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阳光心理

2013-04-29谢少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人格心理健康教材

谢少丽

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又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理呢?在此,谈谈我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课堂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我展示的舞台,将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恰当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具有激励功能。因此,教师在努力营造学生自我展示个性舞台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例如,当我们向学生提问时,遇到一时答不上问题来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急于叫别的同学回答,而应该是用真诚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如果他真不能回答出来,我们可以对他说:“没关系,只要你再努力一点,老师相信你在下次回答时会有出色的表现。”如果他能正确地回答出来,我们可以鼓励他说:“你真的很认真,刚才你一定是在想用哪个词语来回答更准确吧。”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达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这样,学生自然会有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

三、利用教材中的榜样人物,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我们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很好的文章,我们不妨拿来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来用。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屈原的被贬遭逐仍冒死进谏中读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可以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和项羽“破釜沉舟”中,读出“有心人天不负”和“有志者事竟成”;从杜甫的“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读出心忧天下的胸怀;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中读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这些文质兼美的诗文,让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的灵魂,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语文教学所担负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民族传统的光辉人格,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发扬光大。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为了人的发展”,能够真正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完美的人格形象。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如果在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学生将在活动中自觉地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获得经验。我常常在语文学科课外开展这些活动,例如:结合课文学习,开展参观实践活动;观察自然、观察实物、验证所学知识的活动;巩固语文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活动(如猜谜、朗读、写字、说话、交际比赛等);扩大知识面活动(如收听收看电视广播、阅读报刊、开展系列信息交流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身边的垃圾,课桌受伤了等),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予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机会,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人格。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渗透式教育。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都能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理。

猜你喜欢

人格心理健康教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