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职责”将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2013-04-29
“规划学校发展”是科学发展总纲
主持人提示:履行实施义务教育使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才能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德星小学校长霍熔坪:学校发展规划是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规划学校发展是解决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问题。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和领导,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要凸显学校特色,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它的实质就是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组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并努力实现这个愿景。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中心学校校长赵金贵:在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必然能够给学校办学以切合实际的科学定位,继而建立起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凝聚师生智慧,形成学校发展合力。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才能准确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就能够保证学校的科学发展循序渐进、有章可循。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坝小学校长赵红坚:这一专业职责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它明确了校长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使命;它还注重了校长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凝聚师生智慧,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它更提出了校长要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
“营造育人文化”构建人文环境
主持人提示:丰富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灵魂之所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以及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湖北省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闵锦铭:一个专业成熟的校长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文化品位,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具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文化优势,要让整个校园充满生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要让高尚的文化来发展人、引领人。校长在培养文化力的同时,不仅要进行区域交流,更要善于自我塑造,自我成长。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德星小学校长霍熔坪:《专业标准》指出: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献;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既是育人文化,也为学校优化内部管理指明了方向。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坝小学校长赵红坚:“营造育人文化”职责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德育领导。它要求校长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它还要求校长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领导课程教学”增强改革与活力
主持人提示: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中心学校校长赵金贵:领导课程教学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要素,是对课程的编制开发、课堂教学的组织开展和课程实施的评价监督的领导,也是对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组织人员和一线教师的领导;更是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领导。做好这些工作,就保证了学校团队教学决策力、执行力和作业力的和谐统一。
广东省惠东明珠外国语学校校长罗堂武:民办学校的校长不仅仅要懂得领导学校课程发展、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还必须是这方面的专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出现在课堂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还是在课堂。校长深入课堂与老师们一起来研究教学、研究课改,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较为期待的。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中校长王猛: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和确立科学的质量观。要以作业革命为抓手,以课堂变革为重心,以优质常态课为追求,以观课议课研课为机制,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小学“活力课堂”、初中“智慧课堂”的范式,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理想课堂”范式,实现质量提升的方式有新突破。
“引领教师成长”强化师资力量
主持人提示: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教师才能接受其价值观、领导策略等。学校只有在互相尊重、理解、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中心学校校长赵金贵: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引领教师成长,就要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的前提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湖北省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闵锦铭:校长要身体力行,率先示范,要带动广大教师共同来执行。在课堂教学上,校长要多讲课,多听课,多评课,做一个开门推课的人。在教育管理上,校长要秉持民主、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不徇私情,坚决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打折扣,不搞特殊化,不搞小圈子。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坝小学校长赵红坚:校长要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校长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推功揽过,和教师们同甘共苦;对教师予以表扬、鼓励、指导,让每一位教师由衷地感到受器重、得赏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避风的温馨港湾。
“优化内部管理”激活教师积极性
主持人提示:校长要树立“公仆”意识,确立“管理就是服务”“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高屋建瓴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点和思想,把教职工的思想、意愿、情感统一到学校科学发展上来。
湖北省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闵锦铭: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科学育人,以优质的教育服务来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校长要回归到教育管理这一本位上去,重新定位,重新审思,重新架构本区域的教育发展战略。现在的校长专业成长就是要还校长一片教育的“净空”,让校长在繁忙琐碎的交往中解脱出来,以足够多的时间和心智来用于教育管理,用于探究适合自身特质的发展之道。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中心学校校长赵金贵:“优化内部管理”一是强化制度的管理。校长要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在制度管理中强化工作实效。二是辅之情感管理。真心实意地理解、尊重教师,使教师的需要得到满足,让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以充分、有效地释放。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中校长王猛:校长应扎实开展教师执教能力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为人师表、组织教学、知识更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将教育新理念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自觉行为。
“调适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坚实后盾
主持人提示:只有加强对社会的开放与联系,才能使学校的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后盾,同时增强学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德星小学校长霍熔坪: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发扬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传统,是非常重要的。要争取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也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坝小学校长赵红坚:校长要坚持把服务社会(社区)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勇于承担社會责任。校长要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校长要坚信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良性互动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中心学校校长赵金贵: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是对整个社会和谐的引领和带动。因此,学校要发展,必须面向社会,促进学校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只有加强对社会的开放与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解放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