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煜与纳兰性德词作的纯真美

2013-04-29余柱青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李煜

摘 要:李煜,晚唐五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纳兰性德,清初复兴词坛的主将之一。李煜与纳兰性德,一为亡国之君,一为乌衣承平之少,身份经历固不可同日而语,然综观二人之心路历程、词作之情感特征与美感,却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均是以其纯真、率性的情怀,喷薄出对事物敏锐的感触,字字珠玑,声声血泪。围绕二人词作中所体现的纯真美这一核心的共同点展开论述,或可借以管窥二人词作之亲缘关系。

关键词:李煜 纳兰性德 纯真 赤子之心

一、“词之言情,贵在得真”

沈祥龙《论词随笔》曰:“词之言情,贵在得真。”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真”,乃文学之第一要义,是艺术感染力之深厚根源。故为词人、为词,纯真的气质是极为宝贵的,而后主与容若,则共同禀赋了一颗“赤子之心”,并将其贯穿于一生的创作之中,因而在二人的词作中明显放射出一种纯真之美。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煜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所谓“赤子之心”,李贽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1}后主词的情感抒发是以“真”取胜,以“真”感人。以亡国为界,后主词明显呈现出两种基调,但在基本上却有一点不变的特色,即于词中贯以全心倾注的一份纯真深挚的感情,使其作洋溢着纯真之美,彰显着那颗不易的赤子之心。同样,王国维认为,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2}。容若的词作有意识地追求“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其真挚、浓郁、深沉、缠绵的情感时时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张任政在《纳兰性德年谱》自序中说道:“先生之待人也以真,其所为词,亦正得一真字,此其所以冠一代排余子也。”这道出了纳兰词重真性、讲实感的特点。而容若自身也主张以对生活实践的真情实感为诗歌创作的第一要义,他在《渌水亭杂识》中说:“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作诗,欲以言情耳”。纳兰词每每以其清新流利的风格与悲凄哀婉的情思,给人一种直觉的美感,并让人深深感动。“真”,贯穿了后主与容若的整个情感世界,熔铸于他们的整个创作之中。因此,他们的词作,无论是情感、内容,还是语言,均洋溢着纯真之美,放射出灵性的光辉。

二、情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李煜词的纯真之美,最主要是得力于其情感抒发的率真自然。他的词是自然而然地唱出来的,无论是前期的耽于游宴,还是后期的以泪洗面,他都把最真纯、最锐敏、最深挚的心灵和感情全心全意地倾注其中,从而给我们以强大的感发。特别是“归为臣虏”后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李煜更是毫不掩饰地宣泄出来,表现出一个纯真的“自我”。

其写追忆金陵城破时的《破阵子》就表现着这种鲜明的个性和作风: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在慌乱之中告别宗庙的时候,教坊还奏起别离的哀歌,自己只有对着宫娥默默地掉泪,这是何等真切而又坦率的自我表白。虽然这首词曾引起诸多非议{3},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首词正符合作者平素毫不掩饰、真率诚实的个性作风。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此正后主至情流露处。他心里不愿哭庙谢民,便不哭庙谢民。此种举动,实胜于虚伪的做作万万。好的作品,都是心里想什么,便写什么的。”{4}再如那首为其招来杀身之祸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以融为一体的感情抒发和环境描写,流露了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故周振甫说:“并不考虑到封建君主的猜忌毒辣,把亡国的感受照实说出来”{5},把不堪回首的往事尽情流露,意义显豁,以情过人。

