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记《大公报》群英荟萃的盛景
2013-04-29黄荣
黄荣
【摘 要】见证了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年《大公报》,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关于这位中国新闻界的老寿星,我们有太多的感慨。然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1926年新记《大公报》开辟出的群英荟萃之盛景。那一段时光,是《大公报》人才辈出、熠熠生辉的时光。本文从重视人才、挑选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四个方面,对新记《大公报》群英荟萃的局面略作探讨。
【关键词】《大公报》 人才 群英荟萃
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的《大公报》,至今已有111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新闻史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唯一拥有百岁高龄的报纸,《大公报》不负众望地见证了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沧海桑田。对于密苏里最佳新闻服务荣誉奖章,《大公报》当之无愧!周恩来曾在评价《大公报》的历史贡献时,提出了三点肯定:其一,“她是爱国的”;其二,“她是坚持抗日的”;其三,“培养了很多人才”。
据统计,“近代以来,中国涌现过数以千计的著名新闻工作者,有幸作为人物词条入选这部国家级百科全书的只有108人,《大公报》竟占了其中的九分之一”。①《大公报》与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范长江等12位“大公报人”皆被1991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设立为专门的词条。
毋庸置疑,“《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群英荟萃的一家报纸。她不仅集聚了一大批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也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杰出的新闻工作人员”。②那么,对于今天我国的报业集团来说,当年新记《大公报》的人才培养之道能否给予我们一些思考呢?笔者对此略作探讨。
一、重视人才的传统之道
从英敛之创办《大公报》,到王郅隆接办《大公报》,再到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的新记公司成立,《大公报》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三个时期,不论负责人是谁,一脉相承的都是重视人才的经营战略。
英敛之筹办《大公报》之初,首要举措便是组好人才班子。他曾多次南下上海,寻求意中人才做主笔,好不容易相中了曾任《时务报》和《昌言报》主持人的汪康年,却因二者商谈失败,无疾而终。不甘心的英敛之又再次两赴上海,意欲找到一个像汪康年一样有知名度,有办报经验的才子,担任《大公报》的主笔。然而,最后招来的主笔们都不能使英敛之满意。无可奈何之下,“在民国之前十年间,《大公报》实际上的总主笔就是英敛之本人”③。虽然千里难求一主笔,但是英敛之并不轻言放弃寻求人才,重视人才之道可见一斑。
而到了王郅隆掌门的时期,《大公报》似乎陷入了低谷。就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漫长过程中,王郅隆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令之后的《大公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胡政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胡政之是个新闻事业的全才。曾经是胡政之部署的老报人徐铸成说:“在我所了解的新闻界前辈中,恐怕只有胡政之先生可称多面手,‘文、武、昆、乱不档。”可见,被视为《大公报》最平庸的一段的王郅隆时期,重视人才之道也是不可或缺的。
紧接着,作为涅槃后的新生,新记《大公报》在吴鼎昌、张季鸾和胡政之的精心打理之下,熠熠生辉,人才辈出。吴鼎昌出资,使得坚守“四不”方针的《大公报》独立自主办报,为《大公报》的新闻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自由、民主、稳定的办报空间。张季鸾著论,奠定了《大公报》的政治立场,积极引荐了许多论政人才。胡政之治报,将刚性的制度规则与柔性的人文关怀相结合,培养了人才,留住了人才。在笔者看来,重视人才的传统之道在这一时期算是达到了顶峰。
联系今天的报业集团现实来看,各大报社对于人才也都是如饥似渴,重视人才的传统之道流传至今。然而,如何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却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各路英雄齐荟萃
《大公报》群英荟萃的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依靠的是从同行中延揽人才,从办报中吸纳良才,从学生中挑选可造之才。正是这“三才”,使得各路英雄齐荟萃于新记公司。
