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草”意象探析
2013-04-29李俊霞
李俊霞
草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意象,为很多文人所喜爱,探究这一典型意象,有助于更好地分析该意象的文化思想内蕴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很好地走进文人的创作世界,了解诗人的心理,进而更好地感知我国古典诗歌的感发形式,很有意义。
一
一种典型意象的生成,缘于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是深深扎根于民族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诗人由某种景物触发某种情绪,又把自己的某种情绪注入到某种景物之中,因而某种景物便成为了一种诗人们所认同的表达某一种情感的意象。意象萌芽产生于人与自然的一种对应关系,而这种关系又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如《诗经·卷耳》中的“卷耳草”,即是触发诗中女主人公思绪的一种媒介,春日的卷耳草牵惹出女主人公的思春情感,而卷耳草的枯萎,又引发出女主人公思人不得而产生的感伤。正是这种心灵的执着追求与这种追求的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感伤和思怨,恰好和卷耳草的荣枯形成一种密合的对应,于是,凭草客观的象而抒愁怀主观的意的草意象便应运而生了。继承《诗经》的传统 ,淮南小山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则在《诗经》的基础上,将以草意象抒愁思更进一步明朗化了。淮南小山受萋萋春草触发,感受到时间的变化,生发对“王孙”一去不归的惆怅之情;同时又将萦回之思注入春草中,使得萋萋春草之“象与”相思怀远之“意”构成物理与心理的对应关系,而生成春草意象的伤别怀归含义 淮南小山的绝妙之处,还在于“萋萋”与“凄凄”的音通之处。“萋萋”一词不仅描摹出春草茂盛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怀归之情的深长。“萋萋”正是意与象之间即心理与物理的最佳契合点,可见诗人的手法之高超。淮南小山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诗歌殿宇的回音壁上反射出悠远的回响。春草伤别意象被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反复地使用,其符号意义也就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深化,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符号形式而在文学史上得到定型。
二
草意象具有了某种社会性的审美符号意义,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把离别相思的现实感受转变为现成的意象语言,草意象因而被反复使用。由于草意象意蕴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再加上历代具有类似审美心理结构的情感的积淀,草意象的美感效果不但没有因为反复使用而陈旧,反而因为其表述方式的多样而不断增强。那么,诗人们是怎样运用草意象来表达离情别绪的呢?简言之,一是以乐景写哀,一是以哀景写哀。
我们先看以乐景写哀,从整体看,春代表着繁荣,象征着好生,春天草萌生,嫩绿而繁茂,温馨明丽而欣欣向荣。处此繁华之景,理应生出喜悦之情,而诗人们却往往见乐景而生悲愁,情与景形成巨大的落差。如严仁的《鹧鸪天·惜别》以“瑶草碧 ,柳芽黄”,给我们 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春景:碧草芳美,岸柳吐黄。但是,面对醉人的春景,作者却要与自己的好友作别,主观上的浓重的离别之愁,投射到美好的春景之上,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其次是以哀景写哀,这在以“秋草”写“悲秋”的主题中十分明显,秋草的枯萎衰败,预示着衰落,象征着肃杀,凸现了秋天到来的季节感。而秋的下降的、凝缩的、紧张的、威严肃杀的力的结构样式决定了秋的内在表现性与人抑郁、痛苦的情感结构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萧瑟秋草与悲伤忧愁自然而然地便联系到了一起。这种以哀景写哀的表现手法,可以达到情景相融的艺术效果。如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中的“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从时空两方面形容主人公长久遭受离恨折磨的情状。“秋草”为一年的衰晚之象,作者面对枯黄的秋草,抒写自己与心上人的离别之愁。由草的逐渐枯萎,而生爱情逐渐枯萎的担忧,秋草之景与离别之愁,密合无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所要抒发的离愁与相思。
综上所述,以“草”象抒“愁”意的草意象,自形成以来逐渐发展定型为离别相思的审美符号,为历代文人所常用。在古代社会,诗人们在承平岁月有着人生思考的迷惘和痛苦,在离乱时代有着身世感伤和家国忧愁的伤感和悲愤,更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诗人们经常沉浸在离愁别恨之中,而这些愁绪的表达,因为有了“速生速衰”的“草”而找到了抒发的媒介。可见,正是古代特定的社会年代,不仅使“愁”成为了审美的主体情感,而且造就了“草”成为审美客体的必然趋势。在使用过程中,“草”意象以其逐渐趋于完美的艺术表达方法,完成了它的审美符号功能。了解古代诗歌中草意象的生成及其表达方式,可为我们解读古代诗歌及诗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