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3-04-29孙后飞
孙后飞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之一,其自身特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实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无穷的力量。
1、 现状不容忽视 学生说:数学太枯燥,教师说:数学太难教
目前许多中学生感到数学太枯燥,除数之外还是数,除干巴巴的定理、公式之外还是定理、公式,明明是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却偏要用一个玄而又玄的来表示……;学习数学也无用处,学生们常发出疑问: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能计算100元钱加100元钱等于多少就行了,甚至很多数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同样的疑问,他们认为数学只不过是对付考试,获取高分,升上大学。教师面对疑问,该讲点什么呢?讲数学之美?学生茫然;讲它实用?学生除体会到算账要用数学之外,它又用到哪里呢?“数学太难教了”教师们无奈!
2、 原因何在?出路何求?
2.1、一门本身十分丰富、生动、形象的学科竟变成“枯燥”、“难教”,究其原因:
2.1.1、教材结构存在缺陷。
教材由于受篇幅、基础教育内容要求、数学知识体系等的限制,常仅给出高度浓缩的概念、公式、定理、基础例题等,极少给出问题的提出、导入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把某些最具教育意义、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最形象、生动、有趣的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省略了。课标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 “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实践与探索”等问题,以期突破上述局限,但太多因素影响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2.1.2、教师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目前高考、中考的弊病,诱使不少数学教师忽视知识的探究过程或被教师所取代,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大搞题海战术,进行“结果+运用”“题型+方法”的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仅是通过消除痕迹的“压缩饼干”式的定理、公式、解题模式,学生只能复制, 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不会发现创造,培养出一大批“追随型”“人才”。
2.2路在哪里?应怎样减缓乃至消除这种弊端?
在深化教材结构改革的同时,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恢复知识的探究过程,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全面而形象的探索、发现、建立模型的再现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时时保持探索性思维意向,建立完善的思维模式,应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应是结果的教学,而应是“过程的教学”,要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问题的深化过程,这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艰难曲折过程展现出来。
3、 对“过程教学”的理解
要注意揭示隐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展现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轨迹,要注意指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及其它应用问题的方法,要注意揭示和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1、重视对概念发生过程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常忽视概念的教学法,通常采用“条文式的给出概念,然后加以适当分析,举一些反例,例题”方式,这样的教学的结果是诸多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只不过是孤立的“法律条文”,对彼此间的联系一知半解,完美的知识体系无法形成。在教学中,应注意交待概念产生的实践背景及提出过程。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要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2、重视知识的提出过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及学生成绩的差异,很多教师为赶进度、省事,在讲宣时,极少讲或根本不讲定理的提出过程、探究过程,把定理直接端给学生,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框题型,对套路”训练,把教材最生动、最具有智慧启迪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只知复制,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正确的做法应是把结论推迟,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对教师是已知的对学生却是未知的规律,在发现规律这个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真谛,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3.3、教师应展现对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师在分析问题时,经常采用“分析法”,要证A,需证B……,简单明了,殊不知,学生采用此法时,常走入“迷宫”,无法自拔。教师是否该讲一些自身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呢?特别是失败的过程、走出死胡同、挣脱陷阱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教师也有“失败”的时候,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方法。
传统教学课堂过于“教程”化,导致“教”游离于“学”,“学”游离于“用”。现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到学生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原理的推导过程以及概念、原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的价值和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