率。
氨甲喋呤、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55例,成功48例,成功率87.3%,失败7例中有6例血-HCG>3000mIu/ml,最高大4983mIU/ml,5例B超包块直径>4cm,其中两例包块内探及原始心管搏动。分析其失败原因,作者认为,血-HCG过高者滋养细胞生长活跃,药物不能有效抑制其生长,导致胚胎继续发育;B超下包块大且探及原始心管搏动者失败率高;与妊娠部位有关:输卵管峡部、卵巢妊娠失败率高,其原因为峡部不易扩张,发生破裂机会较多,卵巢组织含肌性组织少,血管丰富,也易发生破裂。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氨甲喋呤一次性用药肌注1mg/kg,不良反应轻,仅有恶心,停药后1~2天自行消失,不需要四氢叶酸解毒;发生骨髓抑制1例,白细胞降至3.2×109/L,经使用什白细胞药物后4天恢复正常。
綜上所述,本人认为,严格筛选病例,选择血-HCG>3000mIU/ml,B超包块直径<4cm,无原始心管搏动,腹痛轻微者,使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高,药物不良反应轻,只要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监测β-HCG,B超等,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