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仪式教育的当前局限及其超越
2013-04-29高音
高音
摘 要: 新时期的中学教育培养的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的人,如何让他们在中学阶段全面发展,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仪式教育对中学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我们看到在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和局限性,需要加以改进,从而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 中学仪式教育 局限性 超越
我国教育改革推行了多年,学校、家庭、社会早已达成共识:既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的成长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个体发展的需要。可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借助各种形式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在这一过程中,仪式教育很必要。
一、“仪式”和仪式教育
“仪式”,在古汉语中有两种重要解释:一种指典礼的秩序形式,这种典礼主要不是针对个人,而是由国家或某种组织承办的,带有公众性,且具有庄重隆重的特点。另一种取自朱熹集传:“仪、式、刑,皆法也。”现代汉语多与第一种解释相同。
当仪式与教育结合,就形成了仪式教育。在笔者看来,它主要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仪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近年来,很多学校掀起仪式教育的热潮,引发了学者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如河北冀州中学举办首届感恩仪式、华师大附中某班举办成人礼仪式等。其实仪式教育并不只是今天才有,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学堂就有“入冸礼”、“开笔礼”,“成人礼”包括“冠礼”和“笄礼”。在西方,宗教仪式是西方国家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现代教育研究》,2010年第01期,李林洪,杨兰)。今天学校仪式教育从规模上可分为以学校为单位的如升旗仪式、以年级为单位的如“成人礼”仪式、以班级为单位的如“上下课仪式”。从目的上可分为仪式化活动、礼仪、典礼和庆典。如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就是仪式化活动;师生、生生见面礼就是一种礼仪;开学典礼就是学校开展的典礼;“六一”庆典、“元旦”汇演等就是庆典。这些或大或小仪式的举行,给学校教育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仪式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1.仪式教育过多地关注形式而非内容本身。今天中学德育重视力度明显加大,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很多时候这种仪式教育就是一种过场,以升旗仪式为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位置,整好队,观瞻升旗仪式,领导发言、学生发言,结束回班。下次依旧如此,很难获得新知,我们不应把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仪式简单化,程序化,而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充实仪式教育内容,发挥仪式的教育作用。
2.仪式教育的政治意义凌驾于文化和情感意义之上。虽然今天的教育越来越科学化,政治意味的东西在逐渐减少,但是不少仪式教育却戴上政治的帽子,忽略情感教育的意义。以成人礼为例,有的学校在开展的过程中,着重对学生强调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可今天的学生虽然生理年龄到了十八岁,心理年龄可能并没到,此阶段他们忐忑不安,那么我们就应该和父母一起承担起指引的重任,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让他们在情感上有一个缓冲。仪式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教育人善于从一些普通事件中充分实现仪式的价值,让师生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使普通的事件成为不普通的经历。
3.仪式教育在借鉴的同时忽略了实际。今天的仪式教育有的是对古代仪式的继承,有的是对外来仪式的借鉴,其本意是好的: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但是在传承和借鉴的同时,一定要承认文化差异的实际存在,否则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这项活动就会失去意义。此外,我们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实际特点合理安排。
我们今天要求教育公平,怎么做到?在笔者看来,应落实到教育的点点滴滴。就仪式教育而言,首先要崇尚人文精神和平等精神。无论是在学校开展的或是班级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中,学生都应当平等,比如应当经常让后进生担任升国旗的旗手。
三、中学仪式教育的改进发展
1.充分发挥集体功能实现情感上的认同。人的情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实现,积极利用学校现有的或可创造的条件,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对学校、对班级充满吸引力,对学校的活动充满认同,从而增强凝聚力乃至创造力。中学生正处于思想的成长期,外界的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我们要正确指引而不是只有简单的形式。
2.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仪式活动中,我们应把它作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积极让每个人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让每个人都尝试倾听别人说话,在彼此交流中学到一些无法言传的知识。这恰恰是今天的学生缺少的——告诉别人我的存在,同时尊重别人。
3.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和他一样认同仪式的重要性。今天很多的仪式教育虽然是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但最终只是针对学生,教育者实际上是游离在外的。比如升旗仪式,有的学校只要求班主任和学生参加,有的学校虽然要求老师参加,但有的老师在升旗过程中的行为举止给了学生坏的影响,这个时候,学生就感受不到仪式的重要性,在举行仪式时态度也就不认真,结果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学校在举行仪式时,以身作则,一起参与到仪式的整个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成长。
仪式教育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内外因的作用,调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校教育更充满知识魅力和人文精神,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造更好的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