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哲理诗的思辨美及三种表现形式
2013-04-29杨莉
杨莉
摘 要:哲理诗具有思辨之美;哲理诗的思辨之美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实现的;唐代哲理诗具有独特的思辨之美,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关键词:唐代 哲理诗 思辨美 表现形式
一、哲理诗及其思辨美界说
何为哲理诗?“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是指充满智慧能给人教益的道理或事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哲理诗就是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道理的诗歌。这种诗歌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通过生动的形象思维给予读者教育和启迪。
思辨,本意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维过程来揭示道理或“讲道理”。然而,哲理诗中的思辨,则是指利用鲜明的形象,通过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来寄寓或阐发道理。这种思辨,在优秀的哲理诗中表现得美妙生动,给读者带来对哲理深切的认识和美好的感悟,因面呈现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思辨之美。
二、唐代哲理诗思辨美简说
哲理诗历代都有,而唐代的哲理诗独具风采。读者通过欣赏唐代哲理诗歌的鲜明形象,可以获得某种哲理性的感悟,体会到一种通过独特的“思辨”获得的审美效果。比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个道理,如果从理论上阐释,只能从高度与视野的关系方面由概念到概念、由数字到数字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可是,同样的道理,在唐代王之涣的著名诗篇《登鹳雀楼》中却表现得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有声有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运用了形象思维,以描述、想象、议论的手法,来寄寓和阐发哲理;前两句写景,是全诗的基础;后两句写登临者的心理,是全诗的升华,从而使这首诗成为蕴含深刻哲理性的诗篇。这首诗是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通过观览景物的感受引出对生活、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落日将尽、远山遥遥、黄河入海……要想看得更远吗?——请再上一层楼。于是读者就从对美景的欣赏之中,自然而然就感悟到诗中阐发的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两相比较,理论上的思辨也许更准确,更严密;然而,哲理诗通过思辨揭示出来的道理却更生动,给人留下的感悟更鲜明,更深刻,也更具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唐代哲理诗的思辨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作者角度看,一些优秀的哲理诗能通过形象思维,利用生动鲜明的形象,以描述、联想、议论的手法,为读者美妙地寄寓和阐发了深刻的哲理,从而体现出一种形象思辨之美。二是从读者角度看,是指读者通过欣赏哲理诗,跟随作者的描述、联想、议论、领悟到其中寄寓和阐发的哲理之后,能在内心产生出恍然大悟之感,从而获得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审美感动。
三、唐代哲理诗思辨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唐代诗人很重视形象思维,为此,他们在说理时,往往能结合生活中美丽的景色、具体的事件和某个具有蕴含的物象来表达道理。归纳起来唐代哲理诗的思辨美主要通过理与景的统一、理与事的统一、理与物的统一等三种形式加以表现。
1.理与景的统一。“理与景的统一” 是指唐代哲理诗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联想、想象、议论,来寄寓和阐发某种哲理。唐代哲理诗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美丽风景的形象描绘,生动形象地阐发哲理。做到了情景交融、景理相得。
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一首极其独特的登山诗。同时,从作为“诗眼”的末尾两句揭示的深刻哲理来考量,它也是一首具有思辨之美的哲理诗。它通过对泰山奇丽景象的描写,为读者美妙地寄寓和阐发了深刻的哲理,从而体现出一种形象思辨之美,给读者以美妙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写攀援登山,并不从实地登山落笔,而是远远地站立在泰山脚下,展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带领读者,在一种深情的眺望之中,去感受登临带来的一幅幅景色画面,并最终在一种豁然开朗之中,达到一个客观和主观的制高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而揭示出哲理:“人生若要视野阔大,必须登临到高处”给读者以美妙的认识和感悟。
在阔大无边的想象中,心灵在自由地行走着,努力地攀援着,杜甫相信自己:总有一天我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向下环视四周,众山将显得那样低矮而渺小。至此泰山巍峨之景,众山渺小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意味深长。在整首诗中,杜甫利用各种鲜明生动的景象,通过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引导着读者,在一种神妙的心灵独步之中,通过对众多具有内在联系的景物的刻画,完成了这首哲理诗的完美表达和形象思辨,使理与景统一的思辨美得到充分体现。
2.理与事的统一。在唐代哲理诗中,有不少“理与事的统一”的哲理诗。在这些诗作中,作者通过对某个事件的叙述或者分析与评说,以哲理与事件相统一的表现形式,来揭示哲理。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诗《西施》,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帮助越国灭亡吴国这在历史上似乎是已有定论的事。据说,春秋时期,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西施用美色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然而,对这一历史事件,唐代诗人罗隐的看法却不同。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首联如横空出世,旗帜鲜明地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能归咎于西施个人。一声“何苦”,在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当权者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其丑陋与卑下之态,令人侧目。揭示了国家的兴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吴国人何必怨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在前面评说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绝妙地将历史事件作了一个引申: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这首诗通过对吴越灭亡历史事件原因的探求和评论,揭示了“看问题要客观、全面、抓住实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历史上咏西施的诗篇很多,其中较多的诗歌均将亡吴的根本缘由归之于女色,在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透露出崭新的思想光辉。
3.理与物的统一。在唐代哲理诗中,“理与物象的统一”是指作者把深刻的哲理巧妙地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之中,通过对这一事物的某种刻画与描写来阐发哲理。例如:虞世南《蝉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是一首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诗作。
首句“垂■饮清露”,“■”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帽子的下垂部分),故说“垂■”。在这里诗人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是说蝉饮清露,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垂■饮清露”意思是蝉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作者第一句写了蝉的形状与食性,这一句写了蝉的声音,这两句主要是对事物进行刻画,为后面的“思辨”作铺垫。
这首诗的核心是后面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这首诗前面两句对蝉这个物象生活习性进行了刻画,接下来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说蝉只靠清澈的露水生活,却能不凭借秋风的力量,将自己清脆的歌唱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蝉和由蝉象征出来的高洁品格的赞扬。
在这首诗里,作者似乎句句写蝉,并未言理,但哲理确实自在诗中,如果我们稍作引申就会发现,诗作最后两句曲折委婉地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性的认识:一个人,不能凭借权势、地位、财富、有力者的帮助来安身立命,而应该养成高洁的品格。一个人只有品格高洁,才能居高致远。至此,理与物统一的思辨美得以充分体现。
四、小结
将思想渗透进形象,经过独特的审美创造,唐代哲理诗以浓郁的情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意蕴,这些诗篇揭示出积极奋进、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抒发出崇高的思想情感,值得读者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 周丁力.杜甫《望岳》艺术探微[J].文学教育,2008(7).
[2] 朱光潜.谈美书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 孙立元 主编.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