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
2013-04-29吕丽张倩倩张敬
吕丽 张倩倩 张敬
摘 要:《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贺循将其评价为“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左传》也具有极高的文学史地位,历来研究者常把它和《史记》并称,尊为历史散文之祖。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左传》独特的外交辞令也熠熠生辉,它委婉含蓄、刚柔得体、绵里藏针等特点使其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左传》 外交辞令 特色
《左传》一书,不仅仅是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同时,《左传》中外交辞令的内容也十分深厚,非常具有欣赏与研究的价值。这些外交辞令含蓄蕴藉、刚柔并济、绵里藏针,或意在言外,或暗藏玄机,往往在委婉巧妙的措辞中暗含着不可小觑的尖锐锋芒,在彬彬有礼的语言形式下有着咄咄逼人的思想内涵。
一、绵里藏针,外柔内刚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由于使用者身份、地位、处境以及对象的不同而风格各异。它们有的委婉谦恭,不卑不亢;有的词锋犀利,刚柔并济;有的高深莫测,大而化之。与此同时,这些外交辞令又因事因人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特点,但无不用词典雅、意味隽永,读来感觉韵味无穷。这些外交辞令不但表现了春秋时代外交场合彬彬有礼的社会风尚与精妙高超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深刻反映出了当时严峻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微妙灵活的外交活动。
在《秦晋崤之战》一文,弦高犒师这一段描写中,郑国商人弦高得知秦国军队将要偷袭自己的国家之后,急中生智,“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假托自己是国君使臣,用私人的财物来“慰劳”秦军。他对秦军说:“寡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大军将要从我国经过,仅派我来对贵国军队表示慰问。虽然我们郑国并不是很富裕,但还是会尽地主之谊,为你们大军来此逗留做客准备好粮草供养,并同时承担起保卫工作。弦高当然知道秦国军队是为了偷袭郑国而来,但他却没有将事实点破,只用了“闻君子将步师出于敝邑”这一句轻轻带过。他不说我们郑国已经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而是热情地前来犒劳、慰问秦军。表面上是说给秦军准备好粮草,并负责保卫工作,实际上却是意在言外,是在暗示秦军已做好了军事上和物质上的一切准备,从而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达到威慑秦军的初衷。弦高的这些外交辞令十分巧妙,既没有以言语冒犯强秦,又达到了向秦提出警告阻止其向郑进军的目的。弦高对秦军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客气话,其中还运用了一些表示敬意和自谦的词语,营造了一种和睦、谦恭的气氛,但实际上这些话却柔中带刚、软中有力、不卑不亢,谦恭中隐带着自信,礼貌中暗含着威严,言语之中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势,气贯长虹。
孟明谢赐一段的辞令描写也相当精彩。当阳处父“解左骖”假托国君之名,欲赠与孟明以诱其上岸时,孟明立刻就识破了阳处父的阴谋,以委婉之言辞谢,故意不再上岸。两国交战之时,作为一名败将,孟明的心中充满了丧师被俘的耻辱,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一雪前耻,因此他对阳处父说“三年,将拜君赐”,表面是在答谢晋襄公给予他的恩德,自己会对此念念不忘,实际上却是在暗示三年后他一定会回来与晋国再次比试较量,重振雄风。孟明的这段话,表面上看来是“君惠”不离口,那样的感恩戴德,那样的君臣情深,实际上却绵里藏针,字字带刺。而这既不失邦交之礼仪,又丝毫不减其猛将之威风。
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的内里,即使是在敌国交战、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其温文尔雅之态。《秦晋崤之战》中的这几段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就充分反映了《左传》外交辞令的这一普遍特点。“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二、委婉含蓄,刚柔得体
在齐桓公称霸中原期间,南方的楚国日益强盛,曾连年出兵攻打郑国,企图入主中原。为了阻遏楚国的北进,齐桓公乃于鲁僖公四年亲自率领“八国联军”南下伐楚,后与楚订盟于召陵。下面所记述的基本上是在势均力敌的两军对垒情况下的一段外交辞令。面对大军南侵,楚国不是简单地采取兵来将挡、刀兵相向的防御措施,而是先派出使者前往齐军,试图使用外交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楚使首先代表楚王对于齐侯的挥师南侵表示难以理解,因为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因为“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就婉转地批评了齐侯做法的不合情理,但尽管是在谴责齐侯,却并未使用“侵略”、“不义”一类的字眼,只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轻描淡写地将齐军的进犯一笔概括。
