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咖啡的“逆袭”

2013-04-29黄锴

华声 2013年7期
关键词:逆袭王涛下午茶

黄锴

去年七月,上海出现了一家咖啡外送服务公司——“连咖啡”。“连咖啡”本身并不生产咖啡,它配送的完全是星巴克和Costa的产品,只是在送货上门后在咖啡的原价上加收2元的配送费。这家通过微博提供配送服务的创业型公司,把目光瞄准了上海十几个高档写字楼区域。白领们只需在微博私信里留言,或通过手机APP发送订单,连咖啡的配送“小哥”就会在不久后将咖啡送到办公室。

“连咖啡”的创始人王涛称,近3个月,连咖啡每月的用户增长达到30%至40%,公司的微博主页上,也聚集了5400多个粉丝。如此快的传播速度,自然引起了线下连锁咖啡品牌的关注。

在上海,同样以“最后一公里”作为主打的下午茶品牌还有“楼下100”。去年10月,楼下100的网站正式上线,提供蛋糕、西点、茶包等下午茶礼盒。网站不设实体店面,所有订单都通过官网、微博私信或电话、QQ下单完成。目前,楼下100的官网已拥有3000多个注册用户。

从线上发力的“连咖啡”与“楼下100”是典型的轻公司,其成本优势不言而喻。尽管商业模式已现雏形,但由于两者的规模不大,眼下依然入不敷出。而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不少线下烘焙或咖啡连锁已对电子商务虎视眈眈,在这个充满着甜蜜的行业,各大品牌的争夺正如火如荼。

最后一公里的生意

楼下100的创始人季晓杨是苏州人,他的父母在苏州经营着40家连锁糕饼店,家族生意红红火火。而季晓杨本人也十分熟悉糕点从设计、采购、制作到包装销售的全部流程。

季晓杨坦言,父母经营的糕饼店生意从去年起遇到了一些挑战,既包含房租、人工成本的压力,也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而糕饼店中毛利最高的蛋糕品类,正遭受类似“21客”之类的电商网站的冲击。这使得经营多年的糕饼连锁,在年前关闭了两家门店。

季晓杨觉得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此前两年,在美国读MBA的他便开始思考一种新模式,他希望用电子商务在烘焙连锁业闯出一条新路。

于是在回国后,季晓杨便着手进行这种新模式的试验。眼下,楼下100在上海设立了两个仓库,分别位于浦东和浦西,距离核心商务楼仅十几分钟的车程。每天上午,楼下100的采购员会根据前一天及当天上午的订单去各家烘焙店采购,之后,这些蛋糕被放在一个冷冻保温箱内送往浦东和浦西的仓库。待下午出门配送时,配送员们从仓库的冰箱内取出产品搭配成套餐,再放到保温箱内送到各个写字楼。一般情况下,当天上午采购的产品在下午都能出货,配送员的身边也会备有适量糕点随时接单送货。随着订单量的增长,季晓杨正计划在上海徐汇区开设第三个冷链仓库。

相比之下,连咖啡的商业模式更加简单:它让20多个小哥分别驻守在各大中心区域的星巴克及Costa附近,只要用户下单,距离最近的小哥便立即去购买咖啡,之后送货上门。

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家开在市中心的咖啡馆,每天的销量达到1000杯以上,但其中只有300到400杯咖啡在店内饮用,其余皆为打包带走。“市中心的店铺寸土寸金,星巴克本身也鼓励顾客打包,但店内一忙起来,店员根本来不及送外卖。”这时,和“连咖啡”配送小哥相熟的星巴克门店,甚至会主动将电话订购的配送单委托给小哥去执行。

可以肯定的是,两家公司目前的日订单量远远抵不上人力成本的支出,每送一单都是亏损的。简单的商业模式,实现的过程却比想象中困难得多。据季晓杨估计,当楼下100的规模达到每天配送200单,才能实现收入与支出的平衡。

网络的价值

经过半年多的经营,楼下100的下午茶品类达到了12种,大多是线下连锁品牌的明星产品。在季晓杨看来,这只是创业初期的产品形态,为的是方便客户对产品的认知。他的真正目标是经营那些线下独立饼店的特色产品。

