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指导答题的教学思考

2013-04-29焦云霞

关键词:答题课外书写

焦云霞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阅读教学作为课内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该怎样进行科学的指导,才能达到与课内阅读相得益彰的效果,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题目解答不得法

1. 文本理解脱离语境,出现偏差。在阅读题目的完成中,发现不少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及作用之类的题目答的差强人意。如,教学中“颜色”的近义词正确率只有20%。多数学生确定的近义词是“色彩”。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析字辩词时,必须把它放到所在词句中去理解,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字词的意思。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分析,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理解分析。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孤立的理解,甚至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即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及其所起的作用、有着怎样的位置。

2. 对题目考查内容,思考模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少对问题所考察知识点的思考。不确定答题方向,造成答题错误。如,题目5,考察的是有关人物的描写方法。小学阶段学习的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学生已经有所掌握。如,能确定考察内容,明确答题方向就不会出现错误。学生有填“事情起因的”,有填“动我馅饼”、“吃我馅饼”、“我的馅饼没动”的,还有填“干咳、瞪、重重地放”等等。很明显错误出现的原因并不是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对本题的考察点是什么思考模糊。

3. 缺少精读,问题回答不全面。每次做根据文章回答问题的题目时,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泛读后粗知大意,急于回答问题,造成理解问题不深入、回答不完整的现象。表现在题目6类型题上,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没有明确的答题思路。

4. 摘取原文回答问题时,缺少语言的二次组织和加工。问题回答不离文段,这一点学生把握得很好。而且知道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但是,多数学生不在“抠”上下功夫。功夫多下在“找”上。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二次加工,或摘取词语,或抓住主干,或抽取要点,再重新进行语言组织。这一点学生做的非常欠缺。造成答题不规范,有遗漏,啰嗦、累赘,缺少准确性,简洁性,严密性。

5. 答题格式不够规范,书写不规范。解答阅读题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规范书写的问题,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字迹不清,卷面不整洁。还有的学生答题随心所欲地乱写,没有标点,不注意书写格式。所以还需要求学生规范答题,卷面书写整洁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课内外阅读衔接不紧密

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完成课外阅读题目有畏难情绪,需要我们在情绪上进行疏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还是偏重了教材内容的解读,而轻视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正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反躬自省我们的课内阅读教学是否落实到位。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主要途径;课内阅读教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准备过程;课外阅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过程;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密不可分。没有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就根本谈不上课外阅读的發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另外,还要重视训练学生牢固掌握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课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导”,并且“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应将课内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然后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去指导课外的阅读实践。真正做到课内教方法,课外用方法。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与课外和谐衔接;要使学生能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做到学用结合,在用中学,最后学以致用;再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语文,从而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答题课外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用什么书写呢?
小满课外班
邀你来答题
我的“课外老师”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