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2013-04-29杜翠云
杜翠云
【摘要】天才在于积累,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必须坚持不懈地积累词汇、语句和文法,多积累精彩的、新颖的素材,才能在说话、写作时妙语连珠、妙笔生花。
【关键词】积累;词汇;语句;文法;素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巴金《随想录·病中》说:“他五十几年的工作积累,文学成就,人所共睹。”正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在说话、写作时文思泉涌,妙语连珠,才能做到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首先要积累词汇,从呀呀待语的幼儿学语,由发出一个简单的“爸爸,妈妈”到一个完整的语句,可见词汇积累多了,丰富了,说话、写文章才不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词汇贫乏,说话写文章时找不到合适的字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故文辞苍白无力,语言空洞无物,甚至无话可说,寥寥数语就做了结,听之不知所云,读之味同嚼蜡。要想使自己的语言丰富多彩,摇曳多姿,那么就要加强词汇的积累。
高中学生一方面可以从教材中积累词汇,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一些课外读物中积累词汇,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词汇。在教学过程中,每学一篇文章,本人都要求学生将本课的词语、成语整理出来,弄清楚它们的含义,并理解它们此处的语境义,同时要求他们用这些词语、成语另造一些句子,久而久之,反复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多了,语言运用也多姿多彩了。同时本人还要求学生平时多翻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储备更多的词汇。
生活处处皆语文。笔者要求学生多用耳听,勤用眼睛看。听我们周围的俚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看精彩的广告语、精练的标语、有趣的店名,并让他们搜集整理,相互交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搞歇后语比赛,搞广告语、标语、谚语俗语填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他们想学,乐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人民大众语言的魅力。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流行语,电视广告语,满大街闪烁的LED显示屏上五彩斑斓的广告语,还有私家车、公交车及的士车上的标语和广告,这些语言有的趣味横生,有的幽默诙谐,有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积累了这些词汇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说写中去,就不用担心搜肠刮肚,费劲脑筋寻找词语甚至无话可说了。
其次要积累语句和文法,文字不等于语言。要想学生“下笔如有神”还得让学生通过读书领悟和深化课堂上所学的为文之道,并向他人,向生活学习语言,借鉴别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丰富自我的语言内存。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也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教材所提供的美文为范例,让学生进行“素读”,反复地,大声地,字正腔圆地读,直至把所读内容背诵下来,熟记于心,进行语言储备,以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发现,挖掘教材中能给学生带来语文实际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实际应用中,积累语言,把读到的精美语言放在“大脑”这个大熔炉中,去感悟、想象、联想,将其化为自己的东西。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学生的很多知识都得法于课内,学生素养的形成最重要的也还是在课内。课本中选入的文章,都是名篇名段,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富有哲理的语句,还要记住并模仿这些语句。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也算是“拿来的”点睛之笔。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课外读物,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人叙事的优秀叙事文本。领悟作家写人记事,写景叙事的方法和技巧,摘抄精妙的写景,富有抒情,哲理性的语句,多背诵名言名句,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再次要多积累一些素材。笔者建议学生平时多看看报纸,杂志,多关心时事,多听听广播。多关心一下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然后将这些材料分类归入涉及的话题。比如,要让学生从自然、人文、社会三个角度寻找归纳素材,不求多但求精、求新。同时我要求学生须记住一些自己认为最有用的,最精彩的素材,不可只成一种形式只写在本子上。
语文的积累关键是在坚持。明·桂衡《剪灯夜话》“盖宗吉以褒善贬恶之学训导之间,游其耳目於词翰之场,闻见即多,积累益富。”真正花大功夫在语文积累上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学生是坚持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但当到想用的时候方发现它的好处。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还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以我坚信,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积累,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学习习惯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的语言素养定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