这也是季晓杨创立楼下100的另一个初衷。此前,他见到过许多藏匿于沪上角落的点心小店,这些店提供的蛋糕口味甚佳,却少人问津。这是因为,独立饼店往往在产品上更花心思,但无法像连锁品牌那样量产,因此采购和制作的成本很高,且客户群只能覆盖到临近的三五个街区。一旦到了蛋糕甜点消费的淡季,这些独立饼店很可能因为缺乏现金流而倒闭。季晓杨试图做的,就是通过网络为这些独立饼店打开销路。

如果说传统的西饼店靠选址吸引人流从而带动物流,那么把蛋糕放上网络,就是用物流带动人流,完成饼店和顾客的匹配。

另一方面,对楼下100本身来说,做自有产品也不如向线下采购那样经济。毕竟,对一家初创公司而言,建立中央厨房的投入过高,为单一品牌做宣传也显得力不从心。

据季晓杨称,向线下独立饼店集中采购,公司往往可以拿到三到四折的折扣,向连锁品牌采购的成本则高得多。通常,楼下100的下午茶套餐定价在35到50元,套餐内单品的价格总和要高于套餐价格。

相比于楼下100的产品差异化,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连咖啡,试图更多地强调个性化的服务。

“配送的小哥把咖啡送到用户手中,只是完成了30%的工作,剩下的70%工作是要让用户喜欢你的服务,只有这样用户才会重复订购,并介绍给身边的朋友”,王涛称。在他眼里,连咖啡的小哥很有特色,有的还会用纸折玫瑰花或十二生肖送给用户,这些细节都是增强用户黏性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配送小哥背负着一定的推广指标,“具体涉及到每人每天的新增用户数,新增订单,老用户的维护情况等”。用王涛的话说,只有将指标细化到个人,才能达到“每月增长40%”的总体目标。而这些,统统需要靠服务来实现。

在连咖啡的微博主页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的顾客晒单,发布和送咖啡的小哥的合影。王涛本人亦是利用微博营销的高手,但他坦言,微博平台的传播效应如今正在逐步降低。

除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外,电商的特性也使连咖啡得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客户。比如,连咖啡可以通过订单了解到用户的活动区域,电话号码,微博账号等,也可以发现个体用户购买咖啡的频率,如此详细的用户信息是星巴克这样的线下连锁难以做到的。

与此同时,“我知道用户每天喝的咖啡的口味,数量,各个品类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王涛称,“如果有用户喜欢点摩卡,那么我可以推断出她喜欢巧克力口味,以后可以为她提供巧克力的礼盒;如果用户喜欢喝抹茶口味,那么我以后也能为她推相应的产品。”

传统门店求变

新兴模式崛起的背后,是传统烘焙门店的艰难挣扎。不久前,德国百年品牌原味坊(Qbake)在进入上海两年后由于“水土不服”悄然撤离,曾几何时,它对中国市场充满了雄心壮志。不仅是原味坊,香特莉、喜来公社等不少烘焙品牌在近期接连倒闭,倒闭的原因包括产品更新缓慢、扩张过快、盈利能力较低等。幸存下来的企业,许多也都处于亏损状态。

尽管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不容否认的是,烘焙和咖啡这种传统行业的变革已箭在弦上。季晓杨和王涛时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85℃或星巴克自己开设电商渠道,是否会对这些初创企业形成冲击?王涛坦言,冲击是难免的,连咖啡的应对策略依旧是“服务”。而季晓杨在创业伊始便酝酿好了防御之策:“楼下100做下午茶概念本身就是为了避免未来可能的冲击,毕竟蛋糕的消费频次并不高,人们可能三四个月才会想起上网购买。下午茶每天、每周都可以吃,客单价也不高,这是我们的独特定位。”

猜你喜欢

逆袭王涛下午茶
绵师学人
——王涛
下午茶
Transition to chaos in lid–driven square cavity flow∗
王涛作品
我的逆袭大作战
STABILITY OF VISCOUS SHOCK WAVES FOR THE ONE-DIMENSIONAL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 QUATIONS WITH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
英式下午茶
准备下午茶
来喝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