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色彩
2013-04-29卓家薇
摘要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为数不多频繁出现于荧幕的经典世界名著,其中安娜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自1911年俄罗斯和法兰西首次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跨国性的改编,至1997年《安娜·卡列尼娜》凭借其难以掩盖的光芒登上世界的影坛银幕,从此《安娜·卡列尼娜》更为直观地走入人们的内心世界。该部作品诞生以来,不仅得到经久不衰的赞誉,更为世人所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故事情节出发,通过对安娜的爱情悲剧作具体透彻的分析,深刻阐述造成安娜爱情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至今仍然像磁石一样牵引着全世界无数渴望善与美的心灵。安娜对不爱勇敢的叛逆和对真爱不屈的追求,犹如一束冲动的野火,烛照着整个北欧的文学画廊。这部作品场景宏大,描绘了广阔而丰富的图景,涉及人物150多个,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本文单从安娜爱情悲剧本身及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入手,试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色彩。
一 安娜爱情悲剧的分析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而毁灭的过程却是观赏者精神体验的过程。这种毁灭的越彻底和美的越极致之间的落差,以及过程发展中在社会背景之下无奈的选择和历程的发展,便是艺术上凸显悲剧的深刻的主要手法。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要将其毁灭得越彻底;就越能够深化艺术的主题。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阴暗的色调构成了整部作品悲剧的情感基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深化,悲剧的氛围变得更加浓重深厚。而在整部作品中,我们最直观感受到的便是女主人公安娜同沃伦斯基之间的爱情悲剧。这种建立在不同内容,形式迥异的“美好”之上的毁灭,在那样的时代和背景中的存在,似乎是那样不合时宜又恰如其分。
悲剧的第一层含义便是建立在安娜自身的美丽基础上的。她的超凡脱俗的绝美气质也是她不俗爱情的一种必然性前提。同时安娜的美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外在的端庄秀美和高贵的气质,更是一种内在对于自由的向往和不拘世俗社会的黑暗和制度的窠臼,敢于突破体制大胆追求爱情的本性流露。可以说,安娜在观赏者心中用爱情播下的“美”的信念。然而,这种极致般的美好,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反差式预兆的伏笔。
安娜是个天生丽质,又有着深厚的文化教养的传统俄罗斯贵族女子。她的存在是那般耀眼夺目,超凡脱俗,让人难以移目忘怀。同时在她的本性中,聪慧,典雅,质朴,活跃,以及单纯,文静,从容,高贵并存。即便是那个同她关系一直有着冲突的列文,也不得不认可她的美丽优雅,并被她的聪慧和丰富卓越的精神世界所吸引。
在小说中,安娜成功地演绎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的贵族女子独有的个性和气质,既有着俄罗斯典型贵族少妇的率直和冲动,还有着浪漫高贵的天性对真实自我的不惮表露。在舞会上身着黑色小礼服的安娜唯美高贵,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难以忘怀。同时,安娜在那个同她个性相悖的环境中的敏感多疑与自我保护,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时难以抑制地流露出的鲜有女性的魅力和深深的柔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可以说,作品中的安娜被赋予了的美具有一种深层次上的时代性的意义,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极为鲜明深刻的印象。而最终安娜卧轨自杀的结局,更是让人悲从中来的,这是时代和社会造就的悲剧的必然性,以及这种毁灭的彻底性。在小说的最后,安娜同吉娣说了几句话之后脸上安静淡然的表情,和她之前那种渴望、追求爱情,敢于同现实反抗的勇敢无畏,抑或是在备受煎熬时那种深沉又真实的痛苦早已不见踪影,而只是剩下了冰冷的绝望。毁灭的必然使得反抗和挣扎的过程不仅局限于艰难和单薄的层面,更能给人一种对过程的无限敬畏和深刻的反思。