纳兰性德是非常重感情的人,他用情的至真、至深常常洋溢于笔墨之外,他词作中的那种真挚、沉郁、缠绵的情感,时时给人以深深的震撼、撞击与感染。他的恋情词,突出地表现了其真挚、专一的情感追求,他把一腔挚爱完全倾注于对爱妻卢氏的思念之中。容若和卢氏有过三年美满幸福的生活,然而情真意笃、志趣相投的“知己”却不幸早逝。这给感情非常丰富而真挚的诗人的心灵留下了无法缝合的创伤,成了容若后半生永远的痛,伤悼因而伴随着爱妻的死亡一直延续到纳兰的逝去。对妻子的深切悼念,在容若的悼亡詞中,唱出了如后主亡国词般的声声血泪,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在容若数量颇丰的悼亡词中,这是尤为催人泪下的一首。这首词写于卢氏三周年祭之时,时隔三载,早已存亡各方,但容若悲痛难泯。妻子早已亡逝,尚追怀于九泉之下,挂念亡妻的衣食饱暖,为她的孤苦无依而担忧。此词纯是一段痴情裹缠、血泪交溢的超越时空的内心独白语,将痛切之感毫不涂饰地表现出来,把人天永隔的诀别写得情深无限,把回肠九转、痛不可抑的悲哀抒发得淋漓尽致,那痛定思痛,寻寻觅觅梦会亡妻,留恋于逝去的幸福的个中滋味,令人感同身受,不忍卒读。纳兰的悼亡词就是这样,赤诚淳厚,几乎将一颗哀恸追怀、无尽依恋的心活泼泼地吐露到了纸上。纳兰悼亡词中所蕴涵的悲剧性的纯真之美,是词人“赤子之心”遭遇到现实的无情打击而迸发出的凄艳幽美的艺术之花。纳兰的思念是那样深广而绵长,纳兰的悲痛是如此深沉而生生不已。他是用一种圣洁而纯真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他所给予读者的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人情和人性。严绳孙说纳兰词“蕴藉流逸,根乎情性”是很正确的。情感,是纳兰词的生命和灵魂。

三、景真、事真——“以自然之眼观物”

李煜前期的词作,有描写大自然清新的风景画面以表现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篇章,如《渔父》词两首: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这两首词描绘的是清悠自由的画境,可谓佳境独造。词中没有因着力太过而流于刻板之病,纯粹是勾勒出那一幅幅纯真自然而传神的生活画面,是以真情写真景,使这两首词充满了清新天然之美。

身为帝王的李煜,亡国前过的多是纵情声色、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其词中表现宫廷享乐的作品,多是与大周后、小周后所交织而成的生活画面,浪漫又旖旎。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他与大周后伉俪情深,然而在大周后病笃期间却又和小周后幽会。词中,他毫不顾及自己的帝王身份,淋漓尽致地呈现给我们男女幽情中最美妙动人、最具光焰的画面,展现了小周后情窦初开、热情奔放的幽会心理,一个情潮激荡、惹人爱怜的多情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萦怀,思慕不已。末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何其大胆、真率、炽烈!如此透骨之情语,若非情真情挚者岂能为之!容若本属乌衣弟子,但他绝少涉足秦楼楚馆,在他的词中,也没有粉饰太平、描绘豪奢生活的词章。他以其纯真的心灵,尽情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且看《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词写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情景,但词中所塑造的环境,不是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而是春寒料峭、落红成阵的冷漠凄清之景。“蓦地一相逢”,男女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相遇,并擦出了爱的火花,然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他们难以逾越的封建伦理无形的高墙,于是,一见钟情换来的,只能是别后无处不在的相思之苦。整首词短短几句,却情景交融,自然流露,不事雕琢,把乌衣子弟深藏于内心的爱情的苦闷表露无遗。

作为康熙帝身边的一等侍卫,容若经常扈从出巡,身负重任,跋涉穷边寒塞,这对于厌倦仕宦生涯的容若来说,是极为懊恼之事。在他的词中,有不少境界壮阔而又情致绵绵的边塞词。这些词是其扈驾巡边生活的真实的心灵写照,是边塞的壮阔苍茫与戍边生活的凄苦在其灵魂深处留下的绵邈的余响,体现了其“以自然之眼观物”的纯真情怀,如《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6},这是真话还是怨语呢?我想是不言而喻的。词中,落笔即是天涯行役,然关山莽莽,连战马的嘶鸣声都为莽野所吞噬;残阳如泣,断垣如诉,这一切都是那么破败、残缺,充塞着漫无边际的凄凉,同时也蕴含着词人心中无限落寞之感,这荒凉之景中弥漫着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可谓情景如一。读完此词,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郁深邃、豪宕苍凉的意境,体会到的是词人纯真、善感的情怀。

四、语真——“以自然之舌言情”

语言总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李煜词的情感、内容所表现出的真挚、自然、纯任性情,正是通过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语言传达出来的。李煜词以洗尽铅华、天然圆润的白描语言表达出其纯真的情怀与对事物敏锐的感触。如《长相思》:

