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整合的思考
2013-04-29陈德福
陈德福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几近一半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思想品德课教师却不擅长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热切期望为学科教师和学生服务,却囿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当而无合适平台,结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整合两門课程资源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义务教育;思品课;心理健康教育
一、两门课程的现实窘境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尴尬
(1)定位不准确。好些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面对少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没有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内容为主的教育”。由此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受到很大的误解和制约。
(2)课时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划入地方和校本课程,而现在环保、国防、安全、禁毒、税法等等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开设的众多课程已经挤满了地方和校本课程,这些全部课程足额开齐已不可能了。
(3)交流不充分。广东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学生规模1000人的中学、1200人的小学,原则上配备1名。”一所学校通常只有一至两名专职心理健康老师。缺乏团队,缺少群体交流,在学校很单薄也很孤独。
(4)教材建设难。心理健康课至今在全国没能够发行统一的教材。因为,心理课的内容它具有很强的校本特点,它需要针对本校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发课程,只有这样的心理课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此,各学校单兵作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独立编写校本教材难度很大。
2.思品课教师的无力感
广东省教育厅规划,到2010年“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资格证书。”学校也积极鼓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参加“B证”“C证”培训,借此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然而,先天缺乏深厚心理学专业理论的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是难以真正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过短训考取B、C证的思想品德教师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底气不足的。只是,经过培训的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还是大有裨益的。
现实中小学、初中学校在开设心理课上都遇到这些困难。这些困难如何解决?如何把心理课开好?笔者在多年德育管理工作中苦苦思索,后来发现把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整合资源是解决困境的出路。
二、整合是两门课程的必然要求
1.有关文件的规定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初中生侧重青春期心理、亲子教育的教育内容。心理教育活动课由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负责,心理教育班会课由班主任负责。”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学校除了专职老师的心理辅导主要通过心理教育活动课、班主任工作渗透和学科教学渗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应“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教材编写应努力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
2.课程内容的内在需求
翻开小学、初中的品德课教材,几乎有一半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例如,三年级“我学习、我快乐”“我和我的朋友”,五年级“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六年级“合作真好”,七年级“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等等。
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等品德行为的教育,品德教师优于心理健康教师,但同样在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上心理教师要优于品德教师。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这两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一直难以区分开来,但同样两种教育如何很好的结合也是我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设置就充分体现了这心理与德育这一对合作伙伴。所以,如果能够让心理健康课与品德课相互结合,既让思品课教师和心理课教师在内容上实现分工协作,又解决了心理课的课时与师资问题,这也是心理课堂在全校全面开展的一个关键。
三、整合可以实现两门课程资源的高效配置
1.整合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师不擅长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使得思想品德课大量课堂并不受学生欢迎;加上小学阶段一般没有专职思想品德课教师而是由班主任兼任,由于学生不喜欢,教师往往挤占思想品德课。其结果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大打折扣。
2.整合发挥了心理专职教师的作用
心理辅导技巧可提高教师队伍德育工作水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之一有“组织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集体备课,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因为“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能力和一般人所有的心理状态,还要有心理能力,达到特殊心理素质要求,才能将自身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在与思品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中,令思想品德课教师自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辅导技能,能够逐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德育水平。
增强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不仅仅学生普遍没有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就连一些教师都对其有不正确的认识。让他们经常一起共同研讨,一来可以转变教师的看法,二来经过他们去转变更多教师和学生的看法。从而有效宣传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整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
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有很多版本,它们是基于发展心理学和人的成长规律针对小学、初中学生常态心理特征编写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相同文化背景、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会有差异。所以,统一的教材必然不能完全适合所有学生心理需求。这要求心理专职教师具有很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整合两门课程教师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大范围、更多角度掌握学生思想波动状况,极有利于适合的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单位 深圳市大浪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