悲剧的第二层含义便是安娜爱情本身的陨落。正如同安娜自身一样,这种在当时时代社会的定义中不被接受的爱情的存在,必然只能是昙花一现,如流星划过夜空般沧桑。
在那个欢腾的舞会上,吉娣难以忘记自己被忽略和无视的场面,眼睁睁看着沃伦斯基谦卑而又驯服却难以自拔地投向安娜,以及在他们之间自然而然迸发出难以压制的爱情的火花。安娜将沃伦斯基原本的“安定的”幸福夺走,取而代之的是给了她自己磅礴而炽热的爱情。于是他们便陷入一种在当时社会中不被接受的爱情中,点燃了毁灭之路的导火索。文中,吉娣感慨“安娜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又难以看懂却诗意朦胧的崇高世界中,那个世界让她难以看懂,更难以企及”。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卓越而超凡的女性,单纯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真挚爱情,在那个社会里却仍旧不被接受。似乎这种无力又值得敬畏的追求在一开始便书写好了悲剧的结局。在小说中,安娜“被选择性”地嫁给了年龄远远大于她的卡列宁。在那个浮躁之气盛行的社会中,这种选择似乎是一种至少看起来极为合理又符合世俗道义的选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诠释出当时社会女性并不受尊重的社会地位。即便卡列宁同样为安娜的美丽倾倒,并用自己最为珍贵的财富和荣誉“交换”了安娜的青春貌美,但他却难以换来安娜的心。安娜同卡列宁之间是没有丝毫的爱情可言的。“爱情”对于安娜深刻的涵义以及她骨子里的激情和浪漫,决定了她即便在那种黑暗的环境中也要勇敢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似乎成为她能够隐忍活下去的意义。这种隐忍更是让人瞠目且值得敬畏的,她平静地生活了8年之久,一直在内心深处渴望并坚守着对真爱的等待,这种看似如星星之火一样渺茫的希望一直激励着她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热爱,也给她的生命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直到同沃伦斯基相遇的那一刻,安娜心中那沉睡许久的等待如同春草蔓生一样,复活并有了生命的迹象。她的激情被唤醒点燃,一发而不可收。再同沃伦斯基在一起时,她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的幸福表情,便是对这种激情的最好诠释。她的性格正直率真却不同于大多上流贵妇一样放荡,同时无畏追求高贵真挚的爱情。在安娜的骨子里,有一种对于爱的超脱世俗的理解。这一字眼对于安娜整个生命甚至是灵魂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而也正是由于这种难得而珍贵的意义,使安娜的爱是永远不能为人所理解或是感知的。
在那个污浊而混乱的上流社会中,安娜挣扎于贵族浮躁的泥淖里无法摆脱,深陷痛苦。那是个女性没有社会地位的时代,她们失去的是敢于实现自我的自由,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选择的权利。安娜在这种虚伪的气息中竭力挣扎,拼命保护那个真正的自我以及内心的渴望。即便最后结局悲壮,安娜的抗争仍显得那样珍贵又值得敬畏。安娜渴望自己以及其他女性得到尊重,有权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而不是男人们的附属品或是点缀。她们拥有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应该被赋予释放生命的权利。于是,安娜便通过另外一条道路来突破重围,追寻一种别样形式的生命。于是,对于真爱的追求便成为她解放自己“既定”生命形式的道路。然而这终将通向毁灭与消亡之路,让安娜失去了世俗生活中的一切:她在上流社会中原有的名誉和地位,她的家庭,甚至同她生命一样重要的儿子。爱情的悲剧最终导致她命运的悲剧。
二 安娜的爱情悲剧之源探析
