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生成问题的探究
2013-04-29巩鸿雁
巩鸿雁
小学的科学课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关联,实际上却是涉及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的综合体。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备好课,备好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课堂中学生的生成问题,会令教者防不胜防,可见课堂预设尤为重要。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精心设计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获得知识是有效进行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电磁铁”这一节课时,我运用的是演示性实验。为了证明电磁铁的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我用“绕线圈的铁钉接通电流吸引大头针,然后断开电流大头针落下”来说明这个原理。我自认为准备充足,做的也很圆满。我正演示得兴致勃勃时,有个学生突然小声说:“也不一定啊,铁钉在磁铁上蹭几下也同样能吸引起大头针”。这不和谐的声音虽小,但我却听见了。凭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知道这个孩子是聪明的,答案也是肯定的。虽说这是静电反应,吸起大头针很短暂,但是不能不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这是我备课时绝对没有想到的。这个当头一棒把我敲醒了:备课,只备教材,备材料还远远不够。小学科学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课堂探究活动应是学生的活动。良好的课堂“预设”必然是探究活动发展与推进的基础,新的生成性活动则是学生科学认识能力再次获得向前发展的基础。
记得一次三年级的科学课。上课伊始,我刚把课题“磁铁”写到黑板上,刘同学突然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就一个问题,问完就走。”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孩子上课一向不说话,今天这是怎么了?可是因为有以前的经验,我不能把孩子的问题一棍子闷死。我只好说:“你问吧。”心想: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能问出什么问题。没想到,他问道:“老师,磁铁为什么有磁性?”哇!我惊呆了,他问的问题竟然是本课的重点,真的是不可小觑。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这是磁铁的特性。”他仰着笑脸,似懂非懂地回到了座位。这一节课我就以他的问题为切入点,分组做了磁铁吸引物体的实验,同学们兴趣盎然。没想到这个弦外之音竟能带动全班学生学习的动力。看来,课堂的生成问题有时真的给我们送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就比如这两节课学生的突然“袭击”,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更是一种收获。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课堂的魅力,我需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
“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精心预设整个课堂教学,是促动课堂上有效生成的关键。叶澜教授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精心预设教案,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如何进行成功的课堂预设?成功的预设,需要预查到课堂可能出现的干扰性课堂变量;成功的预设,需要时刻预防课堂的发展不误入“歧途”;成功的预设,需要预备好实验探究活动所需物品,才能提高探究效率;成功的预设,需要预测学生的课堂兴趣或需求,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正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它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里,从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从情感与情感的交融中,从思维与思维的交流中滋生出来的。生成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能让课堂呈现生机勃勃、高潮迭起的精彩。
科学课堂呈现的是对未知的挑战,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历险式”的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探究欲望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总之,合理对待学生的生成问题,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反思败笔之处,成功亮点,让我们的课堂少些尴尬,多些喜悦。使学生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升、情感的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