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

2013-04-29

教育·综合视线 2013年6期
关键词:集体婚礼班规校服

唱响动态的语文阅读教学

文/韩林林 江西读者

读了《教育》旬刊2013年第3期圆桌栏目的“阅读教学”文章,感慨万千,觉得那是一种文字与动画的组合,组合成各种奇妙的世界。所谓正统的教育,或许带着一点想象禁锢。阅读不是搞科研,要的是一种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阅读培养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为我们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语文阅读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基础中的基础,应该突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与多元化,调动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想象力活跃起来。因为,语文永远都是金字塔中的那块基石。语文主要是交流,也包括听、说、写。应该唱响动态的阅读教学,延伸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布景、道具,将课本的内容以演讲、情景剧等方式表现出来,多组织学生进行当下热点的讨论与社会活动,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将阅读教学的交流与应用发挥到极致,使课本鲜活起来,让阅读量化、质化。不管是已故的老舍还是当下的莫言等作家,他们都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动画“语文”。他们的影响力将长盛不衰。这是我们将阅读教学扩展到社会的大背景中,唱响动态阅读教学的有力依据。

“毒校服”倒逼校服国标出台

文/王传涛 青岛读者

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演出服中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染料。浦东教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公布了目前排查出的21所采购涉事企业生产校服的学校名单。目前,21所学校的26444套校服已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2月19日《光明日报》)

对校服的议论历来有之。一者,我们的校服被称为“最丑的校服”,看了韩剧美剧,才知道校服还可以如此美观,如此大方。二者,校服从来不缺少强买强卖,家长和学生从来没有获得过对校服讨价还价的权利,没有“货比三家”的权利,校服定下来,不穿也得穿。三者,“毒校服”已不是新鲜事儿。

校车事故频发,倒逼《校车安全条例》出台。“毒校服”事件连连上演,呼唤校服国标出台。校服生产企业需要有准入标准,校服的定制更需要公开招标,校服需要足够安全。要做到这些,既需要教育部门及时立规,也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更需要教育权力得到约束。只有这样,校服才不至于“毁童年”。

幼儿“集体婚礼”是拿教育当儿戏

文/郑桂灵 山东读者

1月11日下午,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请注意,不是这里的老师们结婚,而是这里的100多名孩子“结婚”。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戒指。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1月14日《郑州晚报》)

在凡事都讲求“从娃娃抓起”的当下,由幼儿做主人公的“集体婚礼”也算是别出心裁的创意。尽管主办方对其积极的性心理体验的作用津津乐道,但对这种有悖幼儿成长规律、有违幼儿园教育宗旨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建立在游戏之上的教育不靠谱,幼儿“集体婚礼”不过是由大人们一手导演的娱乐戏。“夫妻”之间的所谓“责任感”就只能是逢场作戏的应景,彼此真能负起什么“义务”和“责任”吗?至于“关系融洽”不过是有选择的亲亲疏疏罢了,而每天惦记着“责任”和“另一半”的孩子,除了可能弄假成真的“早恋”,何谈“自信和阳光”?

不应对学生灌输奴性思想

文/梁 好 安徽读者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老师最近定了新班规。所有违纪学生都要被罚款,每次50元,几天后,罚款上涨到200元。抗拒不交者罚款翻倍。一位女生上晚自习时,不出声地笑了一下,就被罚了200元。很多被罚学生都不敢告诉家长,交纳罚款以后只能借钱度日。(1月11日《大河报》)

班规应当是师生集体讨论的规范性条例,一旦确立就不可随意更改。从这位班主任的班规中,我们看不出任何的公平,更看不出絲毫的民主。班主任老师奉行的是霸道而非仁道,采取的是人治而非法制。这种罚款式教育管理,教师不就是在对学生灌输一种奴性的思想吗?这样的教育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反教育行为吗?

民主的思想、平等的观念、个性的自由是现代公民立足社会之根本,更是社会开放与进步的基础。罚款式教育方式,或许可以换来学生一时的守纪和高分,但是,却在学生心中根植奴性的思想。这岂不是得不偿失,南辕北辙吗?

猜你喜欢

集体婚礼班规校服
Create Rules For Your Classroom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锐角
工地上的新年集体婚礼
班规要科学合理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巴勒斯坦 集体婚礼
105对新杭州人圆了集体婚礼梦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