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换张脸
2013-04-29李华珍
李华珍
摘 要: 作文教学存在这样的矛盾:一方面,考试作文占分比例大,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成为教学的重头戏。另一方面,平时的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写作教学的效果不强。作文似乎成了师生的共同心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其所能,想出最有效的办法,使学生在作文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配合教师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口头表达 鉴赏美文 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对语文既厌恶,又害怕;既不想学,又不得不学。调查表明:学生之所以对语文产生这样的感情,除了语文课堂单调、枯燥、使人缺乏兴趣这些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作文的苦恼。大部分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皮发麻、脑袋发胀。学生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面对特定的作文题根本无从下手。即使写了,只是“强颜欢笑”罢了。
说到作文,老师也非常苦恼,面对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很多老师只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应付了事。这种教学当然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它把充满生气和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了条条框框之内,久而久之,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现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演成功这部重头戏势必需要老师做出很大的努力和改变。笔者认为: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说,就如一艘夜行的船,与其帮他划船,不如给他一盏指路的灯——给作文换张脸。
一、口头表达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知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便就是语文。”由此可见,说和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能说会道就有写出好文章的可能,写作只是将说的内容记录在案,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加强说即口语表达的训练。
于是,我在每节语文课上抽出三五分钟时间进行说的训练,可以说家庭故事、讲有趣故事、道坎坷人生、诉心中委屈。对说得生动精彩的学生予以肯定评价。同时,结合教材每个单元后面的写作板块让学生先说后写。如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的“介绍自己”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尽量有条理、有特色、有感情、有幽默感地说,然后把自己说的整理成文,这样能达到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交流机会,如课堂问答、朗诵、辩论、演讲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语感,激发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演讲中学会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表达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演说技巧;在讨论和辩论中学会恰当应对和辩驳,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在对话中学会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养成个性风度。这些活动其实都是作文的全真训练。用口头表达刺激书面表达(写作),将口头交流的训练与书面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不愁作文能力不提高。
二、听读鉴赏美文
中学生生活范围狭窄,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因此,老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听、去读、去品味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和名家名篇,感受他们的生活,努力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内容,正所谓:“感之于心,方可形诸于笔。”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七到九年级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二三部名著。”亲近文学,博采众人之长,可让学生积累丰厚,提高语文素养。
对于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和当代美文,教师要精心挑选,要给学生正确引导和积极指导,使学生既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坚持每周安排一节课阅读名家作品,做好笔记,对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分类摘抄。
2.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文学作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熟悉各种文学文本,了解各种信息,以丰富积累,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地训练、提高自己。
3.坚持每周读一篇美文给学生听,让学生就听到的文章内容中感触最深的一点谈一下感想,或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结构、内容,寻求借鉴之法。
4.举行读书交流会。将一些读书有心得和成果的学生推向前台,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讲述对该书的理解和思考,袒露自己读书的困惑。
通过各种形式,学生对阅读会欲罢不能,自然愿意积极主动地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探索大千世界的无穷奥秘,欣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知识、享受语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量的阅读积累将为写作夯实基础,使学生在写作中文思如泉涌。
三、观察体验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源泉。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人心灵战栗的景物,熔铸成流传千古的篇章。震撼人心的文章总是萌芽于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我们的观察不应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应是惊鸿一瞥或走马观花,而应是对观察对象投入情感,甚至自己仿佛融入了观察对象中。鲁迅为了写《故乡》,终日盘亘于绍兴街头、咸亨酒店,潜心观察短衣帮和长衫客,深入他们的生活,领悟社会的本质,然后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可见,独到的观察是写出有血有肉人物形象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领略别人忽略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茂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求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其走进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的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写作的“米”,而不是搜索枯肠地挤牙膏般。“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经常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体验、记录。如:一位学生考试考砸了,泪流满面;课间两人打闹,最终不欢而散;小书迷如痴如醉看书,竟撞上了栏杆……校园、家里、回家的路上,无论在哪,只要有心,都会发现这些生动活泼的奇人逸事。然后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本,把收集到的、看到的都写下来,为练笔筛选材料。我告诉学生,把这些材料加工写出来就是作文,学生拥有自己命题的权力,自由随笔。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不再为找不到写的内容而咬笔头。又如教完朱自清的散文《春》以后,我布置学生一篇写景文章,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学生似乎对外界的美景视而不见,泛泛而谈,没有真实体验。于是,我带领学生来到了一个公园里,要求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回来后,要求学生重写一篇写景作文,指导学生:写作要有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写景要生动,使文章生动的有效方法就是具体描写。后来重写的文章与原先大相径庭。
“教师的高明在于隐身在学生背后,悄悄地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道前进,又感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面对学生作文中的种种问题,我确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参考文献:
[1]张丽雅.在快乐中生成作文.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09(6).
[2]牟作强.以情与文本,倾心于体验.西部教育参考,2006(3).
[3]立足三个“解放”改进作文教学.中国教育科研论坛,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