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均未达到岗位要求
2013-04-29
大学应加强通用职业能力培养
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意度是指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满足度计算公式的分子是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分母是工作要求的水平,100%为完全满足。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毕业生新产品构思能力及电脑编程能力普遍偏低
2012届本科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服务他人能力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重要度均为76%),其满意度分别为82%和81%;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针对性写作能力(重要度为72%),其满意度为82%;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谈判技能(重要度为78%),其满意度为72%;应用分析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新产品构思能力(重要度为78%),其满意度为76%;动手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电脑编程能力(重要度为74%),其满意度为76%。
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重要度为74%),其满意度为80%;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重要度为74%),其满意度为80%;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谈判技能(重要度为75%),其满意度为73%;应用分析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新产品构思能力(重要度为73%),其满意度为61%;动手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电脑编程能力(重要度为79%),其满意度为70%。
销售与营销成为最重要的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28项知识。调查结果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其满意度最低,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别为75%和72%。
能力差距折射高校教育问题所在
针对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问题,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中江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报告及相关研究应该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面镜子,要通过这面镜子照出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社团活动、科技竞赛以及招生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学校还要增加另一面镜子,从行业的角度看待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来寻求改进教学水平的途径。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胡瑞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 2020年左右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1998年只招了108萬人,现在要招到700万人,今后每年以1.5%的招生速度上涨,我们用30年时间从精英教育达到普及化阶段,未来十年每年毕业700万人,对就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现在我们的高校集中精力在培养杰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而我们大量需要的人才95%以上是做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现在我们大学每年研究生毕业50多万人,但整个学术型人才需求量每年不到8万人,再加上政府和一些中介机构,需求也不超过15万人。所以,大学、学生及社会都要调整好心态。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我们估计大概有40%会进入蓝领灰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型的现代商业服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很有志向的大学毕业生也要勇于从最基层锻炼和做起,我们的舆论导向要鼓励大学生要从基层干起。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陈光认为,要解决精英教育从大众化逐渐向普及化转化问题。我们现在上大学的比例比香港都高,比欧洲很多最发达的国家的比例都高,韩国、台湾地区大学毕业以后就是一个普通劳动者。首尔开出租的很多就是大学毕业生,他们85%的新生劳动力都是大学本科毕业。这就涉及到学校的层面,就是怎么改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导向逼着学校都往研究型大学争,但我觉得这没有意义,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干这个事。
《职业》杂志社副社长杨生文接受采访时说,这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中对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缺失。无论是做公务员,做研究工作,还是普通劳动者,通用职业能力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应该引起大学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