云一,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词写风萧萧雨绵绵的秋夜中思妇的情丝愁绪,天然流丽的语言,清淡素雅的笔调,勾勒出素淡天然、玲珑剔透而富于风韵的女主人公形象。仿若脱口而出的景语,谱就一曲轻婉的秋窗夜雨歌。最后“夜长人奈何”,更是活脱脱的发自心底的叹息,是一种淡淡的惆怅,一种幽幽的无奈。整首词以自然天成的语言将人、景、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别具俊逸神飞之致,颇饶纯真淡远之美。另如《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重。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承受着人生最为深重的耻辱,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时时缭绕于多愁善感的词人的胸怀。短短的篇章之中涵盖了词人无限的哀愁、无边的悲痛以及深重的人生慨叹,然而表达如此丰富的内蕴,词人借以承载的语言却是如此之平易,更使全词显得浑然天成,更使词人的情感得以自然倾泻,于明白朴素中表现出一种撼人心魂的藝术魅力。

同样,纳兰词多呈自然标格、别样清幽之致,多现含蓄蕴藉又不失清灵隽秀之美。宛如一曲曲真挚动人的心灵之歌,情真意切,令人神往。这皆因其词中“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7},而成为天然而工的言辞。且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阮郎归》

这是纳兰爱情词中语气较为激切的词作之一,词作道出了现实生活中追求爱情自由却屡受现实打击的青年心中的压抑与苦闷之情。词开篇问句,单刀直入,词人仰天长啸、痛苦呼号之情溢于言表。词的下片虽用典,却均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裴航遇云英、嫦娥奔月,以及传说中的许许多多“相对忘贫”的千古佳话,是容若发自心灵深处的对剥夺了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封建制度的强烈的不满。词作上下一气而有珠联璧合之妙,精巧细致却不遗雕琢之迹,自心底喷薄而出却有浑然天成之致,颇具感染力。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边塞词又是怎样,如《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那千帐灯下照着的万颗无眠的乡心是怎样的一种羁旅情味呢?塞外的荒凉,思念故乡的伤感,翻山越岭的辛劳,无可奈何的愁闷与蛮横的狂风、冷漠的飞雪融和在一起,构成了阔远清晰而凄凉惨淡的独特意境,又怎能不使你为之动、为之憾、为之叹、为之奇呢!在这些词中,作者不仅深情地体会到深闺的寂寞,还有发于心底的“羁栖良苦”的郁闷,而且更是毫不讳言地表达了自己在对跟随皇帝出巡这样的光宗耀祖的事情上,只感到懊恼和苦闷。这里一无典故,二无华丽辞藻,但胸中一泓真情是如此真切地捧现在读者眼前。

千古痴儿泪,一颗赤子心。富贵非所愿,悲歌与梦萦。李煜与纳兰性德,其纵逸天真,真率任情,既是其人格特征,又演化为其词之审美特质,成为词作艺术魅力之根本。真情所至,功力所汇,“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情”,一真一切真,“待人真,作词真,写景真,抒情真……故感人甚深。一种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者,亦以其词真也。”{8}不同的生活遭遇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的苦难,摧毁了他们的生命活力,而他们又都以自一颗“赤子之心”,自以其天生所禀赋的那份纯乎纯者、易于感发且富于关怀的纤柔善感的词心,把心灵的矛盾和挣扎的痛苦,用血与泪谱写出一曲曲哀婉的悲歌。

{1} 见李贽《童心说》。

{2} 见《人间词话》第五十二则。

{3} 洪迈《容斋随笔》载,苏轼读了这首词之后批评道:“当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后行;乃对宫娥听乐,形于词句。”

{4}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 周振甫:《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李煜》。

{6} 见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一词。

{7} 见况周颐《蕙风词话》。

{8} 見沈德潜《说诗碎语》。

参考文献:

[1] 李煜撰,刘绪德辑注. 南唐二主词[M].江苏:江宁县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2001.

[2] 李煜撰,王兆鹏校.李煜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 纳兰性德撰,赵秀亭、冯统一校.饮水词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 黄天骥著.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5]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校注人间词话[M].上海:开明书店,1947.

[6] 叶恭绰.全清词钞[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 陈乃乾.清名家词[M].上海:上海书店,1982.

[8] 梁令娴编.艺蘅馆词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9]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 施蛰存编.词籍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 唐圭璋.词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 叶嘉莹.清词丛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作 者:余柱青,文学硕士,南华工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词学研究。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李煜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词帝李煜
李煜
李煜作品
我们家的小“坑货”
误做皇帝的李煜
简述李煜诗词中的音乐元素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捣练子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词中的直白抒情
也谈李煜词作中春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