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3-04-29侯宏霞
侯宏霞
摘 要: 本文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适时引导让学生会“说”,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恰当运用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谈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高效率是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它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所在。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首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的程度越高,其参与学习的意识就越强,其思维也就越活跃。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营造欢快、愉悦的氛围,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其次,教师提问时尽量采用亲切、协商的口吻和“诱导”的语气,使课堂氛围民主、和谐,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另外,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让学生说,如让学生讲算理,讲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等等。在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多变,既可以个别回答,又可以集体讨论,还可以采取同桌互相讲,四人小组轮流讲,或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等形式。让学生人人动脑筋,个个开口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学中适时引导让学生会“说”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想说敢说,而且要让学生会说,说得有条理,有见解。
1.语言的准确性。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决定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合理科学,不允许有丝毫偏差。
2.语言的简练性。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数学语言的浓缩性。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添油加醋。
3.语言的条理性。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决定了数学语言的条理性。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法则的归纳,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判断和推理,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采用恰当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可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小组成员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学生能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其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便能正确地概括。
四、恰当运用评价机制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想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人性的特点在小学阶段表现突出。因此,“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学的评价要突出“激励与调控的功能”。赏识、激励是每学生都需要的,教师的赏识与适时的鼓励,能够给学生带来自信与成就感,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评价激励法,及时对学生恰当的语言表达给予适当的表扬、称赞、肯定、鼓励。这样学生便有了受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自豪感,从而在对问题的回答和自我见解的表述上都能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胆量和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强。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从课堂抓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方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马敬树.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程研究,2007(11).
[2]俞秉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浙江教育科学,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