安娜爱情的悲剧之源,在很大程度上出自她善良洁净的内心同上流社会中虚伪、腐败的罪恶道德观念之间的强烈冲突,同时在她用命运抗争、飞蛾扑火的过程里愈演愈烈。这一冲突的最直观体现是安娜同丈夫卡列宁之间的矛盾和抗争。他们之间毫无爱情可言,或者说他们的结合更像是一种交易或买卖:卡列宁给了安娜上流社会中必备通行的财富与地位;而安娜更像是卡列宁的点缀,用自己青春貌美换取他的财富地位,这同安娜内心的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拯救的挣扎是冲突相悖的,安娜更不可能压抑自己自由的个性听从命运的摆布。卡列宁身上散发出的上流社会中让人厌恶的气息同安娜的本性是相克的两极。她甚至觉得卡列宁摧毁了她生命中的一切原本美好的特质,并埋怨起来。这种潜在的无法化解的危机伴随着沃伦斯基的出现,势必会爆发。安娜似乎在沃伦斯基身上发现了自己隐藏已久的对于爱情的追寻,她心中压抑的情感也随之尽情地释放开去。
最终,当安娜认清了自己的全部追求在同社会顽抗的过程中终将被判死刑的时候,她只能以死亡的形式向社會提出强烈的抗议。因为在最后她终于觉察出来无论结局怎样,她理想中的爱情终将难逃走向死亡的命运。抛开时代社会的因素不论,安娜的本性也是这一悲剧内在因素。她本性中对于自由解放强烈向往,她渴望自己人格的独立和被尊重。她骨子里那股超脱的气息自然地吸引了沃伦斯基的目光。那股气息外在的流露便是一股难以压抑的生气,一种过分表达的生命力在她的目光中闪烁,若隐若现。这股源自内心的自由之气也很好地为后来她敢于突破自我,追逐爱情以及悲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便是沃伦斯基的始乱终弃,亦强化了这种悲剧的必然性,这也是安娜爱情悲剧的最直接导火线。沃伦斯基“狂热追逐”式的爱情模式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交界的风流韵事,并未加进爱的元素。他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优美和伟大,以及自我价值感的实现。然后,后来他也在一段时间内被安娜对爱的态度感化,并为了他们的爱情做了自己定义上的牺牲,放弃了自己的锦绣前程,但这一切却难以摆脱早已书写好的命运。毕竟在那个浮躁的社会中,爱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品。他的人生只是一场戏,他们终生都在表演。他那种始乱终弃的浅薄的性格给安娜的精神造成了极端的痛苦;而他玩世不恭懦弱无能的性格才是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最直接制造者。
归根溯源,如果说安娜悲剧的命运是时代和她自身难以克制的性格,或者说是因长期在压抑和隐忍中时间太久而愈加强烈的爆发,那么“悲剧”爆发之导火索和尤为鲜明的因素便是安娜同沃伦斯基之间的社会羁绊下的爱情。或者说她独立,崇尚自由的个性以及外在绝美的外表决定了她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并在同时代社会冲突的作用下勇敢于自己的选择;即便这种“逆社会”式的勇敢最终难逃悲剧的收场。可以说,安娜的爱情悲剧直接导致了她命运的悲剧。一位保加利亚的学者曾经说过:“在爱情中遭受到挫折的,会产生一种对他的情感对象既爱又恨的感情。这种分裂的意识会导致一种心理上的异常甚至是精神分裂。”体现在安娜身上便是她最终选择不得不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爱情。原本那个生气勃勃的安娜像划过夜空的短暂流星那样难逃生不逢时的命运。然而,我们对安娜在同情怜悯以及无奈的情感的同时,却由心底有着一种崇高的敬意。她不像大多数人一样屈从于生活和被安排设定的命运,敢于大胆追求自由和幸福;如果不能过上新的生活的梦想没有实现,那只有死亡一条道路。这种选择,便足够让人敬佩。
三 结语
似乎美丽的事物都有着生不逢时的命运。人类作为群体动物,在社会生存中,同归与本真的自我之间难免有着必然的冲突和矛盾。这也提示我们在认清自我敢于选择的道路上,也要尽力去理解同时代的关系,并在自我不被同化的前提下适应它。想必这也是这部经典“爱情”悲剧给我们当今时代提供的鲜明意义吧。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2] 列夫·托尔斯泰,康斯坦斯·克莱拉·加内特译:《安娜·卡列尼娜》(英文版),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3] 陈桑编选:《欧美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 尼·别尔嘉耶夫,雷永生、邱守娟译:《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版。
[5] 金元浦:《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赵萱:《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卓家薇,女,1969—,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