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动荡与革命

2013-04-29陶玉荣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克维尔大革命革命

陶玉荣

自从一位中央领导人推荐近代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以来,以知识界为最,并波及社会其他各界,掀起一股托克维尔热。高层重视这本书,是居安思危,是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更加重视当下的建设。一些人就不免“误读”高层的远虑,又进一步误读托氏之书。于是,有人宣称当前已具备类同法国大革命前的形势,更有位学者在南方一份著名报纸上撰文,说他从托氏之书中读出“革命”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政治革命——好得很,社会革命——要防范,文化革命——糟得很。但是,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氏提出,恰恰是当时的行政(政治)改革成了大革命的导火线。

无论如何,对于以史鉴今的思路,笔者是赞同的。我们先看看与传统中国相似的一些描写。

经济上,13世纪之后,农奴经改革变成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土地像中国一样不断被分割。“瓜分遗产使得原来够维持一家人的土地被分给五六个孩子。这些孩子及其家庭此后是无法完全靠土地为生的。”

社会上,如,法国的中央政府(以国王为首)打击贵族,使他们离开乡土(切断他们与人民的联系)来到宫廷服务,而中国历史上也多次有迁移豪族、富户充实首都、边疆的措施。再如,那些已经穷困但是还顶着贵族帽子的大领主,正如清末的旗人,宁可游手好闲也不去政府任职以“侮辱”自己的地位。至于民情上的相同就更多。像,善于苦中作乐。“绝不能轻信法国人在他们最大的痛苦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轻松愉快;轻松愉快只不过说明法国人相信他们的厄运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自寻开心,不去想它,而絕不是完全忘怀。”

思想上,进行大革命的人,“百般警惕,唯恐把过去的东西带进他们的新天地,”他们相信“人类的可能完美性和力量。”构筑大革命本性的那些经济学家们认定,“国家应依照某种预先树立的楷模来培养公民精神;国家的义务是用某些它认为必要的思想充实公民的头脑,向公民心中灌输某些它认为必需的情感。”

政治上,大革命要求“只有一个唯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政治自由无立足之地,只能在无政府状态和人民专政之间做选择——这正是中国近代史上胡适之流“好人政府”面临的尴尬。为推行政府政策,地方官吏可以“连夜包围可疑的村庄,乘天亮前闯入民宅,不需任何凭证,便逮捕了被指定的农民。”

也许正是以上种种的类似,使得人们忧心忡忡,担心法国的历史在当代中国重演。依笔者浅见,其“情”可敬,其“实”不必。当前确实有许多如托克维尔所说令人担忧的现象,却并没有“革命”的条件。依笔者浅薄的见识,可归纳原因如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就历历可见,这是社会安定的根本。90多年的历史,前20多年打天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在真正意义上登上历史舞台;1949年之后,党致力于建立实现“发展”、“平等”、“富强”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论是经济成就还是政治、文化、社会成就,都是无法否认的。

作为领路人,中国共产党善于改正错误、善于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思路。90多年的历史,弯路是有的,重要的是,共产党能够不断提醒自己,有改正错误的勇气、理论创新的勇气。这就使党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

体制外,社会处于“平面化”。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几乎都是孤立的、原子的;各类社会组织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补充,不是与政府“对话”的法人。

群众意识不是革命的。群众的牢骚是有的,有时不满还会很强烈。但是,这种不满往往是针对具体情事,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不是有意识的抗争。一旦具体问题解决了,“不满”大多会转化为“感恩”——新闻中经常让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而且,大多数人转变“不满”的途径是寻找政府讨说法——这恰恰表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民众的权利意识还是传统的。除了生存权,对于其他权利——诸如托氏提到的“自由”、“(随意从事各种职业的)劳动权”、“(相关公益事项)自治权”、“(自我处置)财产权”等等,这些概念在中国文化中付之阙如,民众对此意识模糊,也不会因此去跟政府讨价还价。

最后的但并不是最不重要的,即使有人存心抗拒社会,他们也很难提出足以打动民众的纲领。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准备是作家们提倡的“普遍的理性”与“自然法(与人的基本权利有关)”。而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才是共同价值观的拥有者。群众所向往的幸福、所愤怒的现象,正对应着这些价值观所引导、所反对的。就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尽管笔者不认为现在有暴发“革命”的条件,但是,笔者并不是由此来否定托克维尔的见地,更不是不认同托氏“悖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现在虽然没有“可能的”革命,却有“必然的”动荡。原因正来源于改革引起的变化——社会松动、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好,这既带来幸福感的提高,也带来欲望的无限膨胀,特别是当这种膨胀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权依然存在、社会不公正、权利意识觉醒等等结合在一起时,社会的空气中就飘荡着一股狂躁的情绪,很容易一触即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几万起,参加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维稳”成了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央领导人推荐托克维尔的书,说明中央的思考,让人们看到高层对现实问题的重视,因此也让人生发希望。由各级领导推荐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书目一出,往往就引起一股读书热潮,这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是意外的收获。

猜你喜欢

克维尔大革命革命
身份平等与法律规制——以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理解为解读视角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论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法国大革命
托克维尔的书生意气
三大革命在今天叠加
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大革命失败前的“二七”纪念
政治与自由
——托克维尔政治哲学研究述评