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心雕龙·诠赋》篇的理论意义

2013-04-29范英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慧远家世名教

范英梅

一、以往对《形影神》诗的三种解释

历代对陶渊明《形影神》三诗的理解,大致有三种相异的看法。

首先是宋代的叶梦得,他说:“不知饮酒而得寿,为善而皆见智,则神亦将汲汲而从之乎?似未能尽了也。是以极其知……谓之神之自然耳。此释氏所谓断常见也。此公天资超迈,真能达生而遗世,不但使人之辞,使其闻道而达一关,则其言岂止如斯而已乎?”断常见也即世俗之见,他认为“神”这样说未能尽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还是落入了世俗的窠臼,距离佛家所说的“彻悟”还很远。叶梦得以释家的观念来评价陶渊明,代表了宋人对陶诗的普遍看法,诸如施德操在《北窗炙录四则》中说:“时达摩未西来,渊明早会禅。”宋人以自己对释家的理解,认为陶渊明的诗歌早与禅的精神相契合,因为他的诗歌里体现了泰然自若的“养神之道”,类似于“禅定”的状态。

第二种看法以儒家的“立善”“俟命”来看待陶诗。如明代的黄文焕说:“立善系神之责任。有意于以善沽名,不如忘名以立善。”黄文焕将立善与留名分开来看,认为“神”之意是劝人忘名而一心立善。持相同看法的还有清代的方宗成,他说:“《神释》破除留名之私,非谓不必立善也。”认为“不喜不惧”与孟子“顺受其正,修身以俟”同调,是乐天安命的做法。二人都以“立善”为不朽之法,所谓“委运”只是无可奈何的做法,强为通达之言,唯有乐天顺命而已。

第三种看法是“反佛说”,逯钦立先生便认为该诗是针对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而发,同时也关系到道教徒的“长生久视”之说。三诗既以“形影神”的赠答为形式,又以“神”的解答为旨归。而“形”与“神”的关系是桓玄与慧远论争的主题。如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是针对桓玄的《沙门应敬王者论》而发,慧远又写了《形尽神不灭论》《佛影铭》来宣扬“神不灭”的思想,而“形”与“神”是否同质也是道教与佛教的分歧所在。①但陶渊明与白莲社诸人交往之事,主要依据是《汉魏丛书》中的《莲社高贤传》,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尚值得怀疑。而陈寅恪先生则认为陶渊明并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他说:“以渊明之与莲社诸贤,生既同时,居复相接,除有人事交际之记载而外,其他若《莲社高贤传》所记闻钟悟道等说皆不可信之物语也。陶集中诗文实未见赞同或反对能仁教义之单词双句,是果何故耶?”②陶渊明的确与白莲社诸人有交往,他受到当时思潮的影响自然无可厚非,对当时的思想他也必然有所感悟,他或许对佛教的态度有微词,但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这三首诗就是针对慧远的观点而发。

就陶渊明与佛教、道教的关系而言,笔者认为陶渊明的作品里并没有明确针对佛教之言,他本人也没有皈依道教之举。尽管宋人认为陶渊明的作品与人生态度均体现了“禅”的精神,但这只是宋人从自己的观念出发来解诗的一家之言。

二、《形影神》三诗与“新自然说”之思想渊源

陈寅恪先生在他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的关系》中归纳了陶渊明“新自然说”的内涵:“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笔者认为,陶渊明的“新自然说”,既是对前人“旧自然说”的改造,也是对“名教”的反拨。《形影神》的第一首诗,极陈“形”之苦,草木尚枯荣相递,而人非草木,只能“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形”既必有一死,又无腾化之术,只能以酒消忧。这一首看似是对“影”的规劝,实则无可奈何。从这一首诗可以看出陶渊明是借“形”之口否认了“腾化”的可能性,也否认了道教的“长生观”。

第二首《影答形》是对名教“立善”观的反拨。主名教者,乃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影”作为“形”的依附,比形体更苦,觉得“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形体消亡,名声也随之消逝。“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就算立善留名,又有什么用呢?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立善”便是这样的行为。