首先,是同行延揽。“原任天津《庸报》总编辑的张琴南,原任北平《晨报》编辑的许君远,原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记者的费彝民,原任燕京大学新闻系主教的蒋荫恩,以及原任北大主教的张佛泉”④等人都是被延揽进《大公报》,后成为《大公报》的骨干力量。
其次,是吸纳良才。出身于茶叶铺学徒的王芸生,没有多高的学历,自学成才。1929年,他写文章与《大公报》辩论,引起了张季鸾的注意,并写信求职自荐,“张季鸾亲自到王的住地方,接他进了报社。”⑤而徐盈和杜文思则是从投稿者中被发现的。
最后,是挑选学生可造之才。从学生中挑选可造之才,正是培养新秀的起点。当时还是北京大学学生的范长江,因为常有文章见于平津之报,便得到了胡政之的青睐。胡政之准予他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前往西北进行采访,并提供资助。此外,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招考练习生,也是《大公报》葆有生机的重要原因。
三、内外互调的全才之路
这里的“内”,主要指的就是编辑稿件,而“外”,主要指的是采写新闻和经营工作。内外互调,“采编双精”,“编营通用”,这就是全才之路的本色。
具体说来,“采编双精”要求:新进人员要先从新闻的采访工作做起,了解采访工作的甘苦,如果具备潜质,则再做编辑工作,加强处理新闻稿件的能力;之后再被分派到外地担任特派记者,等到工作取得成绩时,才再调回编辑部并参与社评写作。而对于“编营通用”,在胡政之看来,“办好报馆,首先是编好报纸。但光有好的版面、好的内容,如果发行不力,广告很少,事业也无法维持。因此编辑、经理两部要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才能使馆务发达起来”。⑥按照他们的传统做法,便是注重从编辑记者中选拔经营人员。这么做,一来可以方便编经两步的沟通协调,减少误会隔阂,二来有助于编辑部熟悉业务经济情况,促进报社经营。
根据现实状况来看,一般报社的一名记者要成为部门编辑(主任),首先至少要有6-10年的记者生涯经历,想成为总编或副总编,则必须有相当的领导能力,并在报界具有一定的名望。这么看来,现今报业集团的运作模式与《大公报》相差无几,但在实际中,却仍有差别。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论资排辈。《大公报》不熬年头,只要有真才实干和出色表现,即可破格擢升。徐铸成入社三年,就由联系记者晋升为驻汉口的正式记者兼办事处主任。月薪由30元增至150元,外加车马费50元。梁厚甫因为突击翻译希特勒的一篇演讲稿,任务完成出色,月薪立马从60元调到100元。
我们相信:在用心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就是在留住人才。因为只有提高了人才的素养,报社的核心实力才能得到提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扩大了,人才才有可能留得住。
四、刚柔并济留人才
我们知道,在报界培养人才很重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留得住人才。在此方面,胡政之可谓是使出了刚柔并济的技法——刚性的规则制度与柔性的人文关怀。
法学出身的胡政之在他主持的新记《大公报》时期,曾制定了《职工任用及考核规则》以及《大公报社职员薪给规则》。前者规定了六项考核标准:“一、恪守规章,服从指导;二、珍惜公物,节省公费;三、勤奋好学,工作进步;四、勤劳思敏,重视服务;五、整洁精神,和睦有礼;六、其他有特殊辛劳者。”无疑,这既是对员工的约束,也是一种优秀员工的标准。而后者中的“‘薪给主要由五项构成:月薪、特别费、年终酬劳金、生活补贴、年资金,其考核范围,除一般工作分量、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外,特别有一项‘服务年资。据说,这是胡政之借用日本企业的做法,意在鼓励员工终身为报馆服务。特别值得书写的一笔,是大公报向有特殊劳绩的员工赠予本报劳绩股权。胡政之此举的意义,在于它能够稳定骨干力量,鼓励青年人提高对报馆事业发展的信心,从而形成安心工作,积极进取的局面”。⑦
与此相对应的,胡政给予员工的更多的是人文关怀。他关心员工生活、重视员工福利待遇,鼓励员工创新,对于干得特别出色的,还发红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注意保护人才。“文章或报道出了问题,当局者怪罪了下来,胡政之一律以‘他是我们的人,文章在我们的报社刊载,一概由我负责抵挡,主动承担责任。”⑧如此领导者的责任和风度,怎叫人不愿相随。
就现有的报业从业人员看来,每年报社记者的流动量都较大。而记者的人身安全却又时常面临威胁,健康得不到保证。做不了编辑的记者,大多转行到其他领域,或向更高层的媒体奔赴。
结语
新记《大公报》群英荟萃的局面是令人羡慕与向往的。而在群英荟萃的背后,我们顺着历史的长河,看到的是对于人才一脉相承的重视。从重视人才的传统之道,到挑选人才的多种途径,再到花血本培养人才,最后到刚柔并济留住人才,《大公报》为我们今天的报业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其中的点滴,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⑥⑦⑧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7、10、8、318、319、9
⑤董谦,《新记〈大公报〉的人才培养之道》[J],《新闻导刊》,2008(5)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2011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