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探索问题的主动性,考查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2013-04-29董庆祥

课外语文·下 2013年3期
关键词:主动性

董庆祥

【摘要】各地中考口语交际试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切合新课标的要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考查探索问题主动性的培养;2.考查口语交际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3.考查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口语交际试题;主动性;语文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 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教材中设置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何较好地将学生平时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在中考考题中反映出来,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成了各地每年命题时的重点,这些题目总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考查探索问题主动性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考查,通过试题,考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考查学习的过程。来看一道试题。

【原题】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2011·江苏省泰州市)

班级开展“我爱汉字”的主题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⑴【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第5题人物画像中的任意一个汉字。(3 分,不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 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 趣解:

参考答案:

(1)示例:沙(1分),缺少了水,生命将变得像沙漠一样荒芜(2分)。

这道考题的设计源于教材中的“汉字”专题,从示例对“梦”的趣解可以看出此题在说文解字的一般性要求的基础上又着重强调了一个“趣”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的能力、足够的应变能力,尤其是主动探究分析的能力。学生需要主动地选定目标字、主动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分析各部首和整字之间义项上的关联。对于平时总是被动学习的同学来说,本题解决起来殊为不易。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加强对学生主动性学习习惯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

二、考查口语交际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

口语交际试题注意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知识、方法的积累。比如选择适当的称呼,适宜的问候语;比如论据确凿,说服力强;比如观点、理由阐述有条理,婉转而又得体,交际效果良好……

另一方面,许多口语交际试题还要求学生不仅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更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正确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这样的考题,考查的是学生语言的综合表述能力。来看前面例子中的第二小题。

【原题】⑵在某商店门口看到“特效纹香,10元1合”的促销广告后,老师要求你纠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并结合“汉字专题”中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说明修改理由。(5 分)

“纹”改为 ,理由:

“合”改为 ,理由:

参考答案:

(2)蚊(0.5分),形声字,形旁为”虫”,表示与动物有关。写成”纹”,只是读音相同,而与动物之义无关(2分)。盒(0.5分),形声字,形旁为”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写成”合”,只是读音相同,与器皿之义无关(2分)。

这道考题的考查已不仅仅停留在机械改正错别字的层面:一级要求是学生需要明确错别字错在哪里,正确的字应该怎么写,相对而言,这一级要求学生是很好达成的;二级要求是要能明了改正的理由,这一级要求要达成,学生需要调动自己更多的知识储备,理解字的本意,明了造字原理,乃至要理顺字与词语、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当然,这一级要求学生大多也能达到;三级要求是能够将自己的理解正确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这一级要求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就有些困难了,因为很多同学虽然对形声字有所理解,但却是“茶壶里倒饺子”,是“胸中有数,笔下难名”。这一题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中对语文综合实践的评价建议:考查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要让学生顺利解答这样的题目,就要求教师不仅注重口语交际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对学生语言综合表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发言,反复演说,使学生在平时就能“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而不是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

三、考查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实践运用

口语交际试题给学生创设了特定的情境,答案不是唯一的。它还着重考查学生的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性。来看一道试题。

【原题】下面是一则小幽默,若你是小明,你认为怎样回答既幽默,又符合情景?( 2分)(2012年·湖北省咸宁市)

某小学二( 1)班举行数学单元测试(满分是5分),小明考试回来,爸爸问他,“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3分。 ”话音刚落,“啪!啪!啪! ”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板子。爸爸又问:“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小明回答: 。

这里创设了一个对话情境,要求小明在“高压”之下回答爸爸的话。学生解答时需要展开想象,想象出劝说的画面,定位好角色,组织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想达到“回答既幽默,又符合情景”这一要求,学生要跳出正常思维之外,根据情境,推演小明的回答。答案不唯一,但“(下次)我一分也不要得了”“零分”这样的回答显然更胜一筹,既符合孩子的语言特点,又带来喜剧效果。事实上,能够做出类似答案的学生并不算太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新、想象、求异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角色教学、重视图例漫画教学,等等;要能够让学生学会尽快地融入情境,设身处地,调动思维,展开想象。

总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越来越切合新课标,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着力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这些试题也注重考查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的效果,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体现。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主动性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
趣味教学,让小学生爱上英语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改革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