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背影》中的几个“次数”

2013-04-29尹秀红

新课程·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茶房马褂黑布

尹秀红

摘 要:《背影》一文中提到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三次“嘱”。用几个“次数”展现了浓浓的父爱和“我”的自省,烘托出了作者淡淡的伤感。

关键词:背影;流泪;嘱

朱自清《背影》一文中,总共提到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三次“嘱”。几个“次数”让人看到了一种清香满溢的慈父的爱,同时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了作者写此文时淡淡的忧伤。

一、四次“背影”

第一次,“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提到“背影”,点明主题,同时也为下文叙述做了感情铺垫。

第二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详细地再现了父亲的“背影”,以至于这“背影”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中,也印在了千万读者的心中。特别是几个动作“探下”“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把“背影”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这一描写真实地表现了一位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深厚感情。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离别时刻,作者对父亲产生了怀念之情。

第四次,“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作者的头脑中再次浮现出了在车站送别时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身影,又一次点明主题,首尾呼应,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文止而情未尽。

大家太熟悉的是烈日下的父亲,灯下的慈母。但是作者通过写父亲的背影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二、四次“流泪”

第一次,“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一次“我”流泪是悲伤的泪。“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其实是父亲丢了差事,没有了工作,祖母去世,“我”看见了“满院的狼藉”,于是留下了悲伤的泪水。

第二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当时我已经“二十岁”了,而且有了自己的工作,已经是一个成人了。但是父亲还是把“我”当成了少不更事的孩子,通过父亲的“送”就能表现出这一层意思来。父亲又亲自去为我买橘子,而且颇费力气。看着父亲“蹒跚”“努力”的背影,“我”感动得留下了泪水。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一次落泪是“伤心”的泪水。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东奔西走”了一辈子,但是“老境却如此颓唐”。而此时的我并没有能帮助家里,还要父亲为我操劳。因此“我”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第四次,“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次流的是“心酸”的泪。看到父亲的来信,又想起父亲送自己“北上”时的情形。父亲说“身体平安”,但是又写到“膀子疼痛得厉害”,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身体状况并不十分康健。也说明家庭的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特别是一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更是引起“我”心酸的往事,不仅潸然泪下,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无限的思念之情。

四次流泪,除了第一次是和父亲见面,在父亲的面前“簌簌地流下眼泪”,其余三次都是伴随着父亲的“背影”。没有经过太多离别的学生不能感知到亲人离别时的那种伤感,特别是在亲人送别时,只有在亲人转身的一瞬间才有一种深深的伤感。当再次看见亲人的“一纸”“一字”时,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不觉又“泪湿襟衫”。作者四次流泪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一次一次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引起无数相似经历的人的同感。

三、三次“嘱”

“嘱”,有对茶房的“嘱托”,有对“我”的“嘱咐”。

第一次,“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因为不去送我,父亲为“我”做了详细的安排,一句“甚是仔细”写尽了父亲的精细。

第二次,“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由开始的不送,又到“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这样有了更多和“我”面对面的机会。于是又增加了嘱咐。父亲对“我”的爱跃然纸上。

第三次,“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尽管在前面父亲已经“甚是仔细”地嘱咐了茶房,但是在离开之前“又”嘱托了一次。又一次体现了父亲的爱之情。

三次“嘱”,把父亲的形象描述得越加丰满,同时也是作者感情的充分流露。

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三次“嘱”,作者写的是“真情(境)、真景、真情實感”。“次数”从头至尾,贯穿全文,既写出了浓浓的父爱,也展现了“我”深深的自省之情。

参考文献:

[1]刘新群.背影中的三个“四次”[J].中学课程辅导,2002(8).

[2]余映潮.《背影》说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5).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

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茶房马褂黑布
拄着一束光
无 题(1)
借我一件“小马褂”
三工房的马褂儿
马裤先生
马裤先生
马裤先生
三工房的马褂儿(中篇)
“唐装”不是唐朝人的服装
用夸张的方式理解“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