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之我见
2013-04-29李积英
李积英
摘 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素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的确如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一点: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效果好坏的最重要的综合体现。那么,语文素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对于语文素养的理解,每个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汪潮认为:“语文素养内容非常丰富,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涵养,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有人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而叶圣陶老先生的理解则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概言之,小学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和写字,字词句篇的积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努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内容。基于这一点,我认为要提高语文素养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教师的语文素养是他是否受学生欣赏的先决条件,更是学生对他的教学能否产生兴趣的第一步。因为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其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试想,一个对国文知之很少、甚至不求甚解的教师如何做到这三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个有着较高语文素养的教师,具备完成基本职责的能力后,要做的就是使出浑身解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使一切都有可能。具体如下: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如,在新课导入时采用设疑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起求知欲望,从而去主动思考问题;在学习有关人间真情的文章时,可用感染法,《可贵的沉默》一文适合此法(利用情境创设,挖掘文章主旨——爱是相互的,爱要享受,更要给予);诱导法则适用于那些学生感觉枯燥、没意思的教学内容,如识字和词语教学,我们可以从造字法、猜谜语、典故故事、词的来历等去引导,相信学起来既轻松又牢固。诸如此类的方法多灵活使用,学生不会没兴趣的。
2.多讲一些语文中发生的典故、趣事
我喜欢语文,源于一本借阅的《趣味语文》,里面收集了很多关于标点符号、对对联的趣闻妙事,读来令人时而拍案叫绝,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俯首沉思……其中奥妙,尽在不言中。
3.投其所好,鼓励嘗试,于无形中自通
通过观察我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并且讲来滔滔不绝,与平时判若两人。究其原因,在于动画情景的逼真、语言之贴近生活等方面。于是,我鼓励学生去编动画故事,并用文字记述。结果,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少。
三、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习轻松又有效的一剂良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兴趣的迁移。
参考文献:
江宏斌.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J].文教资料,2010(05).
(作者单位 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香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