楚使的话说得看似平淡,实则话中有话。“不虞”二字用得极为巧妙,说想不到,其实是在强调齐侯所作所为的不近情理。同时,“不虞”二字还可用来说明楚对齐原无戒备,从而表明楚并未得罪于齐。这就更暴露了齐侯所为的荒唐:既然齐楚两国远隔千里,彼此并无关碍,而楚国又无开罪于齐之处,那么,齐侯凭什么来侵犯楚国呢?可见,“不虞”也只是种委婉说法而已。
楚使这种委婉平和的责问,比起慷慨陈词、痛加指斥来,虽然同样是表达对齐的不满,却更加耐人寻味。在战争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这种做法的确堪称典范。
对于楚的责难,管仲首先打出召康公的招牌,说明齐侯有代天子征伐四方诸侯的权利和责任:“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然后又指斥楚国不供贡品于王室,甚至说周昭王之死与楚国有牵连:“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管仲的意思是,齐侯所为乃是代周王问罪执罚,楚国确是有罪,齐伐楚完全合乎情理。管仲的回答,巧妙地根据春秋社会共同的伦理道德标准来使用外交辞令,对楚国的责问振振有辞,而且理直气壮。齐桓公是当时的中原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天下,可谓声威赫赫。但尽管如此,管仲在讲话时仍注意到了委婉地陈述。他不说楚国害死了周昭王,而间接说明“昭王南征而不复”的隐含意义,这就显示了刚柔得体的外交辞令特色。
三、身陷敌手,壮志如牛
俗话说:“败军之将,不可与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但这只说出了一部分情况。在《左传》中,作者认为只要拥有了爱国思想,败军之将同样可以毫无愧色地维护国家尊严,并以此来赢得敌手的尊重。
《左传·楚归晋知罂》讲述了在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时,晋国战败,大将知罂被俘;晋却擒获了毂臣,射死了襄老并把其尸首运回晋国。鲁成公三年时,晋国为了赎回知罂,决定把在战争中俘虏的公子毂臣和襄老的尸体归还给楚国,楚王也同意放回知罂,在此之际,楚王和知罂的一段对话体现了知罂忠君爱国、对楚不卑不亢的精神。临行前,楚王问知罂:“子其怨我乎?”知罂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成了俘虏。你的手下没有把我杀了衅鼓,还让我回国接受国法的处置,这是您的恩惠。我只能怪自己没本事,又能怨恨谁呢?关于“然则德我乎”这个问题知罂的回答更是直截了当。他说:两国有了友好关系,我没能赶得上,那又能感激谁呢?其实他的意思是他既不怨恨楚王但也不会感激他,虽然这时知罂的性命还在楚王的掌握之中,但他却没有丝毫媚态与讨好之意,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楚王哪会善罢甘休。最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子归,何以报我?”知罂说他没有怨恨别人的理由,楚王也没有被他人感激的理由,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无奈之下,楚王曰:“虽然,必告不毂。”尽管由于楚王的许可,知罂才能回国,但知罂没有因此而对他感恩戴德,而是很明确地回答:如果在回国之后得以参与了军旅之事,尽管遇到您的属下,我也一定不敢避让,而要竭心尽力,以死相搏,以此来履行作臣子应尽的礼节,这就是我用来报答您的方式。
知罂虽身陷敌手,却不降志辱身,摇尾乞怜,而是以忠于职守、热爱祖国的光明磊落的态度,以不卑不亢、不狂不躁、铿锵有力、毫不含糊的言辞折服了楚王。楚王由此而感叹“晋未于可争。”
总而言之,《左传》是一部价值巨大的历史文献,他在再现历史的同时,也蕴含着很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价值。刘知几云:“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可见史学家对这部著作的高度评价。
外交说辞在军事战争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左传》中的外交辭令所蕴含的思辨哲理、极强的逻辑力、高超的语言技巧、纵横的气势成为了影响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出色的外交辞令无疑为战争的胜利加大了筹码。
的确,《左传》中出现的大量的文采斐然的辞令,逻辑之严谨、道理之深刻、含义之明晰、辞采之华丽,委实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在敌强我弱、敌胜我败时,还是在订立城下之盟,身为俘虏时,这些伟大的外交官都能巧妙地使自己的说辞入情入理,起到折冲樽俎、消弭战祸的作用,文学造诣可谓达到登峰造极之势,不愧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 李璐.委婉含蓄、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秦晋之战》外交辞令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0).
[2] 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论,200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左传》中‘累积型人物形象及艺术技巧研究” (12532340);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创新研究”(GBC121208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儒、道、杂、阴阳诸家的《黄帝内经》多元文化特质研究》(12D024)
作 者:吕丽,黑龙江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