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召唤 情的呼唤
2013-04-29罗军庞雷
罗军 庞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丽的古诗词,谁不动心?动了心,又有什么情感感受不到,领悟不了呢?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古诗词欣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发现美,对美动心,也就是说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主动走进作品的能力与习惯,使之更好地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的启示。
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学生很难马上进入欣赏的状态,所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美的召唤中走进作品呢?
一、用导语震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欲罢不能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让孩子兴味盎然,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要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中来。因此,导语的设置就至关重要了,务必要做到引人入胜。引人入胜的导语,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感推动作用将会更强。而导语的情感色彩当与作品的诗情画意相通。精彩、巧妙的导语能迅速让学生平静的心海活跃、澎湃起来,跟着作者的文字进入作品。
如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我们没有急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而是这样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长中的少年儿童谁没有过思念家乡或亲人或朋友之或浓或淡的愁绪呢?跟着父母背井离乡,在外求学的日子,孤独寂寞时难免想念故土的山山水水,和那儿时的伙伴;自己跟着公公、婆婆(或外公、外婆等)在家里读书,夜深人静时,受委屈时,彷徨无助时,难过伤心时,自然便会思念远方的父母、亲人……缕缕愁绪涌上心间,你是否也会产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情愫呢?那是一种怎样的思念情结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这样充满热烈、活泼情感的导语中,学生风平浪静的心海定会波涛汹涌,掀起万丈狂澜。
二、吟诵传情,激活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
汉语言是优美的,诗词语言更是有韵律,富有音乐性的。我们吟诵就要吟出诗词的情感味及音乐味,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找到那种特定的审美心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根据作品提供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想像,真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使之成为发自心底的一种声音。只有这种带有情感的语言才能感动、感染自己,进而感动、感染别人。
三、抓意象特点,解读诗词
诗词总用自然万物(意象)承载诗人情感,物化诗情,所以引导学生明白诗词中物之特点是解读诗词的关键。万物有万象,象外皆有情。情自何来?正是来自万物所表现的种种特点。
小草碧绿了大自然,我们明白它的特点:青翠、茂盛、生命力顽强,有荣有枯。世界就是这样,所以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明白了草的特点,又如何不明了诗人寄托于其中的种种情感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家亡、山河破碎、草木荒凉,“破”字强调国家的衰败,“深”字写出虽已经春天了却杂草丛生,借此反衬国破的凄凉。诗人触景生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不是呼之欲出吗?“雪”,漫天飞舞,银装素裹是其一贯特点,何等浩瀚!何其壮观!无须过多修饰,学生就能读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满腹的郁闷,深深的忧愁。
“读诗使人聪慧”。我们教学古诗词不能因为考试而忽略了诗词是美与情感的载体,而要让学生在美与丰富的情感中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学生“心动”了,才会“行动”。这样,学生定可以发现学诗词的乐趣,主动进入诗词创造的意境,从而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至于考试自然也就不难对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