第三首《神释》代表了陶渊明“新自然说”的主要观点。前两首诗是“形”与“影”的赠答,而这一首既是“神”对两者的回答,也是“神”自己的看法。“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承认了自己与两者的不同。“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否认了“形”腾化的可能;“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同时也否认了“形”借酒消忧的做法。“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这一句是对“立善”的质疑,“形”与“影”的行为都是“伤生”的表现。“神”最后粘出“委运”、“不喜不惧”等字眼,可谓回答得酣畅淋漓。范缜的《神灭论》说:“若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乎天理,各安其性。”这正与《神释》中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以及《归去来兮辞》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思想相照应。

由此可见,陶渊明《形影神》三诗所体现的思想实为范缜《神灭论》的先声,但其“新自然说”的思想的背后有一个复杂的背景。首先,陶渊明之前已经有这种思潮,且是在道家思想以及玄学的影响下产生的。譬如《庄子·大宗师》中说“死生,命也”,“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者”。③圣人以生为乐且以死为乐,无得亦无失,任由“道”的支配,顺其自然而行。如玄学家王弼的《周易略例·明篆》中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④即顺其自然之意。再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⑤亦承认人之必死,“随化”亦是“纵浪大化中”之意,只能顺其自然,不能强求。

其次,陶渊明有鲜明的士人精神,这正是他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也和他的家世传统便尊儒术有关。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儒学名臣之一。他的外祖父孟嘉,也是东晋的名士。家世传统对陶渊明影响很大,他早年做官,有极大的志向与抱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儒家经典极其重视,时常化用经典中的语句。“袭我春服,薄言东郊”,是《论语》中的典故,这一首《时运》俨然有仲尼“吾与点也”之意。他回忆起少壮之时,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从这一层面上来看黄文焕等人的解诗法也有一定道理,但陶渊明并不拘泥于立善留名,黄文焕等人看到了“影”所说的“立善”的层面,但全诗的主旨是在于《神释》的“自然”、“委运任化”的层面。有志向也须顺其自然,否则志向亦不保。

最后,陶渊明的思想与言行皆与当时政治相关,故而他的思想与文字皆不是纸上玄谈,这体现在了他的门第意识上。沈约《宋书·隐逸传》所谓“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⑥。其重视门第如此。他在《命子》一诗中,无不自豪地、也是细致地梳理了自己的家世,“悠悠我祖,源自陶唐”,将其先祖追溯到了陶唐氏,又追述了曾祖长沙公陶侃的功绩。还有他为自己的外祖父孟嘉作传,亦可见其有强烈的门第观念,并以自己的家世传统为傲。正因他有这样的家世,其曾祖辅佐晋朝,他才不愿意在刘宋为官。陈寅恪先生说,陶渊明“与嵇康之为曹魏国姻,因而反抗司马氏者,正复相同”,是极有道理的。

三、结论

总之,尽管陶渊明出生于天师道世家,但却找不到他服食修仙的明证,他对“学神仙”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他对于佛教的态度亦是理性的,对待外来的宗教十分审慎;尽管他也尊重儒学,但并不持名教与自然相同论为自己开脱。他既不借酒避祸也不禄仕,潇洒任真却无荒诞行为,故而他的“新自然说”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思想来源也是糅合了儒道玄的思想,《形影神》三诗是其思想的主要体现,借“神”之口表达了他任“自然”的观点,他并不执著于形不灭或神不灭,对道教的“长生”、名教的“立善”、佛家的“神不灭论”皆有所反拨。可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此为顺从“自然”之“道”的道家精神,陶渊明实内儒而道,读渊明之文实如见其人、想见其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其人生态度与思想皆跃然纸上。

① 参汤一介《早期道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356页。

②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的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0页。

③ 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1—92页。

④ 王弼注:《周易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12页。

⑤ 王羲之:《兰亭集序》,见《古文观止》,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0页。

⑥ 沈约:《宋书·隐逸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523—1524页。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 逯钦立.《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4]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作 者:刘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慧远家世名教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研究
傅抱石与《虎溪三笑图》
郭象《庄子注》对真伪“名教”的辨析
慧远佛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
《海岳圆》作者宫敬轩家世生平考
北魏寇猛家世生平考释——以墓志和本传为中心
试析慧远的因果报应说
偶然的成功
个体与名教的统一——王弼名教思想探析
个体与名教的统一
——王弼名教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