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3-04-29张卫东
张卫东
【摘要】高中语文有着基础性强、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等特点,而教学过程中受各种诸如高考、学习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显得相对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要采取各种策略,打造一个“活”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受高考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老师通常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活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受高考“唯分是从”观念的影响,虽然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但是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沿袭了“教师中心论”的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强调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念背道而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其次,仍然存在教条主义,所有课文被强行纳入一整套多年不变的“规则”中,此规则不仅制约着老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而且影响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降低其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学过程体现出理论化的特点,教学内容存在较多的理性知识,缺少相应的感性积极与情感体验,学生只能通过大量的理性内容掌握简单的读写,这种参与性的严重缺失导致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最终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
二、采取多种策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活”引入——悬念设置与故事引入法
高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相对不够成熟,其对很多事物还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老师要充分掌握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新课程开始时设置一些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比如在学习《六国论》时,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苏洵的《六国论》表达了对六国兴衰的哪些看法?这些看法前后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故事,通过课文背景向学生渗透语文思想。比如在学习《沁园春·橘子洲头》时,可以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离开韶山,在经过长沙时去橘子洲头的心路历程,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背景深入了解词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情怀。
(二)“活”语言——提高讲课语言的生动性
其实很多老师都有这种感受:学生喜欢某一科目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喜欢讲课的老师,因此老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高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均比较高,相应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多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尽量摒弃一些套话或者模式化的语言,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与学生产生共鸣。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赞扬性的话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保持其学习热情,如无必要尽量不要采用偏激、批评的话语,并且课堂上严禁使用会对学生自尊心产生伤害的语言;在与学生的观点发生冲突时,不可摆出专断的、以“师”压人的态度,尽量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打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活”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模式中多采用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后,这种忽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与趣味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创新思维的提高。现在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任务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其中任务教学法是将某个知识点分解于具体的任务中,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而分层教学法则是将学生进行分层、将知识点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难度的知识教学,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情境教学法则是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融入真实的场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为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合理、真实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融入其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四)“活”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语文思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将一切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比较适用于高中生的课外活动有以下几种:首先课外阅读,课堂知识只是丰富的语文知识宝库中的冰山一角,而要想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启发心智,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活动中,老师要为学生设计科学的读书计划,实施“每周一美文、每月一好书”的阅读项目,如果深入书中有感而发,则可以随性写一篇读后小感等。这种相对自由、不带强制性的阅读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读书热情更加高涨,从而带动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常见的形式包括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这种比赛活动是利用了高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活动的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中课程最基础的科目,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老师要遵循新课程理念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激活语文课堂,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戴昊.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0).
[2]刘世奇.点燃经典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J].新课程(教研),2010(5).
[3]冒建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 成功(教育),2010(11).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