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让学生回归自然

2013-04-29颜碧芳

新课程·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艺术化美术教学

颜碧芳

摘 要:美国现代美术早期教育家罗恩非认为:人类必须从小培养对艺术的感受性,才能避免感受丧失之苦。他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从美术课堂教学艺术化、多媒体促进直观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增加与优秀艺术品直接接触的机会、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五方面提出如何在美术课中让学生去体验自然的美,让自然的美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体现美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宗旨。

关键词:美术教学;回归自然;艺术化;发展的眼光

当美术教师已十年有余,有一件事久久在脑海萦绕。记得那是一节《写生、变化与构成》写生课,本人特地安排学生外出写生,不料学生却凑成几伙,嘴里相互间讨论着“小丸子……流星花雨……忍者神龟……”竟对微风小拂,百花吐蕊,绿草荫荫的美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一脸稚气的他们竟会对美好大自然如此的漠然!是什么蒙住了他们的眼、鼻……内心的沉痛之意不能言表,思量之下深深感到:日益普及的大众传媒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已明显是弊大于利,学生整日里被光怪陆离的“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包围和冲击着,几乎完全占据了他们感受实际生活的空间和机会,将他们束缚在狭小的书本和电视文化以及各种类似与“奥特曼”“卡不达”的故事里。学生人格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根基——自身身心协调活动面临丧失的危险。他们的智慧、品格、个性的独特品质,创造性被日益削弱,他们独特的、敏锐的审美感受力被强行替代和掠夺。长此以往,必定将使他们丢失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并严重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最终影响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在这沉痛的事实面前深深感到美术课需要担负起这个重担——让学生回归自然。

自然是最美的,自然是最熟悉的,自然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现在的孩子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被过分地保护在高楼之间,紧闭的大门之内,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甚至农村的孩子也很少有人能分清韭菜和麦苗,更不要说感受自然之美了。美国现代美术早期教育家罗恩非认为:人类必须从小培养对艺术的感受性,才能避免感受丧失之苦。他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可见自然对开启孩子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在此本人仅以个人感受发表以下几个观点。

一、美术课堂教学艺术化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艺术教学,艺术教学就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如果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淋浴在美的氛围中,被美术课的艺术力量所吸引住,这就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美的种子。

1.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一段忠恳鼓励的语言,可以给人无限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注意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追求语言的“精”与“情”。

2.情境美

一堂美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还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老师创设的美丽情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学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所以我常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常用的有音乐情境、谜语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如,在《包装装潢设计》课中说到包装的实用性,我给学生讲了有关绍兴酒出口的故事,绍兴酒一向注重品质而不重包装,一律以泥坛子装酒,以致一直打不开国际市场,直到有一天不小心打破酒坛,酒香四溢,才让老外闻香识酒,识得绍兴酒的真面目。故事说明包装的重要性,然而不好的包装只会滞销,不如没有,包装意识深入学生的心。这种种情境的创设都是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地被美术课的艺术性所感染,真正对美术有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得一切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也是创造的基础。日本有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得好:“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

二、多媒体促进直观教学

1.简化难点一目了然

在《方尺图案》这一内容中,我考虑到结构、边框、花边、纹样的互动性,特地作了一个课件,上课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纹样在不同结构框架下的布局及效果图、同样的纹样在不同的边框内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方尺图案有装饰性花边与没有花边的效果的对比、多样统一的分割图与实例图相结合的展示……语言的表达往往不及实例展示的效果理想。这样一步步展开演示,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知识难度。最后,在作业过程中,我满意地发现,学生设计出的方尺图案既符合本课要求又各有新意,整堂课取得较好成果。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虽需投入不少精力,只要用得巧,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这样,教者不难、学者轻松,让大家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教与学,既省时又出效果,何乐而不为?

2.有效参与,调动学习主动性

美术课本身就是要让学生的感观敏锐起来,对于色彩也是一样。我认为亲身参与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应力,除了让学生用传统的颜料作画外,也可以是电脑参与,后一种形式更新颖,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东西充分快捷地表达在画面上,可以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上色等等,比在画纸上画灵活性高出很多倍,快了很多倍。譬如,在《色彩的冷暖》一课时,我事先绘好四张一样的风景白描稿,再给出很多不同的冷暖色样,先后让四位学生上来分别用颜色填充表示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色彩。学生选色填入,让大家在涂色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冷暖,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暖色,哪些是冷色,并询问:夏天这一张为什么让人感到很热(红色是暖色),冬天这一张为什么让看的人感到冷(蓝色是冷色)等等。通过涂色游戏让学生可直接在电脑上操作、绘制,他们的积极性高涨了,感知也不再是被迫的,而是变得主动和敏锐起来,如雨后春笋。产生了一般课堂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真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即使作业画得不好,也要找出其闪光点。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那我们的接班人将是克隆的后代。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一顿毒打,庆幸的是这并未让小画家夭折。今天,这样的事不该再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画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或伸伸大拇指,“你真了不起!”在《装饰画》这一节内容里,有些学生基础不太好,草草画了几笔便很乏味地苦坐着,我过去一看,画面很是单调只有孤零零的一枝。我拿了份例作给他看,说:你觉得它好看吗?它上面的东西也不多,只是多了几个复制品,有大有小地排列着,就不显得单调了。其实你变化的单独纹样很漂亮,一点也不比例画上变化的弱,如果你也能将纹样进行复制,大大小小地把画面空余的部分填充起来,你画的效果可能比它(例画)还要好呢,不信,你试试看。他半信半疑地看了看我,但马上干劲十足地做了起来,并且加了许多修饰的东西进去,效果不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予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希望,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一生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增加与优秀艺术品直接接触的机会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一个城市都设有展览馆,不定期地举办各种艺术展览,许多的家长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前去观赏,甚至是抱在怀里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相对来说,这些孩子由于从小就开始接受美的熏陶,有较强的艺术审美感受力,甚至对很多现代抽象艺术的认可也远远超过其他孩子。而我们的教育习惯在教室里进行,学生最多也只是在画报、书本上间接地获得与各种艺术品接触的机会。但是往往在直接面对艺术品的时候,结合一定的情境与氛围,我们更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感染。所以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并动员家长共同参与,带领参观各种展览,包括绘画、雕塑、园林花卉、民间工艺、实用工艺等,也可以抓住身边现有的、偶然接触到的艺术品,(如一些现代城市雕塑、装饰工艺等)让学生与优秀艺术品直接对话,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氛,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情趣、不同年龄的人眼里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让其自主地去感受、去鉴别,鼓励大胆地表述与评论,提倡争论与交流。有意识地诱导接受并认可他人的不同审美观,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

另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绝不是美术教师的单独行为,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各学科教师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美育的责任,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的时间与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各种“消费美术”相抗衡,还给孩子一片心灵的净土,让我们的孩子崇尚真善美,成为真正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五、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蓬勃展开。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的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如,在《壁画、壁挂的艺术欣赏》教学中,创造学生观摩壁画的机会,通过眼睛的看与手的触摸对壁画的质感肌理效果有一定的了解;丰富了学生对各种美丽的壁画的认识;再让学生发表一下哪一幅壁画是最美的,美在哪里?通过动手、动口、动耳、动脑的亲身体验,学生获得了认可,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有效地创设了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的气氛,体验学习的师生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了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现今,我们适逢美术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关注身边的美,找到真正的美,就从美术课开始。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中学)

猜你喜欢

艺术化美术教学
地铁车站装饰装修的艺术化设计与应用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韩剧《坏男人》艺术化叙事策略浅析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