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形式探微
2013-04-29覃俏丽
摘 要: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成就的唐诗,无论从其形式、内容还是思想上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是后世诗歌创作鉴赏的典范。本文从唐诗艺术形式入手,分析其在整齐划一字数下有着并不单一结构的形式美,其中有行云流水般的顺流而下;有神来之笔的突兀斜出;有有序或无序的交综;有单句、多句的翻叠;有画面空间的变换,在诗歌情感、思想等意脉的推进过程中,与诗歌情感张力的增强,意蕴容量的加大等方面相辅相成,并就唐诗的结构形式与宋词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对比,虽不能涵盖唐诗艺术形式的全部美学风貌,亦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关键词:唐诗 形式 艺术美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其时不仅有众多的优美诗篇,还有众多的优秀诗人;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多样的题材和体裁,还有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带有时代特征的诗歌风貌。诗歌发展到唐朝,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珍品的唐诗,体制基本定型为古风、律诗、绝句,各种艺术技巧被广泛尝试,各种写作手法被普遍运用,其结构形式有独到的美感,或行云流水,或疏密相间,或曲折往复,或突兀奇绝,诵之琅琅上口,赏之耐人寻味。
一般说来,唐诗每句字数大抵相同,或五言,或七言,而在这表面的整齐划一中有着并不单一的结构美:行云流水般的顺流而下;神来之笔的突兀斜出;有序或无序的交综;单句、多句的翻叠;画面空间的变换,等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学风格,下文将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美学意味略作探微。
唐诗中多见的是笔触行云流水,感情一泻而下的诗句结构,读之流畅自然,水到渠成。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首联写诗人听闻安史之乱即将结束的好消息时,惊喜莫名,激动落泪;颔联进一步描述自己与家人悲尽喜来的欢喜若狂;于是颈联决定纵酒还乡;尾联则预拟了返乡路线。整首诗层层推进,时间线索清晰,感情的画面从现在推至不远的将来,随着诗人的感情发展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全诗诗句层次分明,有情有景,流畅自然又浑然一体。杜甫曾以“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的诗句表达他对诗歌形象描写艺术和结构艺术的追求,在他不少的诗歌中,多都以波澜起伏的意脉和情感流程取胜。宋人范温《潜溪诗眼》就曾指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语或似无伦次, 而意若贯珠”,所谓“意若贯珠”是指内在意绪的连接流贯。唐诗中这样的佳作也有很多,又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景象明净秀美,情感畅达,具有气韵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有的诗作中,诗人在诗句顺叙过程中插入看上去与前面诗句并無时间、空间联系的诗句,造成了结构上的突兀中断,使诗作具有了一种峭拔奇绝的奇趣美感。如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日重相见,樽酒慰离颜。”诗人先写送别友人的时间地点,而在颈联处插入“江上”,与其前所写的并无直接联系,然而这正是诗人有意宕开一笔,思绪飞到遥远的长江下游,意谓友人你现在东归江上,那儿还有什么故人吗?表现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深沉,为最后的情感抒发作了铺垫。可见,突兀斜出的诗句与前后的诗句是有内在的感情逻辑联系的,正可谓是“语不接而意接”。有的时候,这种突兀断绝正是全诗的关键及感情基点所在,是起承转合中的“转”。如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在描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后,笔势突地一转,转而描写自身孤寂凄凉的遭遇,抚今追昔,雄浑的景象对比出个人际遇的凄清,使“凭轩涕泗流”来得自然而感人,这样的诗作就有了顿挫的美感。
一些唐诗讲求遥相呼应,具有交综的特点。有序的交综是前呼后应,无序的交综是以一情一景贯穿全篇,情景交融,使诗歌浑然一体。杜甫的《铜瓶》可见有序交综的特点。“乱后碧井废,时清遥殿深。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侧想美人意,应悲寒秋沉。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首句言战乱后从旧宫废井中拾得铜瓶,次句言太平时期铜瓶存于宫中。中间四句承次句,诗人想象铜瓶未失于井中的情景,后两句应首句,言乱后失落废井的铜瓶上的图案已有所缺损。清人仇兆鳌注杜甫此诗时说:“突起一句,随手撇开,至结尾方绾合,乃古文遥相徐应之法。”无序的交综没有齐整的一一呼应,而是全诗交错呼应于一点上,情景融为一体。刘长卿《送灵彻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全诗以“远”贯穿全篇,寺庙深藏竹林深处,钟声从远处传来,斜阳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最后画面归结于远方矗立着的青山,呈现出一种苍茫浑然的意境。有的诗句不一定呼应诗中某个字、词,而是呼应诗句所表现的某种情感,这在唐诗中较为多见。如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从三四句中我们知道诗人心中回荡着的是离愁别绪,故一二句中草亦留人,云无心而遮楼,全诗前后呼应,形象而完整地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翻叠亦是唐诗结构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其打破思维定势,使读者在意外中体会新颖奇特的诗境、诗趣,看似反常,实则合乎情理,正如苏轼所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试看杜甫《述怀》一诗:“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何所有?”诗人离别亲人已很久了,彼此生死未卜,音讯不知尚有重逢希望,音讯一来很有可能就是绝望,使人矛盾的心理及悲慨忧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来。沈德潜评此诗:“若云‘不见消息来,平平语耳。此‘反畏消息来,斗觉惊心动魄矣。”类似的诗句又如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回到家乡应该高兴才是,而诗人心中却是“怯”,怕的是别去经年之后面对物是人非,这种看似反常的情感表达却更显真切动人。翻叠有当句翻叠,上下句翻叠,上下篇翻叠及无序的翻叠,使诗歌意象之间的矛盾对立有了一种奇绝别致的美感,耐人寻味。
