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
2013-04-29戴滢
戴滢
摘 要:《全日制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践稿)》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陈述存在缺失,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势在必行。就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选择和重构的分类和策略进行论述,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编撰上应该分为:经典型文化的浸入熏陶,工具型知识的传授,综合性语文知识的训练。编撰的策略有:典范性、工具性、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内容;重构;分类
一、引言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语文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快车上,人们对这列快车即语文课程本身承载的内容提出了疑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其实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语文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
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现状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必须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叶圣陶先生认为“说之为语,书之为文。”还有学者解释,“听、说、读、写”即是“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回答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遗憾的是,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只是把语文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呈列出来。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程标准缺少“内容标准”部分。所谓“内容标准”是指对具体课程内容的规定,它要求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来阐述。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刻不容缓。既然需要重构,我们就要讨论重构语文课程的策略。
三、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分类与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分类
1.经典型文化的浸入熏陶
王荣生先生曾在把此类经典性文章界定为“定篇”,认为这些内容是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内容。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这种经典型的“定篇”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对这些文章的重视是很有意义的。所谓经典,就是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经过一代代人的阅读品鉴后,奉为佳作的文学作品。
2.工具型知识的传授
工具型知识是指在语文课程中,通过学习字、词、段、篇等语言形式来获得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在一篇文章中适用,而且可以举一反三,用于其他的文学作品阅读、写作与语言交流之中。工具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起到钥匙的作用,为学生学打开一扇语言知识的大门。
3.综合性语文知识的训练
语言不是一个单一体,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文化面广,往往一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所谓综合性语文知识即综合各种语文知识在一段或一篇文学作品中出现,旨在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综合性语言知识的训练又是一个全面发展小学生语言素养的良好平台。
(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编撰策略
1.典范性
语文课程内容的典范性是语文的魅力和生命力。夸美纽斯指出“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上去学习”,通过经典的范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怎样学会观察、思维、感受,怎样学习表达技巧、立意选材、积累词语等,甚至能够运用到写作当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为一代代人所欣赏和赞誉,是因为作者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成功地、创造性地运用了我们共同的语言,通过“具体化”的心智作用,在读者的心中达到共鸣。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编撰中,要纳入经典型文学作品,以供学生欣赏,从而达到浸入熏陶和陶冶的作用。
2.工具性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是有共通之处的,不仅是用来欣赏的,同时也是用来运用、进行交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一开始就是以听说的形式出现的,随着文字的出现,又有了记叙和阅读的功能。学生学习语文,是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的,所以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编撰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让学生通过一篇或几篇文章的学习,举一反三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如能在与他人的交际中流利清晰地表达意思,在阅读中能顺利地获取信息,在写作中能通顺、流畅、准确、富有美感地表达真情实感。
3.人文学
语文融合着千年的文化,是人文表达、寄托情感的重要凭借,其中承载着过去、当下的人文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寄托。因此,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语文课程内容所必须承载的使命之一。
4.留白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编撰的明确性和指导性,并不意味着小学语文的教学是按部就班的,也不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不可以有所创造。由于每位教师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情况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需要留白,给教师留有发挥的余地,以“用教材教”取代“教教材”,使教师的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之态,让每位教师各有特色,各有精彩之处。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急需重构,以使教师有更加明确的课程内容,能更加清晰地用于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金云.论语文教科书内容的确定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
[2]王荣生,倪文景.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型选文[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3]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