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矛盾的中庸
2013-04-29郭建国
摘 要:《论语》是一部独具智慧的大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出了中庸、仁爱的思想,但细读之后不难发现其中也有矛盾之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中庸的产生,然后通过列举分析《论语》中的矛盾之处,最后通过毛泽东的《矛盾论》简要分析书中的矛盾,并阐释《论语》中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
关键词:《论语》 中庸 矛盾
《论语》成书已有两千多年,它的内容涵盖了为政、教育、修身、孝道等许多方面。它来源于现实,又融于现实,现实生活是充满矛盾的,《论语》中也能发现矛盾的蛛丝马迹,正因为如此,中庸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就《论语》的矛盾之处与矛盾论的暗合作论述,以就教于专家师友。
一、中庸的产生
对于“中庸”的定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是这样说的:“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1}这里朱子引用程颐的话来讲中庸,不偏于一方为之中,不改变常规叫作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所作的注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告诉我们遇到问题、矛盾,不要偏执于一方,要恰如其分,致中和。
中国自古就有尚中尚和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尧典》曰:“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无相多伦,神人以和。”{2}这里尧要求夔教育孩子不要偏执于一端,要做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和的道德要求。同时《尚书·皋陶谟》中有:“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3}这九种品德相反相成,上下相谐。《周易》时时谈及时中、位中等词,这表示当时的人对于中的概念已经相当重视了。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的每一爻都是吉利的卦,可见作者对于此卦的特殊用意,要求人们谦虚,位高而不自傲,名高而不自誉。同样里面也含有相反相成、刚柔相克等辩证思想。这种中和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比如孔子赞《诗经·关雎》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恰恰是中和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进入春秋时期,社会礼崩乐坏,诸侯国互相兼并,以下犯上、弑君残害亲人屡有发生。孔子就在这时提出了中庸思想,《论语·雍也》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发展了这个学说,写出了《中庸》,不仅对“中庸”进行了恰当的解释,而且也论及了命、性、诚、明诸点。
二、《论语》的现实矛盾
《论语》体现着孔子的哲学智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读《论语》,会发现书中有一些独特的观点,但其中也有矛盾的地方,正是这样越显出《论语》来自于现实的特点。关于这些矛盾,这里列举几处,以供分析。
首先,治国思想的矛盾。《论语·子路》中有这样的表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提出了他的治国思想,也就是富而教。而在《论语·泰伯》中又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与孔子倡导的德政思想与富之教之的思想是互相矛盾的。但如果我们细究这两种提法,也许会理解这种矛盾的合理之处,比如单独做一件事或进行一次军事行动,就要服从秘密,而不可能“使知之”,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商业领域和军事领域。而国家长期的大政方针就是教育,《论语·阳货》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学道对于国家的治理是有好处的。这样分析,便也不矛盾了。这些表明孔子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教育中的矛盾。《论语·述而》篇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里提倡的是诲人不倦,而《论语·雍也》中又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是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传授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显然这两种思想是矛盾的,既然要诲人不倦,又何必分人等类。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在受教育方面,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这样就有了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有的知识有人理解不了,可以用其他容易理解的来代替,使他受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育,然而,无论哪种教育方式,都要做到诲人不倦。在教育中,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做到诲人不倦,正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第三,孝道形式与内容的矛盾。《论语·为政》中对于孝道从礼、疾、养、色等几个角度做出不同的回答。其一为:“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二为:“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三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四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懿子问孝,孔子从礼也就是从形式的角度也给予了回答,而给予孟武子、子游、子夏的回答则涉及到孝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形式与内容就是一组矛盾。然而这种矛盾又有它的合理性,就孟懿子而言,他是“三桓”的后人,又有越礼行为,因此孔子回答他孝即礼,这也反映了孔子的灵活,因人而言,善于抓住每个人的特点。
第四,对贫贱的态度。《论语·泰伯》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这里孔子认为在邦有道的社会中贫贱是一种耻辱。而在《论语·里仁》中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志于道的人不能恶衣恶食,安于贫贱。在《论语·雍也》中又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恰恰是对于颜回的赞美。这就表现出孔子对贫贱的态度是矛盾的,也是合理的,在邦有道的情况下,国泰民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富贵是可行的,但由于社会、个人、周围环境等各种原因,贫穷也是有的,颜回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而安于贫穷,就是一个例子。王维、孟浩然同样生活在盛唐,一个位至宰相,一个行游江湖,也是一个例子。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贫富差距也是一个例子。对贫贱的态度,可以看出孔子对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第五,对天命态度。在《论语·尧问》中孔子肯定天命,其文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在《论语·先进》中他又怀疑天命,发出了对命运的慨叹,其文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子贡没有禀受天命,靠自己的本领与智慧取得富贵。孔子没有禀受天命,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却没有取得富贵。还应再加上颜渊,并且颜渊还早夭。王充在《论衡·问孔》中曰:“夫人富贵,在天命乎?在人知也?……未晓其故。”{4}他对孔子天命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其实细想,怀才不遇之人,王充本人就应算一个,自己博学多才却位居下位;天妒英才之人,唐初四杰的王勃算一个,满腹才气,英年早逝,还有徐志摩、海子,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先贫后贵的也有,西汉的朱买臣、明朝的朱元璋,还有当下社会中,草根明星凭着自己的努力坚持而获得成功。由此而言,孔子对于天命的肯定与怀疑是有现实基础的,孔子对于天命的怀疑,虽然还未摆脱命的观念,但他也提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六,对管仲的态度。管仲相桓公,成就桓公霸业,但因为管仲贪生失义,背离公子纠,遂造成了后世对于他的褒贬不一。《论语》中对于管仲的评价同样有矛盾。在《论语·八佾》中指斥管仲的器量小,违礼,不节俭,其文为:“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是从管仲的日常生活做出的判断。管仲具有尊王攘夷之功,孔子对此是认可的。《论语·宪问》有两章盛赞了管仲。其一曰:“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里通过与子路对话纠正了子路的偏见,指出了管仲的功劳。其二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里同样纠正了子贡对于管仲的认识,指出管仲在桓公称霸,维护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不受蛮夷之侵的功劳。虽然这是矛盾的,但也是客观的,功是功,过是过,人无完人。现在的人评判过去的人也是如此,邓小平同志就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判毛主席的功过是非。
以上简要介绍分析了《论语》中出现的六点小矛盾,虽然这些观点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但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语》中的中庸思想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三、与矛盾论的暗合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5}等重要观点。通观孔子回答问题,他没有限制在固定的解释中,而是随着时地人的不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做出了三十多种不同的回答,可谓符合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孔子处理各种不同方面的矛盾,可以说他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事件的不同来回答,则表明他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表现比较明显的是他对于为政、学习的不同回答。他分析不同人的特点则表明分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
对于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毛主席用了相反相成的解释。而《论语·先进》有:“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在这里指出物过必反的道理,过和不及都不好;同时在《论语·泰伯》中有:“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指出对于不仁的人痛恨的程度过了,也是一种祸害。孔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答案正是看到了问题、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相成是同一性,相反是斗争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论语》中,孔子想出仕到公山弗扰、佛■那里实现他的理想社会,这表明他看到了矛盾的对抗性和不可调和。
以上是对《论语》的现实矛盾与矛盾论的浅要分析,发现孔子的中庸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中庸运用的方法暗合了矛盾论,暗合了一些辩证法。如果抛开天命论,尽管他有时是怀疑的,那么中庸也是唯物的
方法。■
■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2}{3}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第70页,第80页。
{4} 王充:《论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8页。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
■
作 者:郭建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