诗人们写诗时常常用散点透视法观照周围景物,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由远及近,由小及大;或由近及远,由大而小,所描述景物在画面的变换中呈现出与中国画异曲同工的空间美感。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四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诗人由山外向山中行进,随着行程的变换,分别写了仰视终南远景,平视终南近景,俯视群山远景以及诗人下山后近景的展示,画面由群山云海的大视角转入水边一樵夫的一个点上,由远而近,由大及小。又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视角由阔大苍茫集中到一舟一人上,画面的对比与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有的诗则将空间景物并列,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同样呈现出和谐的空间美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溪。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独歌五柳前。”诗中柴门外、渡头、墟里、五柳前,诸多景物共现于一个画面中,空间包容度很大,画面丰富,意蕴相近的各意象渲染出一幅宁静淡远、自由随意的秋日乡居图。有的诗景物虽然不多,但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描摹,使诗作也有精心构图的美感。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沈期《夜宿气盤岭》)……画面的点线结合,景物的位置分割,无不勾勒出鲜明生动、意境深远的图画,正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诗句则体现出虚拟的空间,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春梦》)……在虚拟空间中,诗人往往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在空间画面的腾挪变换中表达意味深长的情感。
唐诗多以户、窗、庭、阶、山、湖等作为取景框或立脚点,而所写空间并不限于此,而是随着诗人视角方向、行踪的改变而改变现实空间深度,取得虚实相间的效果,结构上的空间美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充分,更丰富,诗歌意蕴的传达更能落到实处。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中说:“空间在这里并不是一个透视法的近向空间,以作为布置景物的虚空间架,而是它自己也参与进全幅节奏,受全幅音乐支配着波动。正是抟虚成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这段话说明了空间美的实质与作用,唐诗艺术形式的空间美也正合于此。
与宋词相比,唐诗的结构单一,篇幅短小。词一般分上下两阕,每首词的字数多少依词牌名而定,因其是合乐而歌,故长短交错,内容容量更大,在迂回曲折中将情感缓缓道出。而唐诗除歌行体有较长的篇幅外,大多数诗歌是五言、七言的整齐划一,近体诗中的律诗、绝句分别为七句、四句。虽然篇幅不同,形式不同,然二者在表达情感上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如写羁旅,柳永词《八声甘州》中,从天气写起,将渐紧的霜河,冷落的关河,夕阳残照中的楼台,无语东流的长江水缓缓道来,再写自己心中苦于他乡淹留,假想远方佳人思念自己,多方描写,渲染烘托,将一个游子的羁旅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体现出词一唱三叹、繁复叠沓的结构特点。而对同样题材,唐诗的表达就简单明快得多。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寥寥四句,首句点明处境,次句直抒胸臆,后两句选择一个典型场景,表达思乡之情。又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全诗仅从简短的对话,一个小场面小细节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话语虽少,却同样真切动人。可见唐诗宋词不同的起承转合,在表达情感、意境上各有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唐诗卷帙繁多,不同的诗人诗风不同,诗作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的疏密相间,有的繁管急弦,有的铺陈舒缓,有的奇绝突兀,有的横生奇趣,等等,不一而足。除本文谈及的几种特点外,尚有不少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可总结归纳。总的来说,唐诗结构有一般规律,而不同诗人的才情、才力不同,也使他们的诗作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当可作具体分析。可以说,唐诗艺术形式上的成就是唐诗整体美学风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肖驰. 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 禹克坤.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 陆凌霄.诗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 张秉戍.历代诗分类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7] 陈世明.诗美学论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 韩成武,张国伟.唐诗三百首鉴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9]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作 者:覃俏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